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当代教育背景和改革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改革发展论文,当代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 (2000)04—0026—05
一
20世纪的世界教育和中国的现代教育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都是在改革中发展的。20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到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教育运动或进步教育运动。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其代表作《民主主义教育》、《学校与社会》系统地阐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主张,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是中心,应让儿童从“做中学”等。对杜威的思想和主张,我国过去持批判的态度,近年又慢慢开始了重新认识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的学科现代化运动。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他通过《教育过程》提出的“结构课程理论”、“发现主义教学”的思想,无疑是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它的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基础训练,因而有的将其称之为“英才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有很多的学者又提出要重新认识布鲁纳。与之同时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的问题,带动了整个世界的教育改革。
第三个阶段是70年代的终身教育运动。法国的教育家艾德加·富尔在1971年世界教育大会上代表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他强调“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提出了“终身教育”和“非学校化”的理论。7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我国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也导致了大教育体系的形成和教育的大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八九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和整体改革。这一时期,世界形成了新的教育哲学、新的知识观、新的学习观和新的道德准则。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是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社会的主流方向;从70年代的“学会生存”发展到了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等新的“四个学会”;不同的教育思想诸如以传授知识的功利性目标为核心的思潮、以发展人的个性适应社会生活为宗旨的人本主义思潮、以道德理想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潮等有趋向融合的势态。
我国建国50年来的社会主义教育,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为世人所瞩目。其发展线索为:
50年代的教育改革。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把“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受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毒害的教育”,彻底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完全适合正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建设需要的新型的教育”,强调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并强调以普及小学教育为基础,以发展高等教育为重点。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教育结构,除了在高中阶段增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外,主要是在高等教育结构上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调整;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管理体制;开展教学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在移植和模仿苏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1958年至“文革”前的教育改革。这一阶段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特征体现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这一时期的改革目标强调:“坚持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反对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培养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的措施强调下放教育管理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改革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同时强调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其中包括教育的“大跃进”,总结经验颁发《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等条例,两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的教育运动等。这一时期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转移的过渡阶段。
“文革”中的“教育革命”。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教育革命”,包括“停课闹革命”与实行“工管”和“贫管”,开展所谓的“大批判”,改变招生制度与缩短学制,改编教材与精减课程等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灾难,使教育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损失。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教育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拨乱反正、全面改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并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这些无疑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并开展了真理标准和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进而提出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概括了建国30年经验教训而得到的结论性的指导思想。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按“三个面向”的要求,强调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竞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并确定了到20世纪末要构建起基本的理论框架。此后,1985年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加速推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1989年后,教育界又对改革开放十年来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教育重心强调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并开展了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大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 日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描绘了我国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此后,《教师法》、《教育法》等一大批教育的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实施。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及基本的理论框架已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建国50年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1966年,即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前。这一阶段接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所提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的影响,强调偏重双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为1979年—1982年,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改方针,强调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是1983年—1989年,此一阶段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针,既表现为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又注重把它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1990年以后,进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逻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素质教育。从80年代到90年代,素质教育逐步从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而成为一种教育战略和关系千秋后代关系社会各方的系统工程。此前强调的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以及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等,都包容在素质教育之中。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
二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态势,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和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很多的学者对此都作出了贡献,显现出的发展趋势是多样的,诸如教育先行化、教育平等化、终身教育、发展个性、富于人性、国际化、信息化、民主化、开放性等。这些都为我们正确把握当前和未来教育的走向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这里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这些年来,世界各国都逐步地统一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改革发展教育,都更加明确地突出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以此来为参与21世纪的国际竞争做准备。
第二,世界各国都逐步地确立了教育产业的观点,都致力于推进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乃至教育成为支柱性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国为推进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鼓励给学生和学生家长以更多的选择教育和选择学校的权力;给学校、给校长更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各方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包括办学和学校管理;积极兴办私立学校等。我国目前在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教育市场也正逐步建立,但教育市场的完善还将是漫长的过程。教育的供求关系目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市场调节,但市场化则是整个教育都要市场调节,这在我国目前还是不符合教育的实际的,也不符合教育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基本原则的。如果我们把学校混同于企业,通过赢利而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这样势必扭曲学校的功能,这当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因而我们慎提产业化,但也还在积极稳步地运用产业机制推进教育的发展,其基本的做法与上述世界各国的做法大致相同。
第三,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转向基础教育,转向国民素质教育,改革的着重点转向学校层面的改革上。基础教育无论对哪个国家而言,都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基础教育是提高其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培养各种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其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美国前些年在全国开展的“恢复基础”运动,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我国也充分强调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通性、全民性、全面性等特点,强调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基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发达兴旺打基础,为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第四,当代教改的核心是改革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改革。世界各国的教改都非常关注课程改革。总的来看,在课程改革的思路上有这样几点变化:从强调教师的教程而到逐步强调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程;从单纯的学科课程到既重视学科课程又重视活动课程;从只关注有计划的课程到自觉地将计划外的教育影响也纳入到课程之中;从只注重显课程到也关注潜课程;从注重影响课程的个别因素到全面研究影响课程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课程工作者(设计者和实施者)等诸多的因素;从单纯的国家课程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系课程的全面开发和拓展。整个课程改革出现了时代性、综合性、探索性、个别性、实用性、人文性、多样性等特点。课程改革同样是我国近些年来教改的一个热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出现了喜人的势头。
第五,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还表现为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合作性或协作性,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关心、理解、宽容、尊重、交流、交往等,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时代品格,同时也是当代教育所应表现出来的一种时代特色。为加强道德教育,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道德教育机构的建立,强调德育投资,逐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有关的德育调研、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内容等。
第六,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特点是特别重视教学改革,并将其与教育科研密切结合。在教学改革上注重从教育目的出发,强调发展论,强调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从教育过程的改革出发,强调最佳论,强调扬学生所长的教学过程观;从教育对象出发,强调学习论,强调社会与学生需要导向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改革中强调教研相长、学研相长,还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运用。
三
现代教育的一百年改革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50年的运行轨迹可以说都是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背景。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尤其相关的则是近几的来我国所面对的国内外的有关情势。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五大以后,国家在科教兴国方面有两件大事:一是国务院同意科学院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二是党中央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与之相应的教育上也有两件大事:一是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二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专门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教育上这两件大事,正是基于以下一些背景:
首先是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从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看,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必须有较高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较高的知识创新能力。毫无疑问,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保障体系,因而教育已成为各个国家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全教会充分强调教育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加速社会进步的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性的基础设施。
其次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需要。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这些年有些方面的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就是因为人口多和低素质劳动者多,而科技进步少、科技水平低。素质教育就是瞄准了国民素质提高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与低素质劳动者数量多的矛盾相当突出。而只有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解决结构性失业等问题,使求职者变成创业者,把寻找工作的人变成自己创造工作机会的人,进而导致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理解素质教育也就是不理解中国的国情。
第三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竞争而面临着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策略的转变有这样几种表现:其一,从依靠资源到依靠技术和人才;其二,从输出资本到输出品牌;其三,从掠夺资源到争夺人才。在此形势下,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应对这些挑战。
第四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客观存在的教育差距的需要。这种差距既包括数量上的差距,更包括质量上的差距。数量上的差距包括普及义务教育的差距和同龄人中高等学校入学率的差距等,而质量上的差距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性差。格林伯尔指出:“一个人要接受三种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创业教育,与之相应的应获得三个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和创业证书。”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包括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技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基本要求与个性特长发展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与责任的统一等。因而,我们必须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
第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热点。近几年,人们手中的资金最愿意投放的一个是住房,一个就是孩子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已成为全体国民的要求。毫无疑问,教育应加速改革和发展、加速自身的现代化,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的需求。
正是上述的背景,才导致了我国近几年教育战略的大调整,才导致了我国这些年整个教育的令人惊异和令人鼓舞的发展变化。
四
前已述及,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和实施,乃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乃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1999年6 月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全面推进”的含义包括:其一,从以前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变成了现在的一种教育长期战略和系统工程,在实施上从提倡变成了规定;其二,从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到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甚至拓展到成人教育和干部教育。当然强调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同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三,从单项改革、区域推进而扩展到整体改革、整体推进;其四,从主要作为教育系统的工作转为全党全社会的工作。要真正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全面推进”的内涵。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使得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几个方面有了明确的和大的发展。包括:第一,素质教育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基本内涵。教育方针在教育目的关于人的素质要求上,从德、智、体到强调德、智、体、美等,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强调五育是相互渗透的整体而不能割裂,强调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应体现五育的要求;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这样就把素质教育从考虑学校办学、培养学生而扩展到考虑国家民族的发展提升;第三,素质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这就把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从关注解决当前教育上的各种问题而提高到关注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上。21世纪的世界发展趋势,大家逐步认同其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劳动市场世界化等。这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自然也对教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毫无疑问,素质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我们的国家民族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竞争;4、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可以说是第三次全教会突出的内涵,也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未来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这是未来各种岗位和各项工作都应有的要求,而不单纯是对科学家的要求。现实社会存在的较突出的诸如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崇尚权威等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与现实的教育有关,教育界应认识到现实的紧迫性,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为此而切实地实现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通过加快教育发展,通过教育整体改革而进行,为此应做好的工作包括:首先,要在整个社会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从而使整个社会——而不单纯是教育系统、更不单纯是基础教育——形成对素质教育的共识,使整个社会确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并进而逐步地形成广泛的社区参与,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其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现“两基”(基本普九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从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其三是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调整宏观教育结构,逐步缓解高考升学的竞争,从而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其四是改革教育和教学制度,从而有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生中不只一次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宽人才成长的渠道;其五是改革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制度,完善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所在,也是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热点和难点所在;其六,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等,进一步理顺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推进教育的社会化,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七是注重教育科研(包括对素质教育理论实践、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理论研究),强调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先导。同时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逐步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其八是始终抓住和抓好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和关键,通过长期持续地培养、提高、调整和优化组合,构建起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好、富有创新精神并各有特色的教师与管理人员队伍,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收稿日期:20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