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络与网上信息服务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网络与网上信息服务_图书馆论文

网络化与高校图书馆的网上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化与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网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谈到网络化对图书馆的影响,有必要认清网络化的本质特征。什么是网络化?网络化是指用 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 络体系,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算的信息资源, 能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网络化对图书馆来说,给我们带来了过去所不曾想像的信息能力 和极低的信息应用成本。人们已经感受到网络信息革命为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所带来的巨 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更倾向于呆在家中或办公室,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索与自我 服务,只有到万不得已之时才会向图书馆求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网络化中,用户自我查询能力日益增强,网络用户更需要的是导航 式服务、信息深加工服务等。因此,如火如荼的网络信息革命向图书馆提出了挑战。信息技 术数字化、网络化为信息采集、加工、存储、查询等带来了全新的概念,从而出现了一系列 的新名词,如网上资源搜索、下载、网络数据库建设、搜索引擎、网上资源重组等。传统图 书馆唯有进行脱胎换骨的业务结构的全面转型,才有可能避免被无情淘汰。因此,在网络环 境中,高校图书馆怎样进行资源建设,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网上信息服务,以适应时代的 发展,满足读者需要,已成为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网络环境

从图书馆的发展来看,可分为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网络化也 同时经过三个阶段,即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 始研究开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计算机局域网,实施计算机管理。70年代后期 ,他们开始探讨资源共享,实施联机编目,组建局域网或广域网。到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 家 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初步实现了联机编目,建立了联机书目信息数据库和一些专题数据库。进 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遍兴起和快速发展,图书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 些图书馆纷纷上网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法,人们开始研究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图 书馆等,图书馆由此进入了网络环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特网阶段。

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和网络化发展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研究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 设微机局域网。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还处于第一阶段,即微机局域网阶段,但部分条件 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连入因特网。由于我国目前的网络建设有着明显的多重性,这种多重 性既表现在层次关系上,也表现在并列关系上。例如,既存在表现为上下层次关系的Cernet 和校园网,也存在表现为同等并列关系的国内四大计算机信息网。由于网络建设的多重性, 若按地域而言,其大环境是因特网,中环境是Cernet及地区乃至全国性图书馆网,小环境则 是校园网。这三重网络环境各具特色,它们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是并存的、叠加的,高校图 书馆在这三重网络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1)校园网环境。美国高校校园网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校园网始建于80年代 后 期,到1999年初,已有45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从网络结构上看,高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 务系统是校园网的子网。校园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是直接的、交互的,它构成高校图书馆 最基本的网络环境。在校园网环境下,用户可享受各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如文件服务、远程 登录、电子邮件、域名服务等,还可享受超级计算机及并行处理服务、客户机/服务器计算 环境和信息管理服务。其中,信息管理服务主要提供一般信息、行政办公信息和图书馆信息 。

从校园网提供的服务内容看,信息管理服务占很重的比例,而且在基本网络服务中有很多 请求也是面向信息管理服务的。在信息管理服务中,最受校园网用户关注的是图书馆信息, 特别是馆藏书目和馆藏电子文献等。据有关调查,在全部网络服务请求中,面向本校图书馆 的信息服务占60%左右。因此,在校园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仍是校内最大的信息中心。虽 然有 些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建立了校园网络中心,但这类中心只能从技术角度对校园网的运 行进行管理,而不能在信息服务特别是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取代图书馆。

(2)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环境。Cernet是连接我国各高校校园网络的网络。它采用全国 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省(市)网络中心——校园网络中心的多级层次结构。预计在 21世纪的头几年,我国将有1000余所高校的校园网都将接入Cernet,所以,21世纪Cernet将 构 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第二重网络环境。各高校图书馆可在网上互相查询馆藏信息,共享馆藏 电子文献,开展馆际协作等项合作业务,亦可利用全国网络中心及地区网点提供各种共享数 据库,可使用Cernet提供的各种方便的信息查询工具。特别是教育部正在依托Cernet建立CA LIS(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它包括文理、工程技术、农林和医药四个综合 中心及若干个学科中心,收集为全国高校服务的一次文献资源,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对文 献进行整序、加工及报导,建立书目数据库,根据分工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二次文献数据 库等,并上网提供服务。CALIS最终将形成文献分藏、服务统一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使用 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在系统内的满足率达90%以上。这样,实际上以Cernet为依托建立一个 全国性的现代化网状高校图书馆。各高校都将成为这个网状馆的一个结点,各高校图书馆将 不再是本校唯一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而将是可为本校服务的许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之一。

(3)因特网(Internet)环境。因特网是当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Cernet的因特网接口 为8M。这样,接入Cernet的高校图书馆就接入了因特网,当然,高校图书馆也可通过本馆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校园网络中心、Cernet的各级地方网络中心以拨号、X.25、帧中继或专线 等方式进入因特网。因特网构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大网络环境。

3 网上信息服务

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浩如烟海。网络信息量不仅庞大,而且日益膨胀。任何人都可以 随意在网上发布信息。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与大量冗余的信息同时存在,造成网上无用的信息 “垃圾”太多。在这种状态下,要想寻找某一特定的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并非是一件十分轻 松的事情。因此,这就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继续进行大部分传 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多种方式的网上文献信息服务。开 展好网上信息服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特点,这是做好信息服务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首先要了解 本院校计算机与网络设施的建设状况;其次,要了解读者应用计算机的情况,掌握读者在利 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再次,摸清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包括不同的 专业方向、承接课题情况及计算机使用情况等。

(2)建立本校有关专业核心期刊的超文本目录,为读者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信息检索界面。 收集本校读者常用的数据库地址,上网浏览、获取与本校专业相关的信息,集中下载,编成 专题文献,或在本校局域网上设立自己的主页,供读者检索查询。

(3)在网上建立文献检索咨询窗。针对查找不全、查找不准的情况,解答读者网上检索时遇 到的问题,介绍各种数据库的特点、收录信息内容及检索使用方法。举办网上培训,开展多 种形式的宣传、辅导、讲解等,提高读者使用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

(4)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将本馆的特有文献和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包括他们自身的信息如 学人、学术机构介绍等集中起来,开发特有的信息资源。

(5)进行个人、机构学术水平评价服务。通过网上相关数据库,进行引文分析和课题查新、 科研项目可行性论证等。还可为读者代办馆际互借、代建个人数据库、代编个人著述目录。

(6)做好电子文献阅览工作。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正在纷纷建立电子阅览室,更受欢迎的是 把电子文献阅览推到网上,使其利用率大大提高。

标签:;  ;  ;  ;  

高校图书馆网络与网上信息服务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