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刘 孜
湖北恩施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 恩施 445300
【摘要】 目的 随着射频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其逐渐成分疼痛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探究分析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需要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就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料模式、适应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加全面的了解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于价值. 【关键词】 射频技术;疼痛治疗;应用效果【Abstract】asrftechnologyintheclinicalapplicationscopeexpandsunceasingly,makesitscompositionpaintreatmentofoneofakindofeffectivetreatmentmethods,inordertobetterexploretheanalysisoftheapplicationofrfidinpaintreatment,needtoconduct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clinicalapplication.Inthispaper,themechanismofrftechnologyintheroleinthetreatmentofpain,ismainmode,suchasindicationsforresearchandanalysis,sothatamorecompreGhensiv【Keeuynwdeorrsdtsa】ndingoftheradiofrequency(rf)technologyintheroleinthetreatmentofpaininvalue. radiofrequencytechnology;Paintreatment;Applicationeffect 【中图分类号】R45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05-02
射频技术是微创治疗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医生控制仪器所发出的刺激或者毁损电流大小等来选择不同直径、长短与形状的穿刺电极针, 以便提高治疗效果.由于射频技术能够较好的控制毁损灶与神经之间的关系,以及毁损灶的温度、范围等,使用射频技术治疗后,可以消除或者减轻疼痛,以便确保患者本体感觉、触觉以及运动功能的正常运行.使用射频技术治疗疼痛类疾病,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维持时间较长,可以重复进行.射频技术主要是通过射频仪器输出额定的电流与电压,将电针插入到病变组织中,使其离子发生震荡并与周围摩擦产生热量,从而使得病变组织的痛觉纤维失去传入功能,并对运动与触觉功能不影响,从而对疼痛进行治疗.
1 射频技术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在射频仪器中,通常会配置监控功能,包括神经刺激、自检、电流、电塔、稳定、阻抗、毁损模式、功率、加热曲线图等.医生可以通过对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电针加热温度与时间的控制与调节,从而对疼痛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原则上,需要将穿刺针刺入射频作用点,其针杆具有绝缘性,只有针尖部分可以传递电流.需要将传递仪器所发生的电流、反馈针尖温度差等放入套针中,从而在靶点上形成热凝聚球体,在温度固定条件下,所用的射频套针针尖大小与所致损伤范围大小成正比[1].在通电对神经进行刺激的时候,如果电极正好在神经上,引起神经放点的最小电流为0.5mA,电压越低获得的感觉刺激就越强,表明电极距离神经越近.最佳的神经毁损距离为3mm.因此,
刺激电压通常设置在0.3V-0.6V 之间,电压小于0.3V,表明电极可能在神经中,电压增加到2V 才能够感觉到痛刺激,表明,电极距离神经1cm 以上.其中低频率电流会刺激运动神经诱发肌肉搐动,通常将运动刺激电压调节到感觉刺激阈值的2倍以上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并在此时加热毁损感觉神经, 在治疗疼痛时不会对运动神经造成影响.弥散电极应放置在患者的臀部或者腿部表面,射频仪器产生的射频电流会从电极尖端向体表弥散电极,温差电极与弥散电流之间可以构成射频损毁的电回路.通常情况下,体表弥散电极板面积大于15cm2,可以放在背部、臀部以及四肢平坦处,能够与身体有一个良好的低电阻接触,在热治疗中不会对皮肤造成影响[2].在使用射频技术治疗疼痛的过程中,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其镇痛的机理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了处理疼痛信号传入中心疼痛桐庐的可塑性改变情况,比如激发了后角浅层神经元.(2)可能激活了减少疼痛感觉的脊髓抑制机制.(3)对神经髓鞘细胞功能进行改变,继而对神经纤维传导电生理产生抑制作用.(4)对中枢神经中的疼痛介质进行有效的调整.因此,射频技术可以对疼痛进行治疗[3].
2 射频技术治疗疼痛的模式2.1 标准射频毁损模式 标准射频毁损模式也可以称之为连续射频模式,其会产生高温效应,其作用点与连续射频主要以针尖侧方为主,主要走向为平行走向. 2.2 脉冲射频模式 该种射频模式其射频仪器间断发出脉冲式电流传导直到针尖前方,将主张脉冲射频针尖与神经轴向逐渐改变为垂直.其中脉冲射频电流在神经组织周围形成高电压,电极尖端温度在42℃以下.脉冲射频能量传递不会对运动神经功能造成破坏.其主要使用为禁忌行热凝毁损神经性疼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
2.3 双极射频模式 起电流同时在两点单极射频针之间加热处理,从而产生线性毁损灶,其中一极为射频电极,一极为电极板形成的电流回路,两极距离低于射频套针直径的5倍.患者身上不需要放置体表电极板.其主要适用于骶骼关节痛的治疗.通过在射频发生器上的转换接头,可以连接两根相同型号射频电极针,即可实施双极射频治疗. 2.4 椎间盘温控毁损模式 其射频热凝的方法较多,后来逐渐使用弯针在髓核内打槽或者弯针在显微环内射频热凝等.将射频针上的双极回路产生的射频热能加热后,使得椎间盘髓核的胶原蛋白受热变形导致体积缩小,使其回缩减压以及封闭纤维环裂缝,以便达到治疗疼痛的效果. 3 射频技术治疗疼痛的适应证在神经破坏性阻滞疼痛治疗中,射频技术是其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神经破坏性阻滞镇痛原则适用于射频毁损治疗,能够对局限性固定性疼痛进行治疗,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随着射频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逐渐使用到椎间盘、肌筋膜、肿瘤源性等疼痛治疗中.在临床中,使用射频技术治疗的疼痛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叉神经各周围分支毁损、半月神经节毁损或者可行脉冲调节射频等,能够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以及顽固性头面疼痛等.(2) 脊神经后支毁损、颈部、胸部以及腰椎小关节神经毁损,可以使用脉冲调节射频,对治疗顽固性枕、颈、肩、腰、背、腿等部位的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3)星状神经节(颈、胸、腰)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头部、手臂、胸腹壁、会阴、下肢搏动性血管疼痛、烧灼样交感性疼痛以及紫绀性缺血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4)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脊神经后根节毁损,通过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头、颈、枕、胸、手、下肢顽固性疼痛或癌性疼痛,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5].(5)存在肋间神经、尺神经、枕神经、桡神经、股神经、指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胫腓神经等外周神经射频毁损,对治疗各种神经支配区的恶性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6)蝶腭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偏头痛与搏动性头痛具有较好的效果.(7)针对盘源性腰痛、颈肩痛、颈性头晕、颈性头痛以及交感神经紊乱症状的治疗,手臂疼痛以及腰腿痛的治疗,可以采用椎间盘射频热凝减压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8)可以使用肿瘤射频热凝治疗肿瘤浸润性或者压迫性疼痛.(9)针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或者神经卡压性疼痛症状,可以使用肌筋膜挛缩射频热凝松懈治疗,治疗范围包括枕、颈、肩、壁、胸、背、腰、腿、足部等疼痛.
4 总结射频治疗技术从最初的神经热凝技术在朝着非神经毁损脉冲射频治疗方向发展,在痛治疗中扩大了射频技术的应用价值.在疼痛治疗中,还需要对射频技术治疗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射频技术治疗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逐渐对射频镇痛技术具有的精确辨别与消融神经功能进行研究,以便探讨射频技术的更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卢振和,高崇荣.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12(03):105-106. 2] 吴成富,余四海,李靖,等.射频技术在疼痛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 2014,28(13):327-328. 3] 翟利平,卢振和,陈金生,等.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3,28(__________32):935-936. [4] 刘梦琳,王祥瑞.射频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2,26(07):1257-1258. 5] 刘晓燕,彭凯润,杨红军,等.射频技术在疼痛性疾病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3,31(05):378-379.
论文作者:刘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射频论文; 疼痛论文; 神经论文; 技术论文; 电极论文; 电流论文; 脉冲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