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当前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使得教学在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及内容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初中数学深受其影响,在各方面均有所改变,教师不再单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而是用更加新颖与科学的教学模式去教学。本文重点分析二次函数复习教学相关情况,推荐使用一题一课的教学模式去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一题一课” 二次函数 数学
初中数学复习课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以达到最佳的掌握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普遍的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将做题看做是主要的学习手段,这样就造成了复习效果不佳。通过工作经验我觉得要想提高中考复习效率,要采取有效且科学的方法,采用 “一题一课”的模式进行复习是较好的选择。本文将“一题一课”中考复习模式应用在二次函数复习教学中,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例题呈现
(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题第10题)二次函数y=-(x-1)2+5,当m≤x≤n且mn<0时,y最小值为2m,最大值为2n,则m+n的值为( )。
A. 5/2 B. 2 C. 3/2 D. 1/2
教学说明:这个练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前练习题,让学生做这个例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相关性质以及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例题
探究一:二次函数有哪些信息,找学生来回答。
教学说明:这节课为二次函数的复习课,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内容,通过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能够明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情况。
探究二:若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了改变,那么最大值怎么确定?
教学过程:老师要引导学生讨论改变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大值问题,并且让学生探究改变后的情况。老师向学生讲解函数图像与最大值相关情况,引导学生自行归类,并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说明:在改变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让学生将对应的函数图像画出来,依据函数图像得到最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换不同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发现当自变量改变时对应的函数图像也会发生变化,由此使学生得到分类的数学思想。
分类情况为:第一种:自变量在对称轴的左边(如图1所示),y随x增大而增大,属于单调递增,当x=n时,函数y有最大值。第二种: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包括对称轴(如图2所示),按照相应的规律,当x=1时,函数y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是在顶点。第三种:自变量范围在对称轴的右边(如图3所示),y随x增大而减小,为单调递减,当x=m时,函数y有最大值。
后记:这个教学环节重点是让学生之间展开探讨交流,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火花,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到知识点的规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
三、教后反思
1.“一题一课”模式把复习课变得简单。初中数学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考成绩有重要影响。预设“一题一课”模式将复习课从繁琐的情况中抽离出来,让复习课变得简单有趣,将不同的复习内容放置在大的情景问题背景之下,让学生从一个数学问题出发,涉及到其他多方面,使这章内容获得一条主线,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复习什么,复习方向明确。“一题一课”模式的原题是老师经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例题的典型性让学生复习有了方向,尝试中考原题更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2.“一题一课”模式将复习课带向开放自主。“一题一课”模式中的例题要经过有效的预设,通过开放式设问追求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堂中生成,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更加深刻,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且让学生的思考带动教师的“思考”,真正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3.“一题一课”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发展和前景。目前的中考复习以简单的习题反复重复训练为主,让学生深陷题海,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影响,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关键,“一题一课”模式是通过预设问题,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展示成果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一题一课”模式在数学复习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数学智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明 一题一课 变中求知——苏科版“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与简析[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6),19-21。
[2]郑乐微 营造探究氛围 激发学生思维--二次函数复习课[J].学周刊,2011,(22),154-155。
论文作者:詹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函数论文; 学生论文; 自变量论文; 一课论文; 最大值论文; 模式论文; 例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