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环保科技服务中心 广东深圳 518101
摘要: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其也是不可替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已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为了能够使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必须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的现状特点进行了解分析,提出了如何让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并且说明了如何明确措施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措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
一、水资源的特点
(一)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之所以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因为水可以通过很多种形式在地球表面形成可利用的水资源,比如说雨水、雪、雾气等等。而这些形式的水在落到地球表面之后一部分会汇聚到江河湖海,一部分会随着温度的适宜再一次回到空中,另一部分会在一定的时间里汇聚到地下水的行列,所以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二)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单就南北两极而言,南极是冰川,北极却是大洋,而冰川的水资源利用率显然不及北冰洋的水资源利用率高,也是地形、气候所导致的差异。而我国的国土虽然不能与世界相比,但是东西横跨62经度,约5500千米;南北纵跨49纬度,月5000千米。所以,我国的气候十分的多样化,降水的时间自然也不均衡,降水量更是不能一致,导致个别地区洪涝,个别地区干旱。而我国位于赤道以北,从热带一直跨越到北温带,温度从南北依次递减。南方夏季长,多为丘陵地区,降水相对较多,分布较广。而北方夏季短,多为平原地形,所以降水相对集中,降水量也稍小。总的来说,我国的降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三)水资源不可替代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是万物的源头,它不仅能维持生命,还能够为人类的发展,包括生产和生活提供力量。我们可以看见,水资源遭到破坏之后,比如说江河湖海的污染,城市生活用水过度浪费。这些情况发生之后,如果水资源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循环再生或者净化,那么会给人类的生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带来多么大的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说,还会危及到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所以,水资源不可替代。
二、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短缺
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总体上呈现不均衡的状态,而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大,人均水资源却很少,人均淡水水资源仅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瘠的国家之一[2]。我国不仅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少,而且分布不均衡,许多位于热带亚热带的城市由于地势原因而降水少,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这样的城市数量很大,所以我国很多城市处于缺水的危机中。
(二)水资源污染严重
经济发展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国家的国民而言都十分有利。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带去恶劣的影响。就水资源的污染而言,绝大部分是来源于工业污染,并且这种工业污染还呈延年递增的趋势。很多城市的河流已经失去了本来样貌,有的被肆意生长的植被覆盖。一些城市的地下水,在经过废物掩埋之后,许多有害物质透过土层深入到地下水中,造成了水源的污染。这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三、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水资源的保护需要人人参与,但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无论是缺水地区还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政府都应该加大保护力度,查清当地的水资源现状,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建立并完善一个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并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加大投资,为水资源的长久利用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宣传力度,使水资源的保护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支持。
(二)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社会和谐靠大家,这里的和谐不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也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3]。我们不能够对自然资源过度所求,而是要需求有度。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政府应该倡导居民节约生活用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现在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利用,一旦水资源被污染,企业受到的损失更为严重,不仅不能够正常的进行生产生活,直接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企业还会面临着道德的谴责(污染了水资源)。所以无论规模大小,所有企业都应该尽量支持节能减排,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水资源循环利用,防止水污染。政府也可以查明当地情况,尽可能减少工农业用水污染。
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针对现存在的水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1)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法规体系。
要贯彻落实《水法》,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管理条例""节水管理条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要加强水资源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搞好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贯彻落实《水法》,用足、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根据《水法》,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四) 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 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2)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五、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一)多途径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我国现在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地下水和河流水,一直利用最传统的水资源供给方式会导致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要解决供给问题。政府可以根据水资源量合理的开发、分配、并保护水资源,同时这也解决了工农业以及居民的用水需求。多途径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为:(1)水资源不仅有地下水和河流水两种,人们还可以积极的开发海洋水,科学的利用河流水,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同时要重视处理污染水;(2)建设蓄水工程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之一。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这样的工程不仅实现了跨区域性的水资源利用,还更大程度的解决了个别地区缺水的现状,所以增加这样的蓄水调水工程也是有效的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措施之一。
(二)养成节约水资源的生活方式
我国耗水最多的不是居民用水,而是工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量十分庞大,因为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一问题十分值得重视。之所以农业用水量大是因为农业用水率太低,方式过于粗犷,所以农业用水应该多采取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而工业用水较农业用水而言,用水量虽小,但是长期浪费也是水资源短缺的成因之一,所以在工业用水上应该集中,应该因地制宜。
(三)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这应该是最值得我们长远思考的重要问题。理论远不及落到实处有效,即便是制订了明确的保护水资源的计划,如果不执行也是枉然。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竭尽全力,多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呼吁大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逐渐使大家形成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这样人们的生活才有长远的保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社会和经济多么发展,人们始终要保持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要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节约自然资源。并且,一定要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做好防污治理工作,做好蓄水调水工作,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长久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悦,谢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4,09(11):3157-3163.
[2]郭荣,魏磊,陈涛.浅谈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今日科苑,2010,23(10):30.
[3]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6(14):221-226.
[4]王莉莉,钱宽,徐慧琴.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02):13.
[5]王壬,陈兴伟,陈莹,李孝成.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7(05):77-83.
论文作者:陈永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水资源论文; 用水论文; 可持续利用论文; 我国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利论文; 用水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