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谭丽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 石门县 4153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小儿急性哮喘患者急诊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哮喘患儿为例,采取随机对照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展开临床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并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与92.9%,与对照组的77.5%与75.0%相比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哮喘患儿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小儿急性哮喘;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在临床儿科中,哮喘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由气道黏膜出现炎性反应,并伴有平滑肌收缩、痉挛,以及气道分泌物增多,在导致支气管阻塞的基础上而引起。小儿哮喘通常会呈现出急性发作,病情迅速急剧恶化,严重危害到了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而为有效减少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预后质量的改善,就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2]。本文以我院82例急性哮喘患儿为例,在其急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部分病例展开舒适护理干预,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哮喘患儿为例,采取随机对照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3至13岁不等,平均(5.6±2.1)岁;病程为4h至5d,平均(2.0±0.5)d;另一组为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4至13岁不等,平均(5.8±2.2)岁;病程为3h至5d,平均(2.2±0.6)d。所有患儿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患儿。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1.2护理方法

带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对其展开氧动力雾化吸入治疗与急诊护理,其中,对照组接受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以免患儿受到烟尘等的刺激;勤更换患儿的病服及病床用品等,确保居住环境始终处于卫生、干爽、舒适的状态,将所有不利于睡眠的因素排除,从而确保患儿得到充足的休息。

(2)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效果等,从而将患儿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消除。此外,还应对患儿精神及情感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展开全面分析,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引导家属积极关心患儿,帮助其建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各项治疗及护理。

(3)生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无微不至地关心并照顾患儿,帮助其采取舒适的躺位,并将枕头垫在身下,引导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为确保呼吸道的湿润,促进痰液的排出,还应叮嘱患儿多喝水,并做好痰栓清除及气管护理等工作。

(4)康复舒适护理:提醒家属注意患儿保暖,并向告知其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疾病医护知识进行了解,以免患儿在外在因素影响下,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此外,患儿家属还应对雾化器正确操作步骤以及使用的量、频率等进行熟练掌握,并对患儿身体状况进行实时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患儿的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未发生变化甚至恶化,则为无效。另外,采用本科室自主问卷表对患儿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一共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分别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并分别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相比于对照组的77.5%发生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29例非常满意,10例比较满意,3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9%(39/42);对照组中,22例非常满意,8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0%(30/40)。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急性哮喘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容易反复等特点,严重危害到了患儿的生理成长及身体身体健康。为加快身体的康复,除了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外,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有研究表明,通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消除患儿恐惧等负面心理,使其保持心情愉悦[3]。

具体分析,在对急性哮喘患儿展开舒适护理干预时,应高度重视其身心状态的变化,并给予及时开导,将康复期应注意的饮食问题详细讲解给他们听,并讲述其他儿童坚持与疾病抗争的例子,让患儿以此为榜样。此外,通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确保居住环境的清洁、舒适,充分促进患儿睡眠质量的提高,实现抵抗力的增强。同时,将照顾患儿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讲解给家属听,教会其正确使用雾化器的方法,并叮嘱其按时、按量向患儿用药,通过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哮喘患儿展开急诊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促进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康欣,李礼,丁芬.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2):1667-1668.

[2]赵巧云.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24.

[3]刘敏,刘永利.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60-261.

论文作者:谭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3

标签:;  ;  ;  ;  ;  ;  ;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谭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