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利率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论文_王洪亮

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利率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论文_王洪亮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南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决定了其能否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降低成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防范内部控制风险与提高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审计质量与风险防范与控制水平,发挥内部审计对经济实体以及企业管理的监管与提供服务的职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经营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环境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不论是企业制定的会计准则与制度,还是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制度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与管理。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审计人员难以抵挡诱惑,屡屡爆出了“审计丑闻”。比如上海的“爱建系窝案”,这也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

一、内部审计简介

(一)内涵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存在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评价活动,是对组织内部一切经营事项进行审查与评价,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法性与适当性,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为目标的活动[2]。伴随着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与业务范围,对于内部审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状况进行审查,还要揭错查弊,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即可引申出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它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因为受到主观因素与客观移速所致使内部审计在监督环节中,遗漏了在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缺陷与问题,从而做出错误的审计结果的可能性。

二、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

(一)战略风险

企业战略风险指的是未来不确定性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但不包括已发生的确定事件对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很多,并非没件不确定性事件都能造成战略风险,只有当它影响到战略目标的实现结果时,才能归类于战略风险。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不确定性事件都有可能构成战略风险,比如:客户偏好转换风险、竞争风险、战略收购合并风险、行业方向转换风险以及研发新产品风险等。

(一)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风险:

1.偿债风险

当企业在负债率极高、投资失误或经营受损的情况下,没有充裕的资金用来偿还债务与利息,就会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导致破产。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匮乏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而导致亏损的风险。企业生命力主要取决于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水平,当面临巨大债务时,企业可以通过流动性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流动性风险又细分为市场性与融资性流动风险。融资性流动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资金需求量较大时,却无法融到充足的资金。而市场性流动风险指的是当资产变现时,会致使产生较大的价格差,使得企业入不敷出。通车情况下,资产交易余额不满足、个性化程度高,那么市场性流动风险就会变大、企业的变现能力也会下降。

3.收益分配风险

如果公司的股利没有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将会抛售公司股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多风险。而如果公司的股利分配较多,就会使得现金量减少,致使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减少,引发债务危机。

三、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用风险

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由于合作方未能切实履行合同中所协定的义务,给企业的带来的经济损失。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又包含金融市场与产品市场风险。金融市场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汇率、利率、债券市场以及股票等变化,还有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的风险。而产品市场的风险主要有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滞销、跌价、新产品出现等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信誉风险

企业因为失误或产品质量等问题,而引起消费者追讨而是品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都大幅度下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下降。

四、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与风险的因素

大多数企业因为缺乏相应完善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也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等诸多复杂原因,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阻碍着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健全,审计质量的控制标准不完善。我国出台的《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分别是社会、国家与企业的进行内部审计所遵循的法律法规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审计地位较低,严重制约着内部审计人员控制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还由于内部审计的法律规定等依据不够充分,对于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没有进行规定,从而使得内审人员遇到新问题,只凭借主观臆断,从而提高审计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

内部审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政策法规的熟悉程度、职业道德素养、工作经验以及责任感等。除了内部审计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法律知识、经济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等跨领域知识。而专业技能则是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高水平审计方法与技巧。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不注重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此使得监管冲突,审计方法落后、专业局限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使得企业审计质量持续下滑,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

(三)内部审计方法不规范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与业务范围逐渐拓展,使得内部审计的信息量进一步加大,对于审计方法与程序的规范性与效率都有了一定的高标准,严要求。而现在很多审计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对账检查方法来进行审计,且不说会增大工作量与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还会加大人为失误的可能性,让内部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

五、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手段

(一)组建专业化的审计团队

首先企业要创新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模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开发与专业培训,以此来增强其职能效益。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尽可能从商学院中选择人才,或者是从会计师事务所中招聘专业人才。比如说像英特尔公司,明确规定所有的内部审计人员须在内审部门工作2年以上,内部审计管理人员须工作满3年,然后才可以参与轮岗调换[4]。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岗中学习与深造的工作,让内部审计人员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与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严格的奖惩机制,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工作责任感,约束与规范员工的审计行为。

(二)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一是创新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其模式主要是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风险基础审计是一种将风险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在审计准备阶段将企业各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考虑,综合运用复合性测试、分析性检查以及实质性测试等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5]。二是建立审计信息系统,现代化企业常用的信息系统为ERP系统,它能够有效实现对不相容职务的授权、分离、监督与复核工作。当发现审计风险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严格审计程序,引用先进审计方法与手段,提高审计质量等措施,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三)健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作为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保证,其中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是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行为规范与标准要求。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的可操作性、便捷性以及科学性,防止内部审计人员被利益所诱惑,从事非法审计活动[6]。此外还要针对新问题提出明确的法律条文,来消除法律漏洞,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实现规划化与合法化运行。

参考文献

1]钟骏华,李英华.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154-156.

[2]汪立行.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索与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5,05:46-47.

[3]王彩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118-119.

[4]刘永威.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2012,08:87-91.

论文作者:王洪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利率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论文_王洪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