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条路”的转变看生物新课程的“引导”与“学习”_教学过程论文

从“两条路”的转变看生物新课程的“引导”与“学习”_教学过程论文

从“两个方式”的转变看生物新课程的“导”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两个论文,生物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生物课程改革在实施中的标志性体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其实质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改变教师“导”的内容,实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最佳组合,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结合教学实践,以下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导”与“学”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1 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看新课程理念下的“导”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把“告诉”和“训练”作为课堂的主要行为,这种教学方式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把教学简单定义为一般的认识活动,缺乏课堂心理水平方面的含义。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统领教师的教学,改变过去以定论式的教材呈现方式和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构建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生物课堂。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从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因势利导、分层辅导4个维度上发挥作用。

1.1 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启发引导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时,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由学生自己收集证据,让其从中有所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研究和再发现的过程,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探讨”中渗透装置的宏观和微观现象,并引导学生讨论“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从中归纳出渗透作用应具有的两个条件: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然后教师再演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动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哪部分细胞结构相当于半透膜?两侧溶液又是指哪些溶液?细胞真的能吸水和失水吗?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在什么情况下又会失水呢?等等,由此启发引导他们进一步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2 探究学习,突破难点——点拨指导

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目的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通过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等,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如提供查寻资料的线索,但不直接呈现资料;或引导思路、介绍方法,但不给出结论,等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在活动中“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的原则。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点拨指导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在后续学习中提高效率,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

1.3 信息交流,引议释疑——因势利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对同一个新的信息,不同的学习者因原有的知识结构、经历、经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即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探索所得,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信息交流形式,开展多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的交流和碰撞,促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都有表明自己观点、交流自己思想的机会,并注意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表现和发展,做到不论其见解是否正确,都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好的加以肯定并鼓励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出现不当甚至错误见解的学生,不能轻视或讥讽,要尊重其思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可按学生的思路分析其思维出现错误的原因,妥善地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其理清思路,鼓励其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在交流中倾听、互补、评价,共享学习的乐趣。而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果学生没提出来,教师可适时设问答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将学习引向深入,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1.4 实践反馈,关注差异——分层辅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输出、传递、接受和反馈处理的过程。因而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而传统的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总是强调统一性、同一性和标准化,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不利于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实践反馈,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目标多层次、多角度的设置实践,并要特别关注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在面向全体、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以利于每个学生都处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 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传统学习方式(即所谓的“接受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或忽视发现与探究,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物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设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1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是否主动进入学习是衡量课堂教学气氛是否优化的主要特征。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习生物学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和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与学生一起讨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与学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中板书只是教师一个人在黑板上写,而学生则在下面“克隆”的现象;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参与观察讨论、参与分析比较,参与归纳总结等。通过参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养成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好习惯。

2.2 让学生学会发现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能使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教学中,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既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概括总结,尽量让学生展示思维的全过程,又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经历推导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教师可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有不止一种表现性状,后代表现的性状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由此引发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在育种实践中是如何操作的?使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去发现“新”知识。

2.3 让学生学会运用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和一些充满奥秘的生命现象。因此,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朱熹在《观书有感》一书中提出“读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观点在今天更应被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以促进学生“学”和“用”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如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而没有生育,男方的母亲渐对儿媳产生怨恨之心,最终导致家庭不和。我校学生应用有关生殖和遗传学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家庭矛盾。

2.4 让学生学会创新

创新精神是科学探索知识的动力源泉和灵魂。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发现、探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学会”转化为“会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看作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中,如进化论的提出、杂交水稻的发明、植物大棚栽培和无土栽培的发明都是求异思维的结果,而细胞学说的创立、遗传定律的发现和验证更是多种创造性思维综合的结晶,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创新的主体还是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或多方位的解题思路都是一种创新。新教材中“探究”“实验”等栏目的设置都为学生学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可借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拓展思维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新。

3 把握好新课程理念下“导”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导”下转变的。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好学生“学”的主体,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实现“学”与“导”的最佳组合,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使“探究性学习”在体现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同时而不失其可行性、高效性,从而构建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生态课堂。

标签:;  ;  ;  

从“两条路”的转变看生物新课程的“引导”与“学习”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