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的转向_社会互动论文

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以人为本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12)03-0026-05

发端于认识论领域的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它所指涉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人类不是静态地认识、发现外在世界,而是经由认识、发现过程本身,不断地构造着新的现实世界。知识社会学家伯格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是对该理论思潮的经典阐述,自此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反实证主义的学术思潮,迅速地席卷了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向自然科学领域渗透[1]。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自然无法摆脱这个思潮的影响。本文拟从社会建构论的主要观点入手,探讨这个理论对社会工作辅导理念与实务的新的转向。

一、社会建构论的主要观点

作为一种强调知识社会起源的理论观点,社会建构论的思想可追溯至曼海姆和舍勒知识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社会学及常人方法学。这些理论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程度地支持着这样的观点: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建构论的兴起提供了知识支持[2]。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对范式论观点的阐述表明了事实的相对性,为社会建构论论证知识的建构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识社会学家伯格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在社会建构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在该书中,他们重点分析了社会共同意识怎样影响有关实在的知识,他们认为,社会世界是通过思想、信念、知识等主观过程社会地建构起来的。伯格和拉克曼有关实在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思想使他们被公认为社会建构论的先驱人物[3]。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危机”也促使了社会建构论的兴起,传统社会心理学追求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忽略文化历史因素对行为的制约作用,这种研究取向的结果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人为性、武断性,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真实世界并赋予人类行为重要的意义,格根、肖特、哈雷等心理学家成为社会建构论的旗手,其中,1985年格根发表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标志着西方心理学中社会建构论的正式形成。他们关注过程、建构、对话、话语和批判,这些都构成了社会建构论的核心议题[2]。女性主义也从性别的角度为社会建构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解构和建构视角。

上述论述表明,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渊源是多元复杂的。这一理论背景决定了很难对其进行简单的定义,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当然他们的众多思想中具有若干共同的特征:对习以为常的知识的批判立场,强调知识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知识是由社会过程所维系,知识与社会行动交织在一起[4]3。其基本主张有4个方面[5]。

第一,知识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并非我们关于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摹写或表征,也并非通过所谓客观方法而作的“科学发现”。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对某种给定性实在的再现,皆为一种人们在特定的话语系统及其规则的约束指引下完成的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知识和知识的对象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认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同时,建构是社会性的,人际互动、社会协商、共同意识决定了知识和知识的类型。

第二,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社会建构论建筑在这样一种信念上,即实在是社会建构的。”[6]社会建构站在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话语的“精神实在”。所谓的社会问题、心理现象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所谓的精神实体和实在只不过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它会随着建构的话语系统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因此不存在纯粹给定的、唯一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也是由特定的社会话语体系建构出来的。

第三,语言并非具有确定意义的透明的媒介,也并非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的工具。社会建构论主张语言的意义是不明确的。它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意义是由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们协商、互动和交流过程决定的。通过语言描述的并不是所发生事情的精确图像,而是根据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进行的建构活动。“我们用以获得对世界和自我理解的那些术语和形式都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通过社会交流而获得的。对于大多数建构论者而言,有关这个世界的描绘和解释并非是由‘在那里’的东西驱动的,而是有着人际关系的起源。”[7]25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并不仅仅映照了这个世界,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这个世界。”[8]语言因而丧失了中性的意义,成为了建构世界的工具,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思想范畴和概念符号。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了思维。处于不同话语体系下的人可以对“同一对象”做出完全不同的话语建构,并且对于这些话语建构之间的真假对错,人们很难做出绝对的区分。

第四,互动让社会建构得以实现。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理解和解释是在特定的社会处境中展开的,不是单个个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与他人联系在一起,是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9]8。社会建构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尼斯·杰治指出,没有独立的单个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人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处境中与他人交往互动的结果,社会互动在产生人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33。在社会建构论中,没有哪个人独自拥有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是在不同主体之间通过沟通交往相互建构的过程。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客观的。因此,只有深入日常生活,研究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搞清楚意义和现实究竟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被建构起来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是在外化、客观化和内化3种持续、循环往复和辩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11]。人类建构着社会现实,在这种建构中,主观过程可以变得客观化,个体与制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辩证”(互动)的,可以表述为如下三点合一的公式:社会是一种人类的产品,社会是一种客观现实,人是社会性产品[12]34。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让社会建构论这一些主张和思想无可辩驳地进入社会理论的殿堂,它影响着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发展,社会工作也不例外,其理念与实践模式都受到社会建构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二、社会建构论下社会工作理念的转向

社会建构论强调知识的政治、历史、文化特征性而非其普遍性和核心性。这为社会工作尊重多元的知识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它对现存设置、现存知识以及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质疑都意味着社会建构论具有对实践层面颠覆和解放的意义,这个思想让社会工作重新思考自己的实务理念。对于社会工作服务思维,社会建构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建构论质疑了传统社会工作对问题的理解

社会建构论悬置了社会问题的客观实在性,认为所有社会问题不再是某种应该加以研究和改正的客观情境。它把社会问题定义为“群体表达不满和要求尊重某些一致认定的条件的活动”。[13]从这个角度看,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再是某种特殊的、不公正的或不道德的客观状态,而是对被诠释为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公认状态的主观界定或取向。换言之,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一种界定的社会过程,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建构者”既有服务对象本人,也包括社会主流话语以及与服务对象处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服务对象在与外界长期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了自我,建构了周围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与周围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如果上述各种建构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冲突,缺乏一致性,或者完全是负面的、消极的、否定的,反映出来就是服务对象的“问题”。这个理解对社会工作的实践辅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社会工作者重新思考自己的服务基点。

(二)社会建构论质疑了传统社会工作模式试图寻找症状背后原因的努力

传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重视科学的价值,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最终可以揭示有关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真理”。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症状”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他们相信服务对象的系统、结构是决定性的,症状是系统互动的结果。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使用如界限、三角化、互动模式等概念来客观评估服务对象,发现服务对象的真实。但社会建构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则认为,所谓的服务对象的生活真实,实际上是社会工作者的一种心理建构,寻找“症状”背后本质原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他们自己的框架或解决方案强加于服务对象,所以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工作服务与辅导。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中,社会工作者并不考虑他所看到的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什么,而是着重于通过服务对象生活场景中对问题的对话过程,产生新的、更乐观的、更有力量的故事,治疗变成了一种语言叙述活动,一种积极的生活故事的创作和再创作过程[14]231。

(三)社会建构论质疑了传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专家地位

传统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的“专家”身份,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服务对象改变的治疗理念。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整个辅导介入的设计者和服务对象功能的调整者,社会工作者承担了改变的责任,他们影响和控制服务对象,引导服务对象及其相关系统的改变,进而导致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他人行为的改变,在辅导过程中,处于主导、中心的地位;接受服务的家庭和个体是需要帮助的对象,在辅导过程中处于依附、服从的地位。这种辅导关系是不平等的[15]43。社会建构影响下的社会工作模式与此相反,它强调的是平等的、合作的和相互促进的辅导关系。“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在一个共同的计划上相互合作,彼此基础不同,但是互惠互补,服务对象被看成是了解自己生活及其意义”[16]。所以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只是参与者、合作者,应该有一种“无所知”(not-knowing)的态度。社会建构论所强调的在辅导过程中的这种“无所知”的态度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缺乏知识的准备和辅导的经验,它是一种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开放的态度。从这种态度出发提出的问题往往基于社会工作者的丰富经验,鼓励服务对象敞开心扉,社会工作者不会把自己的理论倾向和思想观念强加给服务对象。它强调的是对话的展开,通过对话加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了解。这一过程是平等的、互动的,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也在这种相互平等、相互促进的辅导环境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推进服务的实施,共同承担服务过程中的计划和责任,给予服务对象更大的自主空间,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调动其生活的积极性。

这样的思维给传统社会工作服务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引导着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新的整合。而理念的新整合必然引起社会工作辅导实务的相应转向。

三、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转向

社会建构论将社会工作现有的知识观与认识论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批判与重组。它以“意义”为核心,关注意义的建构性与多样性,强调对意义进行反思,重视意义于其中生成的互动过程[17]248。它究竟引导了一种怎样的社会工作实务?笔者从以下方面审视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转向。

(一)社会建构论对客观现实的“意义”的解释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

在社会建构论的视角中,“事实”或“问题”的客观性是被否认的。当然,这样的观点并不是社会建构论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性,其承认纯粹客观的、人之外的事物确实存在,但因为对我们生活不造成直接影响,因而不构成意义。社会建构论认为,任何事物只有被人经验才携带意义,意义是人主动建构的结果。同样的事件对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中的个体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其强调,意义一方面构成了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另一方面制约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真正能对人产生影响与作用的东西。因此,“意义”应该成为社会工作辅导的焦点[17]252。

基于这样的理解,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应该关注服务对象生活意义的建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建构世界的独特方式,不同的建构方式之间存在比较。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源头是,他(她)自己的建构意义方式与周围他人或集体、社会主流的建构方式之间存在冲突。社会工作者要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服务对象放弃某种建构方式,而采取另一种建构。这样的思维也促成了达成这种目标的具体的辅导策略:问题外化,即将服务对象的问题与其本身区分开来,不再将问题视为服务对象的本质特征。这个策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问题怎样影响服务对象生活的过程以及具体方式。通过特定的问题以及独特的提问方式,将服务对象的注意力从关注问题是什么的本质探索,转向问题怎么影响自己生活的过程考察。这样问题就成为仅仅是服务对象建构生活的一种方式。第二部分,描述服务对象怎么影响问题的过程以及具体方式。这部分的辅导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与问题不同的建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与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比较接近的,而且服务对象及其周围重要他人比较接受的建构方式[15]146。一旦服务对象通过问题外化的方式确定了自己生活中新的建构方式,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其运用这种方式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重新体会生活中的不同意义。

(二)社会建构论转向的社会工作重视“关系”的辅导作用

社会建构论的思想中,意义是人主动建构的结果,但是建构意义不是单个个体可以胜任的事。意义代表着一种关系,即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意义与意义建构方式的改变,就要求改变这种意义产生于其中的“关系”。意义是社会工作辅导的焦点,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环境关系的变化。因此,社会建构论要求社会工作者重视“关系”的力量与辅导作用。主要是两种关系的把握:

第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的把握。这一层面上文已有论述,主要是社会工作者应该与服务对象保持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非常虔诚地放下自己的专家地位和架子,带着自己的故事,进入服务对象的生活,听取他的故事,深刻体会他在面对自己生活时的感受,学习服务对象的文化和他面对自己的困境所运用过的智慧和能力。在这种关系中,还需要社工敏锐地协调自己和案主内心情绪的起伏,并作出同步的调试,让服务对象能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在与他一同面对生活、构建生活。

第二,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环境的关系的把握。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辅导过程中,关注服务对象的生活背景,引导服务对象以自己接受的、周围他人认可的方式与环境进行互动、对话,慢慢地调节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环境的关系,将周围他人、环境纳入辅导的范围,引导其共同参与服务对象的辅导过程,通过关系的改变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自己对生活的建构方式,进而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

(三)社会建构论开放性和反思性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

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对未来的开放必须依据对以往经验的反思。只有通过反思,主体才能重新整理自己的以往经验,了解并超越自己的限制,给未来更大的开放空间。因此,在社会工作辅导中,社会建构强调反思,注重社会工作者的文化价值的敏感性[10]170,它让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社会工作的所有服务与辅导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服务的对象和社会工作者自己都有各自的主观经验和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者在辅导过程中,不仅需要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反思的能力,让他们对未来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辅导介入过程及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提高自己的文化价值敏感性,以此扩大整个辅导的空间。

社会建构主义引领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转向认为,社会工作辅导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周围重要他人和主流社会等多个话语体系共同对话的过程。它不再拘泥于服务对象的缺陷、问题和障碍,而是试图关注服务对象生活的故事、意义和话语建构体系,进而发掘服务对象的能力和资源,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导服务对象改变境遇。

四、结论

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社会建构论对社会工作辅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领着社会工作辅导实践诸多新的转向。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内涵,笔者尝试将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作一个简要比较,并以此作为本文思考的结论(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建构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否认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实在性,将问题理解为一种对自我和生活的建构方式,直接针对这种“建构方式”进行干预和辅导。个体和社会的问题作为社会的建构物必然与特定的历史文化、个体的特殊经历、特定的时空场域相联系。这种对问题的定义要求社会工作者关注每一个服务对象的“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场景、个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从“问题”出发、从服务对象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辅导理论与方法出发开展辅导与服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辅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空间性。这样的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等多元主体共同对话、共同承担和推进的过程,注重深度地发挥服务双方的主体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宗旨。这样的转向体现了社会工作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追求。

标签:;  ;  ;  ;  

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的转向_社会互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