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谭珂佳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情况来讲,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效率能够在此影响下不断得到提升,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创造了机遇,就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讲,日常工作的内容较多,也相对复杂,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问题的出现,促进事业单位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整体进程。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之中,这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1]。当前所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互联网、电商等。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升单位的经济、社会效益,就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单位得到更好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认知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借助计算机,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意识,在事业单位的一些日常工作中,尽量结合信息技术,推进年内部监控自动化的整体进程。同时需要对信息化的主体有明确认识,领导需要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掌握主动权。除此之外,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使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有所保证,避免盲目跟风的状况出现。
(二)完善管理制度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相关人员,这种方式的实施能够使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全新的认知,使全新的管理模式更好落到实处。而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方面实施:第一,用人制度。改变招聘方式,采用外聘方式,对于人才的选择,择优录取,并且在录取过程中考察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2]。第二,在激励和绩效机制中,扭转传统等级制的方式,将人员在单位的业务能力和实际表现力作为重要参考内容,然后在进行薪资的发放,对于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相关部门需要引入与此相关的软件,然后让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以数据、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最后,地方高校自身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极大地制约其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不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密切相关,因此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这主要表现为理工科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实际应用型成果比率低,社会科学研究侧重宏观理论方面的问题,缺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联系,如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应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就导致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和实用技术服务等,从而弱化了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贡献率。但专门性的地方性农业类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成绩较为突出。
(三)注重对人力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1.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总要求。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
(四)增加投入力度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模式上,应体现出灵活性,这样才能在后期进行灵活的调整,使整体模式得到不断优化,使信息化的建设模式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进行软件更新、改革机制、创建平台等,进而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获得更好发展。
(五)给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
事业单位如果想更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它对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作用,领导需要发挥模范作用,积极实现思想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六)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系统性
人们常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在概念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于要学习的概念,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开猜想,并通过具体的探究、提炼、总结过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此教学,学生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员管理时,需要对人员的信息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提供的资料越完整,人员的利用率就会越高,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十分必要。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使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都被采集。同时数据库也能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利。在升职或者是考核时,可以在数据库中直接获得全部人员的信息。同时当人员流动或者职位发生变化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和补充,这种随时调整信息的方式,能够使人员的基本信息及时得到更新。
(七)优化信息化建设模式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加大自身在此方面的投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出来,而在实际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网络平台,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使工作人员能在实际功能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3]。其次,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如果出现了设施短缺的情况,需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采购,以免影响工作的整体进程,而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的体现能使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有效联系在一起。为了使管理的系统性有所提高,工作人员需要注重组织结构的优化,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分配好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使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所处的岗位相适应。同时在系统性管理的背景下,相关工作部门还应该建立绩效考核和内部信息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部门的人员都得到有效管理。
结束语:
课程概念根脉 任何一个科学概念都是伴随人类生产活动实践而产生的。有教育现象就有课程,课程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学者提出各自的课程主张。“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跑道(raceourse)”,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1]。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课程”定义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课”则定义为“有计划地分段教学”“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学的段落”[2]。课与课程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总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人力成本,对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应该给予人力资源管理充分重视,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童全莉.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J].全国流通经济,2018(36):65-66.
[2]金开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商情,2018(41):152.
[3]邵帅.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8(12):53.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试院)
作者简介:
谭珂佳(1983-),女,信息部主任科员,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标签:事业单位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试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