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健全人格论文_◆ 翟丽芹 李国良

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健全人格论文_◆ 翟丽芹 李国良

◆ 翟丽芹 李国良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261300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即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可是,我们众多的老师却以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才是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这样才能让其个性得到发展。

一、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氛围。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卢梭也曾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老师。”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将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学生携手而行。

其实,整个教学活动本来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从教的角度讲,教师是施教者,只有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就难以发挥出来。因此,教师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上。古语云“为师之道,贵在于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而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千方百计为学生主体的完善创造条件。另外,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主认识和自我实践的能力,只有求助于教师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蹲下身来与学生共同铺路、架桥、摆渡,共享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要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要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让学生在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内容去自读自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地试一试、干一干,这时正是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萌发和发展的好时机。课堂上,如果你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那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我曾有幸到聊城市杜郎口中学亲眼目睹了他们的语文课堂,那儿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几乎总是“闲”着,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自己设计学习方法,分小组或编、或演、或讲、或写、或画……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杜郎口旋风刮起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应该多思考一下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

三、以文本为本,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阅读,即学会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致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曲折的表达;有按顺序写的,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即使是同一主题,言语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选择,但是又不能忽视对文本意义的探求,教师要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语言形式为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运用阅读方法中享受阅读兴趣,并强调言语形式的学习。如词句的学习,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篇章的学习,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根据文体特点学习,“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一学段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要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去感受;第二学段,则要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第三学段,个性化的阅读,则必须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从言语形式入手,体验与思考言语内容。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文本的多次研读中,让学生体悟到阅读的种种方法和技巧,这样我们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当然,任何教育都应当有助于受教育者阅读生活的个性化建构。因为,正是这一建构过程,一个人才由被教育的对象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终身自我教育的文化内涵才得以充分体现。阅读生活的个性化建构,是心灵处于自由状态的阅读生活,不仅给人以阅读的“人文心智”和“精神藻雪”,也把平凡的日子变成了流溢着幸福和意义亮色的美好时光。阅读生活的个性化建构,是人格个性的自我养成过程,阅读不仅使一个人以与众不同的充满智慧德性的方式应对复杂的生活局面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还使他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不断给自我精神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升华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论文作者:◆ 翟丽芹 李国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健全人格论文_◆ 翟丽芹 李国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