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颌后牙拔除时舌侧牙龈撕裂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学强[1](2021)在《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和宽度,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以期为制定矫治方案提供参考及指导。材料与方法:利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I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分为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轴位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下颌平面根方2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CR0、CR2;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mm的水平轴面上,平行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外)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RLin2,4,6,8,10(RLout2,4,6,8,10),同时垂直于POL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止点处牙槽骨宽度(BW2,4,6,8,10)和牙根宽度(TW2,4,6,8,10);在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第二磨牙牙冠远中最凸点在下颌平面上的垂足与下颌升支前界之间的距离(Lc)。在SPSS 26.0软件包中,使用ANOVA test和Tukey post-hoc test分析同组在不同测量平面及相同测量平面不同组别磨牙后间隙长度(RLin、RLout)的差异;使用Paired samples t test进行各组各测量平面磨牙后间隙宽度(BW、TW)的分析;使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对二维测量结果(Lc)与三维测量结果(CR)进行比较。结果:1.CR,RLin,RLout,BW,TW在各层面的测量值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CR均大于RLin(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in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3.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CR均大于RLout(P<0.05),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和垂直阻生组中各平面测量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RLout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4.各组各测量平面BW均大于TW,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有23例牙根至少在一个测量平面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发生接触,占总样本数的26.74%,并且随着测量平面向根尖靠近,牙根与内层骨皮质接触的比例也随之增加。6.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Lc均大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和近中阻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Lc都要小于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宽度大小均与性别无关。2.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考虑下颌磨牙后区舌侧骨皮质限制的影响。3.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第三磨牙正常萌出或者垂直阻生时,下颌磨牙后间隙长度较大。4.下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不是磨牙远移的限制因素。5.在下颌磨牙后间隙分析中,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张喆[2](2021)在《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背景:现如今,全瓷冠是公认的具有良好长期性能的修复体。牙科陶瓷由于是一种美观性佳、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耐用的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前牙美观区和后牙功能区的修复。然而,修复体的长期存活率不仅与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相关,还与修复体本身的适合性有重要联系。因此,印模的准确性对制作精确且密合的修复体至关重要。在传统印模法中,弹性印模材料(如聚醚和聚乙烯基硅氧烷)虽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但在重要区域存在气泡或破碎,材料混合不充分引起的聚合问题,导致最终修复体的不密合。针对不足之处,日本学者率先提出使用一种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来获取准确的印模,此种方法不需要临床机械排龈,即可制取到龈沟内形态,提高了修复体的适合性,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医生的一致推荐。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的数字化印模被引入到牙科治疗的概念中,在椅旁或技工室获取数字化模型并制造修复体,由于其标准化、可重复性,以及高成本效率和高质量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将直接数字化印模法与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应用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的全瓷修复病例,修复完成后经定期随诊观察,并参照改良的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另应用相关软件通过测量两种印模定点位置宽度,经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印模法所获印模的精度差异。材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行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患者1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为18~63岁),涉及29颗基牙,共22个修复体。其中,使用3Shape Trios3口内扫描仪制取直接数字化印模并完成最终修复者共6例(涉及13颗基牙,11个修复体);采用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制取印模并完成最终修复者共4例(涉及16颗基牙,11个修复体),制作完成的修复体经口内试戴、调整、抛光、粘接,完成修复。修复后随诊观察3-15个月,并参照改良自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所有病例均制取直接数字化印模和传统印模,并将后者转化为间接数字化印模,利用3Shape软件对直接数字化印模(直接组)与间接数字化印模(间接组)同一基牙同一肩台定点位置宽度进行数值测量并记录。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α=0.05)。分析比较两种印模方法所获印模精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0例全瓷冠/桥修复病例均做到按期复诊无失访,随访率为100%。经修复后3~15个月随诊观察,针对22个修复体29颗基牙,关于牙龈健康状况评价中,有1颗基牙评价为B级,2颗基牙评价为C级;另外各项评价指标则全为A级,获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经过软件测量出直接组肩台定点宽度为0.8976±0.11mm(平均值±标准差),间接组肩台定点宽度为0.8466±0.12mm(平均值±标准差)。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两组印模肩台定点宽度数据进行t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直接印模法与个齿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制作全瓷冠/桥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两种印模方法制取的印模精度近似。
迟敬文[3](2020)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使用不同附件(无附件、水平矩形附件、垂直矩形附件、优化控根附件)远移磨牙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变化,探讨远移磨牙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不同附件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选取一名个别正常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图像,应用Mimics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初步得到上颌骨及上颌牙列的点云结构模型,保存为stl格式,将所得点云模型导入Geomagic中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应用工程软件SolidWorks,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进行三种不同附件进行设计制作,得到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之后在SolidWorks中进行模型装配,将得到的整体模型根据附件的不同分为四组:模型A-无附件;模型B-传统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传统垂直矩形附件;模型D-优化控根附件。在两个中切牙的近中相交处设定坐标系,其中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三维坐标系以咬合平面为基础:X-Y(横切面)、X-Z(前后切面)、Z-Y(垂直面),X、Y和Z的正值分别代表了腭向、远中向和向的位移。记录位移测量标志点:第二磨牙牙冠的近中颊尖点和近中腭尖代表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和腭根点代表根方的位移;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代表其根方的位移;前磨牙和尖牙的颊尖点代表了其冠方的位移,根尖点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侧切牙及中切牙的切缘中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尖带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对四组模型进行约束定义、材料属性设定及网格划分后,模拟无托槽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0.15mm时,观察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牙齿的位移趋势的变化。结果:1.在水平向上,四组模型中第二磨牙均表现出冠部颊向移动、根部腭向移动的倾斜趋势。冠部位移和根部位移的最大位移量均位于C组,最小位移量位于A组;在矢状向上,D组的冠部和根部位移量为四组最小,C组的冠部位移量最大,但颊侧冠部位移量要远大于腭侧冠部位移量,表示在施加载荷后,C组的第二磨牙发生了近远中向的扭转移动趋势;在垂直向上,最大位移值位于C组的近中颊尖和近中颊侧根尖,最小位移值位于D组的近中腭尖和近中腭侧根尖。2.通过对整体的初始位移趋势观察得出,四组模型的第二磨牙均表现出远中倾斜移动的位移趋势,其中模型A和模型B的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移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但位移最大值模型B比模型A大;模型C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腭根的根中三分之一处,在模型D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根上三分之一处。3.支抗牙均表现出向近中移动的位移趋势。与其他组相比,模型C中支抗牙的初始位移值最大。4.对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比较表明,模型B和D比模型A和C更均匀,其中模型D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结论:不同附件对于牙齿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四组模型中的第二磨牙均表现为冠向远中根向近中的顺时针倾斜移动趋势,优化控根附件组对于牙根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矩形附件更好;传统垂直矩形附件组的第二磨牙的位移趋势为腭侧扭转倾斜移动;传统水平矩形附件组较无附件组的磨牙移动效率更高。
徐竹青[4](2020)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口腔癌是常见癌症之一,而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易发生于舌侧缘,恶性程度高,由于舌体血运循环十分丰富,且舌的机械运动较为频繁,导致舌鳞癌(TSCC)生长速度快,浸润性强,转移率高,常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甚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转移至肺部。虽然现在针对TSCC迁移及侵袭的发生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关于TSCC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逐步提高,但TSCC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在逐年升高,临床上亟待更好的解决方案。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来源广、能够自我更新和增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对肿瘤具有趋向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工程细胞。目前大量研究显示BMSCs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的侵袭作用影响不同,或起促进作用,或其抑制作用,但BMSCs对TSCC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BMSCs对TSCC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及其对舌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细胞,并将这两种细胞共培养后分别进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从细胞水平上观察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是什么。为了阐明其作用机制,将单独培养及共培养后的cal-27细胞迁移及侵袭作用相关基因E-cadherin、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相对mRNA表达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着重对MMP-2、MMP-9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从生物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分析,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BM-MSCs影响下Cal-27迁移及侵袭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共培养后的Cal-27的E-cadherin基因表达下调,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基因表达上调,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推测hBM-MSCs可能是通过下调E-cadherin,上调twist、slug、snail、MMP-2、MMP-9的基因,促进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发生促进肿瘤的生长。结论:成功培养cal-27和hBM-MSCs细胞并行cal-27和hBM-MSCs共培养,提供后续实验基础。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舌鳞癌的迁移及侵袭。
李泽雨[5](2020)在《数字化导板介导下精准微创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实现精准微创的根管治疗,增强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本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导板介导下开髓治疗,并对其与常规开髓治疗后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利的治疗方法。方法:本实验收取若干于3个月内新鲜拔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扫描,筛选出40颗离体牙进行试验,随机将所有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法进行开髓,实验组则选用Endo根管治疗软件设计开髓孔,并借助3D打印机制作个性化开髓导板,在导板辅助下采用精准微创的开髓方法。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选用TF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热牙胶进行根管充填来完成后续根管治疗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记录比较2组开髓操作消耗时间和根管预备花费时间的差异,并使用AutoCAD软件计算出2组研究对象的开髓孔面积占牙合面总面积比例的大小。在树脂充填修复全部40颗离体牙,以及硅橡胶、自凝塑料等材料对离体牙进行仿生处理后,用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载荷试验,至离体牙出现折裂为止,记录结果,以此来比较2组研究对象牙体组织的抗折裂强度。本实验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根管治疗组(对照组):开髓操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为(1.85±0.05)min,根管预备所需的时间为(4.76±0.46)min,开髓加根管预备这两项操作的总花费时长为(6.62±0.46)min;开髓孔面积占牙合面总面积(9.18±0.48)%;离体牙充填修复后研究对象的载荷为(1.48±0.07)kN。精准微创根管治疗组(实验组):开髓操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为(0.72±0.10)min,根管预备所需的时间为(6.20±0.53)min,开髓加根管预备这两项操作的总花费时长为(6.93±0.52)min;开髓孔面积占牙合面总面积为(3.53±0.13)%;同样,树脂充填修复离体牙后,研究对象的载荷为(1.81±0.03)kN。载荷数值越高,表示牙体组织抗折性能越强,即:数字化导板介导下精准微创根管治疗与传统开髓根管治疗相比,开髓消耗的时间短,开髓孔的面积小,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强,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离体牙体外实验表明,数字化导板介导下精准微创根管治疗可减小开髓面积,缩短椅旁操作时间,保留更多健康牙体组织,增强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提高患牙的远期保存率。
居云梦[6](2020)在《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严重不足患者中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Absorbable collagen sponge,ACS)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患者提供更加微创、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择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在3~5mm范围内,且上颌窦底形态较平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利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并在术后愈合6个月左右行种植义齿固定修复。临床随访观察并在术后当天、术后6、12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评估种植体植入后窦底提升区成骨状况、种植体存留率及种植手术并发症;利用SPSS 24.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共植入23颗士卓曼骨水平种植体(长度均为8mm),术前CBCT测量上颌后牙区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高度为4.09±0.52mm,其中最大为4.90mm,最小为3.38mm。采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6个月,CBCT显示上颌窦底得到了明显提升,新形成的窦底基本上位于植入种植体根部顶端上方或平齐位置,且窦底形态较平坦自然,新形成的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高度为8.63±1.08mm,与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临床检查种植体均无松动及疼痛不适等症状,以上结果提示所有种植体周围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23颗种植体均正常完成了上部冠修复。修复完成6个月后(术后12个月)复查,临床检查发现所有修复体功能良好,CBCT显示术后12个月种植体周骨结合良好,窦底形态及成骨高度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2)本研究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CBCT检查发现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溢出到上颌窦内,穿孔率为4.3%。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随访观察未出现明显的上颌窦感染的症状及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CBCT检查发现散落在上颌窦内的材料已经全部吸收,窦内成骨基本未受任何影响,患者预后良好。(3)种植体存留率:所有种植体临床随访观察12个月无一例出现种植体的松动、脱落,患者对于修复效果满意,存留率为100%。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对传统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内提升术)进行了改良,拓宽了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手术适应症,增加了提升高度,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从而为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严重不足需要行常规经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安全、经济的手术方法。
苏滨婷[7](2020)在《Invisalign和时代天使对安氏Ⅰ类成人患者扩弓效率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器进行正畸治疗,牙齿的移动效率与矫治器的材料性能和牙齿的移动方式有关。目前国内常用的矫治器为美国的Invisalign和国产的时代天使。牙性牙弓狭窄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扩弓治疗可以改善不美观的颊廊,使患者笑容更加饱满。矫治器覆盖牙齿的咬合面,扩弓过程中对后牙有轻微的压低作用,可以减轻舌尖伸长的程度,避免造成下颌向后旋转。本实验对安氏Ⅰ类成人患者使用Invisalign和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标准版)进行非减数正畸治疗的扩弓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选取出2017年09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内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患者72例。其中使用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患者35例;使用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标准版)治疗的患者37例。收集正畸治疗前、预设正畸治疗结束后、一期正畸治疗结束后的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应用3-matic软件测量上下颌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牙弓宽度以及后牙颊侧倾斜角度。计算扩弓效率。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实际扩弓量和预设扩弓量之间的差异以及比较实际颊倾度与预设颊倾度之间的差异。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同一牙位舌侧龈缘水平与牙尖水平扩弓效率的差异以及比较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标准版)扩弓效率的差异。结果1.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在上颌各牙位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实际扩弓量均显着小于预设扩弓量(P<0.05)。上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85.5±15.8)%、(83.8±13.0)%、(80.6±10.6)%、(78.8±11.1)%、(73.5±11.8)%;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分别为(67.7±9.4)%、(65.6±10.3)%、(62.5±11.4)%、(58.1±12.6)%、(53.8±12.8)%,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从近中到远中逐渐降低。在下颌各牙位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实际扩弓量均显着小于预设扩弓量(P<0.05)。下颌尖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93.3±10.1)%、(90.3±8.7)%、(87.9±12.6)%、(87.2±10.1)%、(83.1±14.2)%,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分别为(66.8±8.7)%、(81.1±13.4)%、(80.1±11.8)%、(71.8±14.1)%、(64.3±10.7)%。上下颌同一牙位牙尖水平的扩弓效率要高于舌侧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P<0.05)。实际扩弓矫治后,上下颌所有后牙均发生颊侧倾斜。实际矫治后上颌后牙和下颌后牙的颊倾度变化值均较预设变化值明显增加(P<0.05)。2.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组在上颌各牙位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实际扩弓量均显着小于预置扩弓量(P<0.05)。上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82.6±16.3)%、(81.1±10.2)%、(79.2±13.3)%、(75.5±11.0)%、(72.7±17.8)%,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分别为(66.6±9.7)%、(64.4±14.1)%、(61.2±15.2)%、(60.7±11.6)%、(54.5± 15.2)%,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从近中到远中逐渐降低。在下颌各牙位牙尖水平和舌侧龈缘水平的实际扩弓量均显着小于预置扩弓量(P<0.05)。下颌尖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94.6±13.1)%、(89.7±10.4)%、(88.2±14.2)%、(85.5±9.6)%、(81.3± 12.3)%,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分别为(66.2±13.0)%、(78.6±12.3)%、(75.4±9.5)%、(74.3±12.7)%、(67.1±18.3)%。上下颌同一牙位牙尖水平的扩弓效率要高于舌侧龈缘水平的扩弓效率(P<0.05)。实际扩弓矫治后,上下颌所有后牙均发生颊侧倾斜。实际矫治后上颌后牙和下颌后牙的颊倾度变化值均较预设变化值明显增加(P<0.05)。3.在上颌,各牙位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扩弓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下颌,各牙位Invisalign和时代天使的扩弓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使用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成人安氏Ⅰ类患者进行扩弓治疗,能有效扩大上颌和下颌牙弓;使用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成人安氏Ⅰ类患者进行扩弓治疗,也能有效扩大上颌和下颌牙弓;Invisalign与时代天使的扩弓效率没有明显差异。(2)上颌牙弓,安氏Ⅰ类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扩弓治疗时,随着扩弓牙位越靠远中,扩弓效率越低。(3)安氏Ⅰ类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扩弓治疗时,牙齿多为进行颊舌向倾斜移动。
王洋[8](2020)在《43例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显微根尖手术患者的术后随访,评估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影响显微根尖手术早期愈合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显微根尖手术的患者,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和相关临床记录。选择随访至少6个月的患者,结合体征和临床检查评估手术结局。使用ITK-SNAP软件测量出术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上患牙根尖周病损的体积,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上下颌、牙位、有无窦道、有无根管桩、根充质量、根尖周病损类型、根尖骨开窗分别统计比较术后早期影像学愈合差别。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36位患者的43颗患牙,平均随访时间为9.0个月,手术有效率为90.7%。手术有效的患牙中术后6个月时CBCT上影像学愈合结果为:完全愈合占30.6%,有限愈合占69.4%。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前根尖周病损的大小是影响显微根尖手术术后早期愈合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显微根尖手术是治疗持续性根尖周炎及复杂根尖周病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发现术前根尖周病损的体积对于显微根尖手术的愈合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术前根尖周病损≤5 0mm3的患牙,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愈合。
徐晓琳[9](2019)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及正常儿童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差异性,研究UCLP患者与反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变异,探讨变异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口周力在错畸形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UCLP及反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替牙期6-12岁UCLP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龄正常儿童20例(男14例,女6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3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口周力和牙弓宽度、长度的测量。采用口周肌压力采集系统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息止位口周力测量,测量位点包括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或乳尖牙、第一前磨牙或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的唇颊、舌侧龈缘。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用电子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牙弓的宽度及长度。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对有差异性的变量采用LSD检验分别比较UCLP患者健患侧及反组与正常组之间、UCLP患者健患侧与反组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之间的联系。结果:1.口周力的差异性上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的唇颊、舌侧口周力均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大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的唇颊侧、舌侧口周力也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非裂隙侧舌侧大于反组(P<0.05),但唇颊侧除上中切牙唇侧口周力大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与反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唇颊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的唇颊侧口周力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双侧和反组相比,除下中切牙唇侧UCLP组小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舌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大于反组(P<0.05),除此之外其余位点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牙弓的差异性上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上牙弓各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小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中、后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非裂隙侧与反组相比,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长度小于反组(P<0.05),但中、后段宽度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牙弓前段宽度三组之间UCLP组最大、正常组次之、反组最小(P<0.05)。下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牙弓宽度及长度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UCLP组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UCLP和反患者与正常相比上颌唇颊、舌侧口周力大,下颌颊侧口周力小,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上牙弓宽度及长度小,下牙弓宽度及下颌长度大。2.UCLP患者与反患者相比上牙弓长度不足,裂隙侧牙弓窄,与唇侧及裂隙侧颊侧高口周力有关,口周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唇部术区瘢痕挛缩。3.UCLP患者和反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互作用,通过肌功能矫治器减少口周力对牙弓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牙弓畸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调整牙弓形态及颌骨位置有利于达到口周力内外平衡。
姜委杰[10](2019)在《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与上颌窦存在紧密解剖关系的正畸牙齿在受力后的移动情况,以明确上颌窦对牙根进入窦底的牙齿移动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预测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我院正畸科就诊的拔除上颌第二前磨牙行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前拍摄的CBCT观察上颌窦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解剖关系,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实验组为上颌第一磨牙≥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经观察选出20颗上颌第一磨牙,对照组为第一磨牙牙根均未接触上颌窦底,共15颗上颌第一磨牙。经常规排齐上下牙列,纠正过陡的Spee曲线之后,更换至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为主弓丝,被动结扎一个月,记为T0期,使用0.012英寸镍钛拉簧作为力源,从上颌前牙区牵引钩至上颌第一磨牙颊面管,以200g力量滑动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每4周复诊一次,检测镍钛拉簧力值,持续加力20周,记为T1期。所有患者分别于T0期、T1期拍摄CBCT。将CBCT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导出,使用Mimicsl5.0三维处理软件进行颌骨和牙齿的三维重建。重新设定冠状面C、矢状面S、水平面H,分别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颊尖点Cc及近颊根、远颊根、腭根根尖点RM、RD、RP点到冠状面C的水平距离,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冠和牙根移动量差异,牙轴倾斜度的改变,并通过三维配准观察两组牙牙根的吸收情况。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正畸加力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及牙根均发生近中移动,到C平面水平距离均减小,比较加力前后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2.加力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牙冠水平距离变化量均大于牙根的水平距离变化量,同一磨牙的冠、根移动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比较,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冠、根移动量差值小于对照组冠、根移动量差值,实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较对照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期内两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仅有轻度的吸收,无严重的牙根的吸收破坏的情况。结论:1.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冠、根均向近中方向发生有效的移动。2.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为冠、根同向、冠移动量多于根移动量,牙轴向近中倾斜的移动。3.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主要表现为轻度吸收。
二、下颌后牙拔除时舌侧牙龈撕裂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颌后牙拔除时舌侧牙龈撕裂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数据采集 |
2.3 三维图像重建 |
2.4 测量项目 |
2.4.1 测量标准点、线、面的定义 |
2.4.2 测量指标 |
3.数据采集和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基础资料分析 |
2.CBCT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
2.1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内层骨皮质距离 |
2.2 第二磨牙牙冠至升支前缘距离及牙根至外层骨皮质距离 |
3.CBCT磨牙后间隙宽度及牙根宽度分析 |
4.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与牙根接触情况 |
5.头颅侧位片磨牙后间隙长度分析 |
讨论 |
1.磨牙后间隙的定义 |
2.磨牙后间隙的测量方法 |
3.磨牙后间隙长度的影响因素 |
3.1 年龄 |
3.2 性别 |
3.3 第三磨牙 |
4.磨牙后间隙的宽度 |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磨牙后间隙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临床病例选择 |
(三)材料 |
(四)方法与步骤 |
(五)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
(六)结果 |
(七)临床病例资料 |
(八)讨论 |
(九)结论 |
(十)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合性的研究及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设备 |
1.3 数据采集 |
1.4 建立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1.4.1 建立上颌骨、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实体模型 |
1.4.2 无托槽矫治器及附件的建立和转配 |
1.5 模型分组 |
1.6 材料参数设定和单元网格划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备和有限元模型 |
1.2 定义不同材料的接触条件及约束 |
1.3 建立模型参考坐标系 |
1.4 设定位移标志点 |
1.5 观察和分析指标 |
结果 |
2.1 第二磨牙X轴(水平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2 第二磨牙Y轴(近远中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3 第二磨牙Z轴(垂直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4 第二磨牙整体初始位移趋势 |
2.5 支抗牙的初始位移位移趋势 |
2.6 牙周膜Von-Mises应力分布及大小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仪器和设备 |
1.2 实验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1.4 人舌鳞癌细胞系 |
1.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2.实验方法 |
2.1 舌鳞癌细胞Cal-27的培养 |
2.2 hBM-MSCs的培养 |
2.3 Cal-27细胞与hBM-MSCs细胞共培养 |
2.4 划痕实验 |
2.5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6 Transwell侵袭实验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hBM-MSCs对Cal-27迁移及侵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和设备 |
1.2 实验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PCR实验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 |
2.2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 18例病例 |
病例一 |
参考文献 |
病例二 |
参考文献 |
病例三 |
参考文献 |
病例四 |
参考文献 |
病例五 |
参考文献 |
病例六 |
参考文献 |
病例七 |
参考文献 |
病例八 |
参考文献 |
病例九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一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二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三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四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五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六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七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八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数字化导板介导下精准微创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样本及材料 |
1 样本选择 |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实验方法 |
1 实验设计 |
2 实验分组及开髓 |
3 根管治疗 |
4 牙体缺损修复 |
5 仿生处理 |
6 抗折性能测试 |
7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开髓操作时间比较 |
2 开髓孔面积与牙合面总面积比较 |
3 牙体组织破坏载荷值比较 |
讨论 |
1 微创根管治疗技术的成熟 |
2 开髓时间 |
3 开髓孔小 |
4 牙体组织抗折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汇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6)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设备 |
1.2 临床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4 效果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2.1 窦底提升区成骨状况 |
2.2 上颌窦黏膜穿孔率 |
2.3 种植体存留率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汇报 |
病例分析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Invisalign和时代天使对安氏Ⅰ类成人患者扩弓效率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托槽隐形矫治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43例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主要仪器和器械 |
2.3 主要药品和材料 |
2.4 治疗过程 |
2.5 临床疗效评估及数据收集 |
3 结果 |
3.1 病例一般情况 |
3.2 显微根尖手术的有效率 |
3.3 影响显微根尖手术早期愈合的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6 显微根尖手术临床病例报告 |
6.1 病例 |
6.2 病例二 |
6.3 病例三 |
6.4 病例四 |
6.5 病例五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显微意向性再植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口周力对比分析结果 |
2 牙弓形态对比分析结果 |
讨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 |
3 偏倚的预防 |
4 研究结果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20 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实验材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远中向移动量 |
2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近远中现移动量 |
3 牙轴倾斜度改变 |
4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吸收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20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下颌后牙拔除时舌侧牙龈撕裂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郭学强. 青岛大学, 2021
- [2]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D]. 张喆.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迟敬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徐竹青. 青岛大学, 2020(01)
- [5]数字化导板介导下精准微创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的研究[D]. 李泽雨. 青岛大学, 2020(01)
- [6]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 居云梦. 青岛大学, 2020(01)
- [7]Invisalign和时代天使对安氏Ⅰ类成人患者扩弓效率的对比研究[D]. 苏滨婷. 郑州大学, 2020(02)
- [8]43例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D]. 王洋. 浙江大学, 2020(02)
- [9]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D]. 徐晓琳. 青岛大学, 2019(02)
- [10]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D]. 姜委杰.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