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论文_张芬

《匆匆那年》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论文_张芬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 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对《匆匆那年》电影海报的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研究在电影海报中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了海报所表达的整体意义,唤起了人们对青春的理解。

关键词:《匆匆那年》电影海报 多模态话语 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 构图意义

一、引言

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图象等) 来传递信息的话语。Halliday 提出语言系统中有三个表示功能意义的元语言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他还认为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话语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事实证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Kress&van Leeuwen提出将Halliday功能语言学中的元语言功能思想延伸到视觉模式,而系统功能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被分别创建为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分析图像的视觉语法。再现意义是表达画面中所描述的人与事之间关系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义关系; 互动意义是对画面设计者、画面所表达的事物和画面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构图意义则是画面的整体构成,即再现性和互动性两个意义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

电影海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资源,能够传达电影情节、文化内涵、潜在意义等信息,这些结合文字、图像和色彩于一体的话语解码更全面地展现在观看者面前。有些研究者虽然运用多模态分析电影海报,但未注意到运用多模态手段来解读海报和电影主题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以 Kress&van Leeuwen的多模态分析法为理论框架,从语言、图像和色彩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析《匆匆那年》电影海报如何构建和反映影片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二、电影《匆匆那年》简介

由“青春片教父”张一白导演执导的电影《匆匆那年》于2014年12月5日上映,短短11天,就创造了4.52亿元的票房收入,远超同期上映的《我的早更女友》等影片。该剧是一部校园爱情剧,主要讲述了六位阳光少年跨越十五年炙热的青春和美好的回忆,展现了八零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匆匆那年》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本文将从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角度来分析海报是如何构建影片所表达的主旨和文化内涵。

(一)再现意义

Kress & van Leeuwen所提出的多模态话语语篇的再现意义,对应于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意义。再现意义可以进一步分为叙事和概念两个子类。叙事再现涉及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及语言和心理过程三类。

在《匆匆那年》的电影海报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幅以正面叙事再现为主的海报。画面中有六个活波开朗的少年,他们是该海报中最突出的参与者。在海报中,六个人的视线都是对着观众。这些向量展示出他们和观众之间的视线交流,再现了主演想要向观众表达的有关青春的某种情感和愿望。特别是六人欢快的跳跃以及不同的手势,就是为了强调青春的快乐和美好。在海报中,挺拔而葱葱郁郁的白杨树,扔向空中的以及背在肩上的书包,书写了他们求知的青春生活,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欢乐阳光的青春气息。整个海报通过我们对其参与者和环境的分析,准确地反映了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二)互动意义

Kress & van Leeuwen认为接触是画面中参与者通过目光的指向与观看者之间建立的一种想象中的接触关系,表达提供信息的意义,一类叫做“索取”类图像,即画面中的人似乎在向观看者索取什么,另一类叫做“提供”,即向观看者提供信息。该海报中,六位主演的视线都是直面观众,属于“索取”类图像。他们的眼里充满快乐和希望,暗示着观众好好把握并珍惜青春。

在日常生活互动中,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与人相互之间保持的距离。而视觉图像中的参与者和观众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则取决于图像的社会距离。当画面中的人物没有采用特写镜头,他们是以整个人的形象出现,周围还有空间环绕,这个叫做社会远距离。在海报中,主人公们和观众的关系是属于社会远距离的关系。他们本是属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大学生,今天的观众可以通过整个海报中的人物和背景对电影有一个全景式的把握。这样的取景对于观众在看电影前对电影能有个初步的了解,而看过电影后对主题和内容更加印象深刻,再次感受到时光的匆匆,青春的珍贵。

(三)构图意义

对应于功能语法的语篇意义,Kress&van 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话语的构图意义,并分析了构图意义的三种资源: 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任何特定的元素在整体中的角色取决于它是被放置在左边还是右边,中间还是边缘,或者图片页面空间的上方还是下方。在该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六个主人公和电影的片名“匆匆那年”占据了海报的中间,他们是处于突显性地位,能迅速吸引观众目光,体现出了电影的主角和主题。而中文片名右侧的英文片名“Fleet of Time”这些字体相对较小,因此显著度也较弱,表现出其受众群主要是中国人。

四、结语

电影海报是多模态的社会符号资源之一,将文字、图像、色彩集于一体,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可以给人们一种鲜活,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研究中较少涉及到多模态分析中语言模态在海报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进一步调查和探讨。

参考文献:

Halliday, MAK.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王红阳. (2007). 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6).

李战子,陆丹云. (2012). 多模态符号学: 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 外语研究, (2).

张德禄. (2009).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中国外语, (1) .

论文作者:张芬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  ;  ;  ;  ;  ;  ;  ;  

《匆匆那年》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论文_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