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压力下乡镇企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困境论文,对策论文,压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都冠以“绿色”。本世纪60年代初期,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引起了世人的注意。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开始在全球范围传播。进入90年代,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日益高涨,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和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为此逐渐改变其生产及消费方式和习惯,以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在这种大趋势下,如何面对世纪性的绿色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我国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迅猛崛起的新生事物,可以说是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潮同时起步的。由于我国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中“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收获”,其发展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在人员素质较低,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采取了粗放式甚至是掠夺式的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一方面,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另一方面,一些乡镇企业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世界性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国家强制性环保政策的出台,绿色产品和消费将主导着贸易的新潮流,必将影响和制约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从现在开始,乡镇企业经营者应进行一场深刻的反省,采取相应对策,以求自身健康的发展。
一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绿色压力
1.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日趋完善,必将限制乃至禁止许多乡镇企业按现有方法进行生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各国加快了制定各种环境保护法规的步伐,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环保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环保法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贸易与环境相互促进已成为一种潮流;强制性手段与市场经济手段的结合,进一步强调公众的广泛参与,强调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允许用最经济的手段来消除污染。同时,以绿色标志为特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科学,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标志已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没有标志的产品将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这套标准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正在世界迅速推行。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水泥企业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停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等。这就明确要求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对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一些乡镇企业亮起了红灯。1994年,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正式开始,使我国环境管理由强制性发展为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乡镇企业要求生存和发展,必须由被动治理变为主动防治,才能适宜宏观环境的要求。
2.国内市场绿色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提高,给乡镇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要求,说到底是市场需求。我国绝大部分乡镇企业是瞄准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理念已贯穿消费的各个领域,绿色消费蔚然兴起,绿色消费需求呈不断扩大和提高之势,国家也对一些消费品的生产提出了提高环保水平的时间表:
(1)衣:近几年来,我国服饰消费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 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有害服饰所带来的危害。天然材料制成的“绿色服饰”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批适宜消费需求的绿色服饰已成为市场上的名牌产品,如益鑫泰、三枪、宜而爽等。我国乡镇企业的服装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占80%的比重,发展绿色服饰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产基础。
(2)食:“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和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吃自然食品已蔚然成风。过去我们“忆苦思甜”才吃的一些野菜,现在已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传统的色素饮料已不再象过去那样风光,天然色素饮料正在崛起。由于环境的污染,我们难以想象的是水这种过去最为普遍、最为廉价、最不值得开发的产品,现在已成为一种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的产业,从矿泉水、蒸馏水、纯净水等直接水产品的开发到矿泉壶、净水器等净水设施的开发,已为这一传统上不能称为“产业”的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面对这种局面,我国从农业入手,率先推出了绿色食品。它作为一个新兴的导向性产业在我国已悄然形成,并显示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712个, 生产总量达360万吨,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33.3%和47.5%。 对外贸易渠道正在稳步拓展。作为脱胎于农业的乡镇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有着独特的先天优势,乡镇企业的食品饮料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占有43%的比重。为了更快、更好的发展,乡镇企业必须针对人们日益高涨的绿色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3)住:人们对住房环境越来越讲究,娱悦身心, 陶冶情操是新时期人们对住房环境的要求。在住宅装饰上天然原料尤为受宠,不象过去那样一味追求豪华,而是要求自然味浓一点。家庭养花草已成为一种时尚,花木、盆景已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高雅礼品,起到“净化”住宅内空气的作用。发展无污染、环保型装饰材料,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家庭花木艺术品大有前途。
(4)行:汽车进入我国普通家庭指日可待, 但汽车的噪音和尾气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厌恶。汽车要进行改进,让燃料能充分燃烧,推广无铅汽油和天然气燃料的应用已摆上议事日程。国家环保局宣布, 到2000年全国范围内实现汽油无铅化。
(5)用:家庭环保型用品已成为消费热点。绿色冰箱、 空气清新机、无磷洗衣粉等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国已郑重向世界承诺:中国禁止生产氟里昂冰箱的期限为2010年,力争在2005年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含磷洗衣粉已在我国许多地区所禁用。
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许多产品的产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许多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并没有树立绿色观念,生产靠经验,如果说过去乡镇企业靠机制优势得以迅猛发展的话,那么,现在随着国有企业的搞活,“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崛起,其原有机制优势相对减弱,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性能、服务品质、促销手段等方面竞争,而且也表现为环境保护的竞争。未来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水平将更为关心,企业的环保形象将影响产品的销路。我国一些乡镇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和习惯,很难适应将来的市场竞争。
3.国际市场上的新的贸易保护网——“绿色壁垒”,将阻碍我国乡镇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已十分了不起,这是亿万农民的骄傲。若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进入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随着国际贸易朝着自由化方向不断发展,一些原有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渐消失,但是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为由的“绿色壁垒”随之而起,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纷纷通过提高环保标准,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在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保护环境”。这就说明“绿色壁垒”是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乡镇企业要突破这种壁垒,只有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发展绿色产品,才能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更多的商机。
二 乡镇企业减缓绿色压力的障碍
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绿色营销观念难以建立。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靠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法根深蒂固,把效益放在首位,环保意识淡薄,环保问题还没有真正放置于生产管理之中去,甚至把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强调先把生产建设搞起来再说,认为环境治理是以后的事,是国家的事,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投入资金治理污染和绿色产品的开发。有些地方出于本地利益考虑,盲目攀比产值的增长,收入的提高,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讲发展,就强调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对有严重污染的乡镇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根治,现代绿色营销观念难以树立。
2.资金缺乏,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生产现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更新陈旧的设备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一套治污设备小的要几十万元,大的要上千万元。虽然我国乡镇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但就总体而言,规模偏小,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竞争能力比较弱,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的产销率较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难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治理污染方面来。
3.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加强环境保护,开发绿色产品离不开科学技术,需要较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才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我国乡镇企业是由中国农民创造的,经营者素质普遍较低,许多经营管理还停留在“家族式”、“经验型”管理层次。小农意识严重,只顾眼前利益,无视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因素,环保知识和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只能被动地应付有关政策,无主动治理污染,进行绿色生产的能力。
三 乡镇企业适应绿色环境要求的对策
1.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法制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将制约着许多按现有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创造一个巨大的贸易机会。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经营者切实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在经营策略上,不仅仅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公共利益。对环保的影响。在利益追求上,不仅谋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要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结合起来,重视发展与环保的协调。在经营行为上,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增加市场贸易机会。
2.大力发展适合乡镇企业现状的绿色产品。我国现有的政策是“谁污染、谁治理”。就目前情况来看,乡镇企业普遍经济实力不足,无力承担治理污染的任务,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乡镇企业应避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污染的产业,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和实力,选择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产业进行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有两个方面的产业可供乡镇企业选择。
(1)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由农民创造、脱胎于农业, 与农业有着血脉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乡镇企业来说也是“母业”。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还是国民经济的最薄弱的环节。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延长农业产业链。目前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只有35万家左右,创造的产值只占乡村集体企业的1/4,占农业总产值的20%,而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增殖部分往往数倍于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主攻农业产业化,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又能带动农业的发展,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又小。
(2)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无需投入治污资金, 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些还不需生产资金,只是利用农业资源,如旅游农业。还可以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15%左右,发展潜力很大。
3.借外脑进行绿色产品的开发。随着国际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绿色产品的主导作用增强。美国工业界专家估计,再过10年,所有产品都可进入绿色家庭: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或循环利用。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对“绿色包装”已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了。法国环保部门明确规定超市包装必须印有“循环利用”的环保标志。未来市场上不实行绿色设计、生产和包装的产品难有立足之地。要使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都注入绿色概念,显然乡镇企业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做到。可采取借外脑开发的策略,与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进行研究和开发,扬长避短,这样,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市场上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的。
4.以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指导生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实现自由贸易都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乡镇企业要求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按照国际环保管理标准进行生产。现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14000环保管理标准体系,符合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已被各国所采纳,并可能成为21世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前提。乡镇企业可以按照ISO1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0国际认证,提高产品的环境价值,这些不仅有助于改变乡镇企业目前污染环境严重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