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太星小学校 王冬岩
在语文课上,语文的问题不能太多,否则就冲淡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因此,适当的,精心的设计有效问题,在读中让孩子们自主的完成对文章的掌握,完成对文中人物或作者情怀的体会和把握。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我就着《古诗两首》的教学谈谈我对有效设计问题的理解。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是第1学段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3、认识7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本课的认读字。
(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设计意图:正确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先读再认,有利于学生在语言氛围内更准确地辨音,识字。也与更好地理解文章相辅相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语文的有效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更积极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第一遍还能饶有兴趣地从头读到尾。其实,当学生读到第二遍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有效的问题就是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答案的问题。每篇课文都有一个题眼,一个重点段落。上课时紧紧围绕这一段去提问那就是让学生有兴趣阅读的关键。为了读服务的问题是最有效的问题。所以我在这篇古诗中设计“这首诗描述的画面和我们生活中的画面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能重新去读文,去组织问题的答案。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消灭、熄灭、消失)。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
(5)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这时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无论什么文章,不把问题突出化。不让孩子们去为问题阅读。其实我总觉得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方法。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基本上就在整理了诗句大意的基础上问两个问题:这一句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这首诗的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而这些问题我都要经过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式的朗读的基础上,自然地水到渠成的提问。让学生多读后再问。读后再答。潜移默化地突破难点。
学生再读!
2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设计意图:这一句的学习我想按总分的结构以最少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让孩子们去读。让孩子们自己去分节停顿,把古诗的意境通过学生去想象,去理解当时人物的情怀。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情”是每篇课文必问的问题
一篇文章的生成一定是有它内在的教育意义。只让学生了解文本不去感悟精髓,这还称不上是学习文章了,感悟文章更没做到。所以,在每篇课文我认为都要在文章讲解的升华处问问“情”。这也是有效的提问。必要的提问。比如说这篇文章我就在讲解了古诗,多读了古诗的基础上,请学生体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是这节课的高潮之处。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再指导背诵
刚才我们用读中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江雪》这篇文章。下面请你们自学一篇文章《雪》
1谈谈你能想象出哪些画面?
2能试着够感情的读一读吗?
3体会出作者什么情怀呢?
4多读,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篇古诗初步学习了学习古诗的 方法,因此,在第二篇古诗的教学中我就想采取略讲的原则。就想把我的要求直接的出示在屏幕上,还想在二年级学生中初步尝试小组学习的方法,把任务下放到小组学习中去。让孩子们自己去实践古诗学习,也为今后的学生自学古诗打下基础。
总之,语文教学中真的宜“聚”,不宜“拆”,让学生们在整体的读书中感悟,让学生们在有效的问题中读书,把课堂大块时间留给学生,建立阅读的整体性,这对于学生的未来语文理解也将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论文作者:王冬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学生论文; 古诗论文; 画面论文; 感情论文; 孩子们论文; 作者论文; 意图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