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急诊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伟,库马尔,张天,赵丽红(通讯作者)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急诊期治疗,观察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期;高压氧;脑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70-02

脑梗死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类型,病情严重,发病原因主要是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具有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2]。传统临床中主要采用抗凝、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但由于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常规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3-4]。因此,本次研究在急诊期通过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急诊科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临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脑梗死,且自愿参与研究。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29±5.51)岁;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7.43±5.8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急诊期治疗,例如抗凝治疗、营养支持、脑部代谢纠正等,同时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给予适当的干预;观察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在6~72h内实施第一次高压氧治疗,将氧舱内的压力控制在200~250kPa,加压20min,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共进行3次,前2次吸氧控制为25min,最后1次吸氧时间为20min,每次吸氧治疗之间间隔5min。治疗完毕后,叮嘱患者休息10min,减压25min后引导患者出舱,1次/d,共持续治疗20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具体评价标准如下: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无需他人协助;显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善,患肢肌体恢复2级及以上,基本可生活自理;有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有一定程度好转,患肢肌力恢复1级及以上,生活自理难度较大,多数需要他人协助;无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剧,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治疗后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等,病情发展速度快,危险性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中对于急诊期脑梗死患者,一般采用溶栓、神经保护剂等治疗措施,从而达到缩小病灶,恢复机体神经功能的目的[5-6]。对于不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大多采用抗凝、改善脑部代谢等治疗措施。但这类治疗往往难以保证其疗效,多数患者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生活质量较差。本次研究在急诊期对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脑部组织的氧浓度,提高氧的弥散速率及范围,为脑组织提供氧,建立侧支循环,从而恢复细胞功能[7]。另一方面,高压氧还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脑水肿症状,改善预后。在反馈机制的影响下,高压氧治疗能使病灶的灌注压上升,促进氧气、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输送,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明显,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莉君,张媚,徐武平,等.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22-526.

[2]田烜.高压氧干预脑梗死模型大鼠脑水肿及神经功能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0):6423-6428.

[3]王丽茹,葛环.护理干预在早期康复训练与高压氧治疗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4):256-256.

[4]王丽敏,承解静,周华,et al.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10(6):589-590.

[5]施长丽.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4):453-454.

[6]段小东,胥方元,胥泽华,等.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0):1168-1172.

[7]王立童,姜永梅,詹红生,等.高压氧治疗中头穴留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6):414-416.

论文作者:张伟,库马尔,张天,赵丽红(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高压氧治疗急诊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伟,库马尔,张天,赵丽红(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