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何掌宇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何掌宇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635

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关键是用来防洪,有些复合型工程还融合了发电、航空运输以及浇灌作业等功能,其关键作用是防洪以及发电。可以说如果将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水电工程建设中去应当能够将其作用发挥更大。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自动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十分庞杂,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建设效率,就必须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科学、专业且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

1.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运用概况

若要实现精准以及第一时间预报洪讯、管控并预先警告防洪就需要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协助,并且水轮发电机组环节的有关精准讯息的获取以及生产运管工作就必须要用到信息自动化技术。

1.1水利水电工程简介

按工程作用分,水利水电工程分为水利工程和水电工程,通常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和通航建筑物构成,较为常见的水利枢纽是以发电为主,同时具有灌溉、供水、通航的功能,实际可以按照具体工程的特性,选取以上几种或全部水工建筑物构成水利枢纽。

水利发电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升高水位或将水从高处引到低处,从而借助水流的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电网进入到千家万户。水利发电具有可再生、污染小、费用低等特点,同时还可以起到改善河流通航、控制洪水、提供灌溉等优点,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自身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其建设方法有别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施工,具体的施工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部分都是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利,且离工厂较远,造成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难度较大,成本增加。所以,对于施工中的基础原材料如砂石料、水泥等通常采用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当地建厂生产的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危险作业很多,例如爆破开挖、高处作业、洞室开挖、水下作业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选址一般在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通常是山谷河流之中,这样施工就会容易受到地质、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控制的因素包括: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主体结构施。

通常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大、环境因素强、技术种类多、劳动强度大,因此,在施工参与人员、设备、选材等方面都要求较高的专项性,施工方案也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不断地完善。

1.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特点

1.3.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天气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建设影响很大。根据实际的项目施工经验发生恶劣天气情况应暂停施工。同时在气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都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气温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及其特殊的原因不能够中断施工,其对连续性要求较高,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使用的主要结构材料,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振捣成型完成,就必须保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如果施工中断,混凝土内部会出现冷缝,形成结构的薄弱面,埋下安全隐患,后续处理起来十分麻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工程需要协调的工作多,投入的资源大。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进行穿插施工,相互之间干扰大,因此,在工程准备和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很多的协调工作来保证工程项目最终目标的整体实现;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量非常庞大,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多方的统筹安排达成要求。

控制整个项目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水电工程项目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工程项目,其除土石坝以外的建筑物均采用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后期处理的考虑,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际质量标准中强调过程控制的要求,以混凝土施工流程作为管理的中心线,同时加强中间质量的把关。

2.具体施工剖析

2.1现地PLC控制系统

PLC的特征是逻辑运算繁杂、运转稳定、上手极为容易、抗骚扰性能好、扩展极易、通信信号好等;它的普及程度较高。

2.2无线和有线通信系统

根据水利工程渠系分布广、一些区域人烟寥寥的特征,灌区应依照具体状况,利用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并用的通信模式。灌区透过水位差来调整闸门开度,最后达成水量调度的口标。

通过科学的规划,在区域内铺设光纤就能实现有线专网传送;在只实时呈现各测试参数抑或气候环境不理想的区域,利用通过无线数传模块以及以GPRS通信技术为基础的RTU通信模块输送数据。通过对无线数传模块或RTU通信模块输送数据的时间间隔、信号种类的布置,能够同一时间输送各种相异的数据,节约成本的同时,能够提升传输速度。

2.3视频监控系统

实时视频图像监视是口前新式多媒体技术的经典运用,它融合了电视技术、传感技术、自控技术、多媒体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技术的优势,利用模块化与总线机构,运用电脑互联网组装成健全、智能化、实用耐用的多媒体视频管理系统,既便于使用又不像一般技术那样死板。

3.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3.1目前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中运用的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含金量很低,正如软件公司的负责人所说应用方投入软件的费用多少直接决定了可以享受什么样的服务。也就是说水利水电工程对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将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自动化发展的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的负责人往往会忽略了在信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投入或者是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规划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其它方面导致没有办法购买性能更好、技术更优良的信息自动化技术设备。还有就是专业的技术人才紧缺。好的信息自动化技术和高配置的软件必须要通过高技术的人才来实现,好的信息操控者和信息处理者可以很好的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及早解决将损失降到最小。但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不是当今热门的专业很少有人愿意报考这个专业,学的人少导致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精通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3.2提出的解决策略

成本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情况中水利资金合理配置的目标就是将最少的水利资产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程的初期就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将信息自动化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提前分配出来不要等到后期资金短缺的尴尬局面或者是被迫选择一些质量较差或者是技术性能不高的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企业应该创新思路加强创新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运用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实际操作中的骨干作用要尽可能的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用。同时还要加强自身队伍的培训加快人才培养的节奏。

4.总结语

在当代社会,唯有持续提升技术含量,关注信息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持续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将水利工程项口的冗余人员适当减少,并且节省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双效益,是当前水利工程信息自动化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宫孟飞,冯蜻,王永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发展趋势预测[J].建筑设计管理,2008,25(141):17-20.

[2]方杰.由东西方文化差异引发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06(下):5 8.

论文作者:何掌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何掌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