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发展观论文,中国论文,新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04)03-0010-04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通 过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发展的动力、道路和 规律,对指导解放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集中在他们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 是唯物辩证法之中。因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484页。)辩证法的规律不是 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个人头脑空想的产物,而是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来,经过深 入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特点、状况、发展及其内在联系概括出来,并经实践检验符 合于客观实际的。因而适用于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思维的各种形 式,并普遍地成为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全面的发展观。从总体来看,有自然辩证法发展观,社会辩证 法发展观,思维辩证法发展观,这是全面性的第一个层次。而在每个领域和社会形态中 又有它的系统和层次。例如,自然辩证法中有天体辩证发展观,地球物理辩证发展观, 植物辩证发展观,动物辩证发展观等;社会辩证法发展观中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观。这是第二个层次。还有军事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政治辩证法的发展观等不同层次。再进一步,每个系统和层次的发展观 又有具体内容。例如,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步骤,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规 律,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第三个层次。这些不同系统、不同领域辩证发展观,既有共 性,又有个性,是两者的结合。共性指导个性,个性又是共性的具体表现并使共性更丰 富多彩。我们在研究中应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对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思维辩证 法及其系统与层次,既要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又要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
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重点是自然、社会、人的辩证关系和全面、协调、和谐、 可持续的辩证发展。首要的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辩证法,尤其要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发展 辩证法和资本主义发展辩证法;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研究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研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和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的辩证法;研究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的主题的历史条件下,资本 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的辩证发展。
4、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它的实质是社会发 展辩证法。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复说明: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发展的理论、发展规 律的科学。列宁认为:“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注 :《列宁全集》第17卷第22页。)。世界上有两种发展观:一是错误的形而上学发展观 ;二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只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辩证 法发展观有几个特点:发展似乎是以往的重复,但是在更高阶段上的重复(否定之否定) ;发展是飞跃式、剧变的、革命的、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到质的转化;矛盾或冲突造成 发展的内因。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规律。 对于社会发展辩证法来说,既要坚持三大规律的基本原理,更要着重于发展和创新。
5、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发现 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解决吃、穿、 住、行等,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们进行生产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 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 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是客观规律。从社会发展辩证法看来,生产力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 着最初和最终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 任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尤其是要及时地自觉地调 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适应新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的更大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三大文明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性发展观。唯物 主义历史观认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物质生活 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第2卷第32页。)在文明世界,这三种生活反映到文明中,这就是物质文明、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就是说,实质上马克思很早就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三大文明发展史。
7、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灵魂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辩证法的主体和对象,又是社会发展辩证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包括丰富的内容,主要是:以人为出发点,又回归到以人为 本;以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渐进性过程,是经 过一个又一个阶段来实现的。首先是人的解放,从社会压迫和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成 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初步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而 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在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 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人”,构成为“自由联合体”。
二、新世纪社会发展辩证法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是凝固不动,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以和平与发展为 主题的新世纪和中国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取向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社 会发展辩证法的发展观在中国有了新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 和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吸取古今 中外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优秀成果,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 展的新经验,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提出了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 义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新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适 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的反映,是解 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50多年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是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提出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 划和制定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具有极为 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1、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要把这一内容和原 则贯串在发展观的始终和各个方面,贯串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各项工作 中去,以此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按照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互相转化的。在不同社会 、不同时代,人的涵义、内容是不相同的。很早以来便有“人本”和“人本主义”的观 点,但都流于空谈。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所 说的人,是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注:《毛泽东选集》 第3卷,第1031页。)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 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理所当然地以人民为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依靠人,爱护人,关心 人,又归结和落脚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赞成不赞成,同意不同 意,拥护不拥护为区分正误的标准,同人民建立血肉联系。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发展是第一要务,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改善群众生活中来。要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 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群 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 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要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为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 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注: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 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20页。)
2、全面发展观。列宁有一句名言:“真理是全面的。”(注:《哲学笔记》,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220页。)真理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 相互)关系构成的。要认识真理,必须研究和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这种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
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必须切实掌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辩证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因 为“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注:《列宁选集》第2版 第2卷,第310页。)。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全面发展,是指既有经济发展,又 有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有物质文明,又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即三大文明协调的 全面的发展。
中央的《决定》鲜明、集中、深刻地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决定》对当前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了全面分析,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要求和原则,提出了全面的措施、办法,包括深化国企和农村改革,外源 型和内源型经济体制改革,财税、金融和分配体制改革,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制 改革,政府职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等,充分体现了改革和完善的全面性、系统性、 科学性和实践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深远的作用。
3、协调发展观。马克思很重视协调,并应用到社会发展和社会劳动中来。他在《资本 论》中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 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 67页。)这就是说,协调是劳动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劳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规模越来越大,协调也就越来越重要。
协调的发展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它植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类 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必然性。这种自然必然性决定社会协调的必要性。社会基本矛盾 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协调或失调。社会基本矛盾按照适合——不适 合——新的适合,即协调——失调——新的协调的道路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 于自觉地及时地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使之成为社会主 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协调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不同性质,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属于非对抗性的社 会主义协调,有重大功能:(1)统筹功能。发挥统率、筹划作用,实行统筹兼顾,使矛 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协调,互相推动,形成“合力”,促进发展。(2)协同功能。在 矛盾的对立中,强调共同点、一致点,充分发挥同一性的作用,从求同存异,到化小异 为大同,再至协同作战,聚合为巨大的力量,确保事业的成功。(3)平衡功能。保持生 产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4)互利功能。获得双赢,实行平等互利,互惠互助,不是一方吃掉一方,也不是同归 于尽,而是共同双赢,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中央的《决定》非常重视协调发展观的作用。总的要求是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 质量与效益、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在“五个统筹 ”和“五个坚持”中,都充满着协调精神。还鲜明指出“四个协调发展”,即国防科技 和民用科技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协调发展。又提出:“四个改革相协调”,即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 ,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 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这就是说,《决定》的协调发展观是全面、系统、深入、科学和 贯穿到各个方面的。
4、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丰富的内容,它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具 体来说,是以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为根本。而在这些关系中,人是主体,起 着主导作用。
在可持续发展观中,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人与人的关系,还有国与国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从无自然的人类社会转变为有自然的人类社会,从人绝对征服自然的 价值取向,转变为人自觉地坚持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以达到人、自然、社 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还强调人与人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使发展能够一代一 代地持续下去。它要求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要求,又要考虑后代人需求的满足。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的利 益。同样,任何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没有无限制地发展的自由,都必须以不能给别的国 家、民族、地区带来危害为前提,不能以牺牲别国利益以发展自己为代价。要努力实现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作 为可持续发展观的重点所在。还有不少妨碍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单靠一个 国家的力量,远远不足。因此,贯彻可持续发展观,要有世界全局的眼光,实行全球发 展战略,建立公正平等、民主进步的世界新秩序,消除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一切不利 于持续发展的因素,维持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走向世界大同,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在美好 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
党中央的《决定》,把坚持和发展十六大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体现在坚持保护环境、保持资源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节约和循环使 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增加再生资源,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和建设,使人 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生态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
标签:唯物辩证法论文; 辩证法三大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