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南利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00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进行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与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施工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降低工程成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1.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和对市政企业的意义
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指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市政施工企业成本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上发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企业成本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管理工作,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盈余。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企业的实际成本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活动来有效的降低成本,已达到预期目标成本的控制。
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经济效果。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企业就要求从项目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始前进行了成本管理的计划,但在成本管理的实施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成本意识薄弱
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促使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是,项目经理与相关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项目经理部,往往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是缺乏全员的成本管理思想。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这些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项目经理成本意识比较淡薄,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编制了,也常常没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但是对成本开支的情况较少过问。有的企业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关键,更无法“对症下药”,致使企业效益下滑。
(二)成本管理和控制体制不健全
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落实,工程项目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具体、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难于考核其优劣,没有真正将项目成本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情况。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是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控制关心较少。即使上级部门强令其开展成本管理,项目经理及工地管理人员也是被动消极的,流于表面形式的比较多。
(三)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对质量成本缺乏管理和控制
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比如总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使得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措施的强化
3.1选好企业项目经理,配备最佳项目班子
选择的企业项目经理最好是一个有道德素质、会经营管理、懂生产技术的人,好的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正确实施的可靠保证。同时,其他项目人员作为项目经理的副手,不仅要各负其责,还要具备比较完善的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要保证项目成本的控制,有利于项目成本的职能分工,就要十分明确项目组织的管理工作。
3.2使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提高
首先要使全员明确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更要明确成本控制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和是财务部门、项目部的工作,而是全体项目参与者的共同任务。应该全员参与管理,更应树立建筑项目全员的经济意识。
3.3采取技术措施来控制项目成本
要控制项目成本,采取技术措施,首先在施工准备期间,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将这些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有利于企业最优方案,最优方案要求: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然后是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技术水平研究、执行各种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型工艺模式,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最后在竣工验收阶段要求技术人员注意经济和技术的处理,尽量缩短验收时间,提高工程交付使用效率。
3.4采取预算措施来控制项目成本
将以施工预算为基础计划的计划成本作为重点,贯彻执行该基础计划,将项目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不断地进行比较,分析怎样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
3.4.1预算工费控制
在全部工程费用中人工费所占的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从数量上有针对性地去减少或缩短某些不必要工序的工日消耗量,用降低工日消耗的方式来控制工程成本。
3.4.2预算料费的控制
一般来说,材料费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对于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基本来说就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去作好两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严格控制。首先是材料消耗量要坚持按定额来确定,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用改进技术的方式来节省用料;再就是系统完整的分析工程的功能,在确保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力求用低价材料来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和周转材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二是材料价格的严格控制。主要是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对所需材料加以控制。第一步要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要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然后还要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来运输材料,以降低运输成本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最后一定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合理制定进货批量与批次的计划,但在突发情况来临的时候,要及时改变策略,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与浪费。
3.4.3预算机械设备磨损的控制
尽可能的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费,在通过合理施工组织人员、机械调配人员,尽量去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的同时,也要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和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管理,避免出现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闲置的现象;对租赁设备的计划加强管理,将社会闲置机械资源充分利用,多角度、多方面的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结语
总体而言,加强成本管理是所有冻结施工企业眼下的突出难题。只有建立健全的冻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才能让施工企业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开拓出一片天地,才能在各个施工企业竞争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使得冻结施工企业实现高收益、多利润的营运模式。
参考文献
[1]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山西科技,2008,(2):78-79.
[2]韩高峰,张秋君.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1,(2):33-33.
[3]潘国权.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经济师,2010,(6):227-228.
论文作者:李闯1,刘超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项目经理论文; 材料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