摘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项目中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对水利水电项目的固定性和质量保证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中国水利水电快速发展的现在,对防渗墙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施工质量、保证防渗技术的更好运用、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对其的质量控制。本文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运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使用极其广泛,并且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进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施工技术以及规范进行,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按照设计工艺以及设计要求来对每个工序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让混凝土防渗墙坚实稳固。
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的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实施,是为了防止水分的渗透,是为了避免水坝的渗漏,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结构牢靠、防渗效果好、施工造价低廉、施工工序简易的特点,大量的应用在水电水利工程中。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可以根据墙体的结构、材料、与成槽方法来进行区分。而按照墙体的结构可以分为槽孔型、桩柱型以及混合型三大类,根据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泥土、塑性混泥土、黏土混泥土三大类,以成槽方法可分为钻挖成槽、射水成槽、链斗成槽三大类。本文根据在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防渗墙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桩柱型混凝土防渗墙
在我国的桩柱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一般以空洞回填为主要的施工工艺,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来进行造孔,并选用水泥混泥土为填筑材料,进行回填,再夯实,多成一排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渗漏。
1.2 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一般是连续建筑,以机械设备为主要手段,以挖槽为方式,以水泥混泥土为填筑材料,进行回填,完成施工。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需要首先根据实际的水坝情况,来设计合理的挖槽尺寸,再应用机械设备进行挖槽,成型后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填筑,达到防渗的目的。
1.3 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
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主要以打桩的方式,来进行材料的回填,从而完成施工。一般是以钢板桩通过机械设备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再进行取出,而在钢板桩取出的过程中,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的填充材料,进行填筑。
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
2.1导墙施工
作为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主要阶段,导墙施工成槽引导功能,和高程控制槽的位置,避免倒闭的现象出现在缺口的位置,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钢筋混凝土倒“L”型截面为导墙抗表面形成。0.56m是导向槽宽度。在导墙施工中,应准确地设置在墙体轴线上,控制误差小于10mm。导墙施工应平直,控制内壁表面平整度在3mm以内,控制垂直度在0.5%以下,5mm是导墙的顶部粗糙度,并将溢流孔设置在各槽段的导向壁上。为了避免在导墙变形现象,导墙应与基底土面紧密相连,两导墙内侧模板拆除,可设置在木支撑相距1.5米,与混凝土墙在I / II期槽结合位点(15cm)如浇注混凝土强度在70%在。在导墙上禁止机械车辆通行。
2.2成槽工艺
当槽口板的混凝土周期大于70%时,可以进行槽孔的开挖。首先,通过冲击钻钻入端孔,然后用抓斗抓住次生孔的土体形成槽形,然后用冲击钻钻入槽中。为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进度,可采用液压抓斗施工法选择土层断面槽的施工。沿导墙抓斗开挖,有效控制槽的精度,应该做这样的工作来抓的垂直度调整,土被水平位置必须在沟槽开挖,底部平滑,钻孔偏差控制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清槽
为了提高混凝土连续墙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全面提高了墙体质量。手术后,冲击钻、修槽、液压抓斗将底质清洁,和槽的现状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在选定的清洗以确保没有锤子,泥浆槽缝,其次是泵吸反循环排渣方式清洗油箱,吸入泥沙泵的管嘴,通过排除,油罐清洗链接到高质量的泥浆罐泵连续传输,为了保证水平符合施工规定,避免塌孔,直到清洁工作符合施工规范。
2.4浇筑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需在清槽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定后及时进行。作为施工流程的重要阶段,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避免材料量不足、设备故障等问题的出现。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可选取导管法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水下混凝土利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选取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塑性混凝土浇筑。按照槽段具体情况,将二套导管安设到槽段内,200mm 为其管径,选取法兰连接,3m为导管之间的距离,导管与槽段2 端的距离则设定为150cm。需在拌和站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拌制,为确保浇筑混凝土质量及避免墙体加泥渗漏问题出现,浇筑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面呈现出上升趋势,要求在200cm/h 内有效控制其上升速度,在100~600cm 之间对管道埋设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并指派专人实时测量混凝土上升面,进行准确记录,同时各个槽段需在现场进行一组混凝土试块预留。
2.5相近槽孔混凝土接头
选取直径400 mm 接头管法进行一、二期槽孔间混凝土套接施工,这样才能确保槽孔连接稳固。400 mm 为接头管直径,12 mm 为壁厚,3~6 m 为节长度,在I 期槽孔位置设置2 根接头管。选取接头管法施工时,应确保混凝土早期强度适中,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可以连接稳固。
2.6拔接头管工艺及过程控制
选取超声波测井仪对一期槽接头孔进行孔形情况检测,如造孔质量差,应对接头管下设深度进行有效降低,也可选取钻凿法成孔的方式进行接头管下方混凝土施工。按照混凝土初凝时间、浇筑上升速度对接头管起拔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坍塌、卡管等问题出现在混凝土施工中。拔管时间较早,会有坍塌现象出现在混凝土孔壁内,则成孔难以形成;拔管时间过晚,则铸管问题产生,进而对孔口安全度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通常在5~8 h 之间控制其时间。
为对接头管外所有接触位置的混凝土具体龄期进行全面掌握,应对其浇筑情况进行分析。为此施工前期需进行相应记录表的绘制,如混凝土浇筑、提升导管等,以此对各个位置混凝土的龄期、脱管时间等进行准确确定。浇筑作业需密切配合拔管施工,能够有效控制浇筑速度。开始浇筑3 h 后实施微动,随后在30 min 以内控制活动接头管间隔时间,1~2 cm 为每次提升高度。为确保能够最大限度达到凝结混凝土的目的,应合理确定微动时间及次数。管底混凝土龄期与脱管龄期相符后,即可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将接头管拔出。
2.7特殊情况处理
如孤石、大块混凝土等出现在防渗墙造孔成槽环节,如选取普通成槽方式则成槽难度较大,在对孔壁安全性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可选取重锤法等进行施工。如塌孔、大坝裂缝等问题出现在造孔成槽环节,需及时进行施工,并调整固壁泥浆配比、造孔方式,以此达到稳定孔壁的作用,如裂缝出现在施工环节,应选取行之有效的加固方式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促使电力和水力行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其自身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实践当中,要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合理的应用其中,提高其自身的防渗能力,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新桐.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渠道的施工技术[J]. 吉林农业. 2015(17)
[2] 陈勇军. 试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珠江水运. 2015(11)
[3] 杨文奇. 水闸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16)
[4] 修江洪.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渠道冻害的产生与防治[J]. 吉林农业. 2014(23)
论文作者:李雪强,王龙,滕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防渗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出现在论文; 导管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