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特点及其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的理论分析无论是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还是就其在体制转轨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导向作用而言,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对这种经济理论本身进行分析,考察这种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就成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在理论分析中运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渊源于前苏联,且对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进行部分修正,以便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对其分析的基础和方法并没有做什么变动。(注:参见张问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概述》,载《经济研究》,1991(6)。)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学界开始面向世界, 西方的经济理论分析工具被引入中国。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借鉴性地吸收了西方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造后,产生了与渊源于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在分析的基础方法及逻辑演绎上都有了很大程度差异的理论分析工具。(注:在代表性著作潘振民、罗首初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樊纲、张曙光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胡汝银的《低效率经济学》中对微观经济理论分析都表现出了这种差异。)
我们将渊源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称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将80年代后出现的经济学称为“中国现代经济学”,(注:“中国现代经济学”这一称谓目前尚有争论,8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学家打破了原来理论分析“大一统”的思维,出现了众多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向,但在本文中,笔者以“中国现代经济学”这一名词特指《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低效率经济学》等著作中所表现的以西方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新型经济学。)本文拟分别将这两种理论对微观经济的分析对象、演绎方法和结论等作一概括性的考察,阐释理论工具之间的差异,特点及其演变。
一、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微观经济的分析及其特点
微观经济在本文中指的是单个企业的行为及与之相关的其它经济主体行为,如个人的劳动供给行为,政府与企业间相关联的行为等。微观经济分析的对象便是上述各类行为。
渊源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和分析方法。许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学家正是遵循着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一理论框架最初完整的形成可以追溯至前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此后中国的经济学界虽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和发展,但没有改变其分析的基础和方法,在这里我们就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中对于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的有关论述和分析的思维和方法为主体来展开。
1.理论分析的制度背景和前提假说
为了便于理论比较,我们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制度背景都设定为基本一致。分析背景都是原来的集权计划体制,这使得两种不同渊源的理论具有共同的分析背景。
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并没有系统给出微观经济理论,但我们将教科书中的微观分析从中剥离出来,使得理论框架能清楚地显现出来。这里,我们先给出微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假说,对这些前提本身的评论和分析则留待以后给出。
(1)激励机制假说
在理论分析中,激励机制的分析是作为整个理论框架分析的前提而存在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演绎分析。这里以教科书为例给出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激励机制假说。激励机制假说由两部分组成:劳动者激励机制和企业的激励机制。
劳动者的激励机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热情为社会劳动,精神上的奖励强化着这种热情,并且按劳分配使劳动者在物质利益的鞭策下推动生产发展。(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4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企业的激励机制:经济核算使企业具有合理的投入——产出组合,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信息机制的假说
这里的信息指的不是市场或价格信息,而是指宏观上为了维护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微观上为了维护劳动者、企业积极性的信息。这个假说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整个理论演绎的缜密性。
劳动者按劳分配具备充分信息的假说:劳动者的工资所得和其劳动能力的大小有充分的信息建立严格的对偶关系。(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541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9。)
企业与政府之间充分信息的假说(这部分假说在传统理论中没有明确给出,但是理论演绎中是不可少的):政府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种成分间应具备的比例具有充分的理性,对企业的投入—产出具有充分信息。
(3)动态效率的假说
动态效率指的是企业积累和创新的动力,尽管这个假说是建立在前两个假说的基础之上的,但它更侧重于企业的长期行为。具体表述为:“采取经济核算和按劳分配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作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生产方法的改进”。(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5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展开
在上述给出的前提假说基础上,在这部分我们遵循教科书中的论述,对劳动者的劳动供给,企业行为及微、宏观之间的协调分别作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同时对这样一种分析方法进行适当评析。
(1)对劳动者供给行为的分析
这部分理论分析主要是给出前提假说——劳动者激励机制的证明,而后分析这种机制的经济绩效。
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动力,另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刺激。精神激励是由教科书中对生产关系的论述中得出的。公有制决定了工人阶级成为社会财富的主人,个人与社会不再冲突,社会劳动的目的也就个体化了,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因而生产资料的公有使个人、社会得以和谐,是产生精神激励的根本原因。物质上的刺激,则如教科书中所述是采取各类工资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劳动定额化等),目的就在于使劳动的数量、质量与劳动者的工资间有严格的对偶关系。这里必须运用的是充分信息的假说,以使这种激励切实有效。接下来关于经济绩效的论述就水到渠成:一方面激励机制刺激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使个体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中“同志式的协作”又使得全体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表现为工作者技能的提高,劳动设备的先进。因此,劳动供给行为分析演绎的结果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371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尽管这里论述的是劳动供给行为。但对于劳动需求的论述也值得一提,使整个理论更加完整,教科书中提及社会主义中不存在失业现象,劳动者的劳动权力得到保证,也就是说劳动的供给不受需求的约束。
教科书对于劳动供给行为的分析,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这部分理论是否真正可靠是值得怀疑的。对于激励机制的证明,教科书的演绎进程实际上很简单,公有制使工人、农民具有积极性,这一演绎过程的根源在于阶级分析的方法:同一阶级具有同一利益。而公有制的建立,没有了阶级对抗,所以公有制使利益趋同,进而推论出社会成员间“同志式协作”和“激励机制的假说”。这种分析的缺欠是仅看到了公有制消除了源于财产占有不平等的根本对抗,但没看到公有制没有消除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差异。教科书中把社会主义制度直接抽象为公有制,而所有的理论分析都是以这种理论抽象为出发点,没有看到具体制度安排下利益的分配和冲突仍然存在,这种利益冲突更多的是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此外,由于生产协作复杂化及各部门生产条件和人力差异,无法对个体劳动价值作出准确衡量,实际上不具备按劳分配的信息基础,因而,激励机制假说的可靠性就彻底动摇了。
(2)企业行为分析
教科书中对企业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围绕经济核算制度展开的。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或是教科书对企业行为隐含着两方面的规定:①企业在实物形式上完成国民经济产品的生产计划,以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②企业在货币形式上盈利。这两个规定也是理论分析的终点。
首先从对企业领导人的分析和描述开始。教科书对企业领导人给出两个规定: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领导人员管理经济是为了全社会利益,因而关心生产发展和改进;②“经济核算意味着国家和它的领导者在完成计划和合理使用资源以及争取工作的财务效果方面,对国家负有物质责任”。(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5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企业领导人行为使企业行为具有人格化的载体。下面就以产出——投入及核算的顺序来展开教科书的理论分析。
投入分析:企业的投入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买卖,具体程序和环节如图1表示:
图1
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物资技术供应计划,这个计划是由专业部、局和企业间在信息交流基础上作出的。它必须具有两个目的:①“保证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有节奏地进行”,(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5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同时保证生产资料合理使用;②满足技术、工艺不断提高的要求。这里,运用企业——政府间充分信息假定,保证企业向上级传递信息也是符合上述目的的。
产出及核算分析(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文版,4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教科书中产出分析的篇幅很小,基本上是以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来证明成品的价值构成。
核算分析则将证明经济核算的激励机制假说。如教科书中所述经济核算的本质是货币监督,可由下述会计恒等式表示:
经济核算的指标就是国营企业的纯收入,提高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只能通过两个途径:①成本不变时,增大
项,即企业扩大产量,并且完成产销计划;②减小
,借款利息等项,在
一定情况下,企业纯收入尽可能大。上述两种途径既增加了国营企业纯收入,同时又是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呈现出“激励相容”的状态。到此,整个理论分析在逻辑上达到了终点,符合上面提到的对企业的两个规定。最后要说明的是由于物资技术供应计划,使企业的供给没有需求方面的影响,企业供给行为的最后状态是很完美的,绝不亚于瓦尔拉斯的市场出清模型,并且这里还要引用动态效率的假说,说明企业供给行为的长期有效性,因为这一点也是这个理论框架本身所重视的,用图2 对企业供给行为的理论结果作一总体描绘。
图2
X轴表示生产量,Y轴表示销售量,Z表示生产潜力,设生产量为N,以固定价格P售出,T平面在Z上不断延进。
教科书中企业行为的基本分析思路也为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所继承,如80年代我国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提出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观点等。对这部分分析的评价,我们只针对理论的对象、假说和演绎过程,而不对当时苏联的实际经济体制进行评说,主要有三方面的评析:①关于企业领导人的规定性。教科书中以思想觉悟和行政责任等来对应企业的经营效果,也就是用精神和行政奖罚来平衡经济财产责任,其有效性是令人怀疑的。②关于企业投入——产出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国家计划的理性程度,但国家决策完全理性的假说实际上是笔者给出的(因为在现实中这个假说是不成立的,政府在经济决策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③企业纯收入增加实际上有两个途径:增大
和减小
等括号内诸项,实际上这两个途径都要付出成本。两者成本的比较就有不同效果;增大
的成本相对很小时,企业并不用进行降低成本等诸项工作,纯收入的增长和经济效益低下就会并存。因此,这部分演绎就不完整了。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理论分析一厢情愿和它与现实间强烈反差。
(3)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这部分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主要论述在微观效率得以保证的前提及国家充分理性假说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保证了宏微观之间的协调,使得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是将微观的经济绩效放大为宏观的经济效果。而计划制定的有效性依赖于完全理性的假说,但对企业理论的评析已经说明完全理性是不成立的,计划体制中经济决策的错误不是偶然或是失误,而是必然的。
3.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特点
第一部分中的分析我们都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例给出,成为传统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也清楚地显示出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总体特点。
特点之一:规范分析为主,描述更多的是“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样”的问题,而对社会主义“实际上怎么样”没作更多的考察,这就使得其中的某些假说、演绎在现实中不成立,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相悖。
特点之二:“意识形态导向型”的分析思维。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用规范分析方法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导向”。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多的是作为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来分析正在成长的社会主义事业,往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理论起点,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存在的矛盾,直接演绎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就是“意识形态导向”在理论演绎的突出方面。这种演绎在观念上缺乏进一步的发展,往往是在人们思想意识领域中寻找原因,而不是在经济体系中寻找症结,从而在思维上陷入僵化。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担负的使命不是指正资本主义的矛盾,而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从而要求对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进行深入的刻画,且对资源的配置、资源的动态效率等客观过程作出考察,这些正是以规范分析和意识形态导向为特点的传统社会主义微观经济所缺乏的两方面。对理论工具进行改造和革新的要求,促使了在分析基础、方法与传统理论有很大差异的“中国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现代经济学”对微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及特点
在这部分里,我们首先要给出“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大致理论框架,然后稍具体地介绍其理论分析的内容。为了便于取得与传统理论比较的一致性,我们所介绍的“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只限于集权计划体制背景下的那部分分析。
1.“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1)基本假说——“经济人”假说的引入
我们知道西方微观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假说:“经济人”假说。这里谈的“经济人”假说涉及两个基本命题:①经济人是自利的,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②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他将根据自身的地位、经验等,使追求的利益极大化。对这个命题的证明则是在经济学之外作出的,我们不作过多解释。
(2)分析框架的建立
①分析对象的确立。与传统理论不同,新的理论将社会经济的运行视为国家、个人、地方和企业间利益相互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因而在理论分析中将上述利益主体及其行为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而加以确立。
国家——作为公有权主体,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职能表现为“计划者”,在社会经济范畴以外则表现为“政府”,这两种身份间不同的利益导向的矛盾和协调,成为解释国家行为的基础。
个人——作为理论分析对象的个人有两方面的规定:①在“经济人”假定下,有他自身的目标函数,实证理论上是以自己(或家庭)直接效用满足最大化为其行为目标;②公有制内部个人以财产的所有者、享有者但不是完全的所有者和享有者的身份存在。这两方面规定就成为分析个体劳动供给的基础。
地方和企业——地方和企业称为公有制的“基层单位”,其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便是作为生产资料或公有财产的经营者或使用者,但不是所有者,以此引申出目标函数和行为规则。
作为微观经济理论的“中国现代经济学”将上述界定的分析对象作为独立的经济活动主体贯彻到企业行为之中,成为考察企业行为渊源的几个角度。而企业行为及其结果则成为微观经济实际运行过程及效果的综合性反映。
“均衡”的分析方法:“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通过分析经济的现实运行机制来刻划各个分析对象在经济生活中重复性的或持久性的行为和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经济生活的“正常状态”,它是各行为主体运动相互持衡或抵消的最终结果,因此这种状态就是“均衡”态,通过均衡分析方法揭示这种“正常状态”得以持久、重复存在的制度性原因。
②分析框架的建立。在“中国现代经济学”看来,中国微观经济问题的症结并不仅在经济运行之中,而且更为根本的是深层次的制度或体制性原因。制度本身并不创造经济结果,而是借助于对个体行为的作用,制度安排将使个体目标函数内的参数具体化,现实化,成为实证理论分析的起点。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财产制度的安排,这原因在于产权结构作为制度规范着不同行为主体间最基本利益之间的分配和协调;作为资源的配置机制,它又给外部性留下了相应的空间,并进而延伸到对效率的考察,在经济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安排成为构筑企业行为目标的决定性变量。企业的行为目标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规则,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为什么有些行为被认为是不规范的,“不应该”的,但恰恰又是理性的,现实的。进一步的引申便是企业行为是属于经济现实的运行机制,将直接作用于经济变量,表现为微观的效率和宏观的经济绩效。
由此,我们得出“中国现代经济学”完整的分析框架,由图3 所示:
图3
2.“中国现代经济学”对微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这部分理论我们将按上述的分析框架进行演绎,主要针对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企业供给行为进行分析,并考察微观低效率状态下宏观经济效果,得出“短缺”的供给决定论。最后,对这种理论分析的特点进行评说。
(1)个人劳动供给行为的分析
笔者所介绍的这部分理论,主要是针对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动态效率不足而作出的,分析对象是企业职工的劳动供给行为。
首先劳动者的效用函数由三个变量构成:物质收入(C); 非物质收入(S)和闲暇(L);以U表示效用,写作U=U(C,L,S)。理论分析将从对产权的描述展开。传统集权体制环境下,产权高度集中于国家,个体劳动者不拥有对财产的实际权力,也不拥有所属企业财产的“剩余索取权”,物质收入主要是固定工资(
),同时受到管理者一定程度的监督和精神刺激的鞭策。对这样一个制度环境的归纳就是劳动者不具有来自资本的激励,也不具有来自信息完全基础上按劳分配的激励,其激励主要来自于非经济的手段。因此,劳动者的行为目标为闲暇极大化,而接受管理者的监督或是一定的精神激励只成为行为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
“现代经济学”中劳动者的供给行为如图4所示,Wf为固定工资,T为劳动者可获得的总时间,U为个人效用曲线,A为劳动供给点(表示享受T[,1]的闲暇), 图形中可见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劳动者的行为规则为:①追求闲暇极大化,由于闲暇成本全部外部化;②存在着(T-T[,1])的闲暇损失时间。因为这是劳动者为了获取“政治安全”所必须付的代价。点A就是一个均衡点,劳动者的供给状态就成为一个均衡态。
这部分理论在逻辑演绎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前面介绍的“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部分分析的缺点是将劳动者效用函数中的变量简单化,忽视了精神的或非物质收入(S )变量在效用函数中的作用,从而在对效用进行量化时,过于偏面和机械。至少这种理论分析的结论不适用于解释建国初期的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现代经济学指出劳动力低效率的现实意义。这部分理论说明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问题首先不在于劳动力短缺,而在于劳动的短缺,表现为长期的劳动松弛和在职闲暇,是劳动的低效率均衡。
图4
(2)企业行为的分析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集权体制下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有两方面的规定:①企业对企业内财产不具有所有、占有和处分的权利,只具有使用权,②基于上述的权利安排,资源的配置是行政性的配置,企业的生产任务是完成上级的计划指令。这样企业目标函数为:R=R(π,S,L),π:利润,S:完成计划任务后,上级的满意程度,L:闲暇。如果企业不拥有财产的收益权,那么目标函数中变量只剩下S,L。集权制度下,S由所完成的产值指标来衡量:S=S(Q):因此,企业的目标函数为R=R[S(Q),L]。
下面,我们通过“中国现代经济学”对企业产出——投入、创新等方面行为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组织和动态效率的理论结果。
投入分析。由于企业的目标在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指标,在投入方面必须保证对完成产值任务有贡献的各类生产要素有充足储备。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生产信息的垄断者,就能够与上级进行谈判,“讨价还价”,努力争取更多的生产要素调拨量,这就是投入方面要素配置数量只增不减的棘轮效应。这导致的结果:投入方面的宽裕,预示生产过程要素利用率的低下,由于价格固定,企业使用高生产率的要素不必付出相应的代价,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要素的短缺程度。这部分理论分析揭示了投入的低效率态。
生产过程分析,企业完成产值任务,以获取上级部门的满意,从另一角度来讲也就是使企业风险最小化。由于上级部门布置的产值任务有递增趋势。企业对自身的生产能力有充分信息,上级对企业的生产信息阻塞,为了顺利地完成本期、下期及至更以后的产值任务,且尽可能地享受闲暇,企业的对策就是降低本期的实际生产水平,以期降低本期的计划指标,也降低下期及以后计划指标基数,并相应留下“超产”的余地,这样,理论分析导出生产的棘轮效应和“鞭打快牛”的结论,揭示了整个行业的组织效率低下,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率低下。对投入部分,理论分析表明企业粗放型生产增长的成本可以外部化,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经营者挖掘技术、加强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成本难以社会化。因而为了博取上级满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将采取外延性的扩大再生产,使低效率态得以维持,形成“低效率的均衡”。和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分析一样,“现代经济学”对生产过程的分析也以“均衡”来体现“低效率”的存在和严重性。
由于企业的目标函数设定为P=(S,L), 所以企业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任务后,经理人员追求闲暇目标,而不具有创新的意向,且在行政规则下,企业的自发制度创新或技术创新,都会和原有的规则相冲突,因而与企业的目标函数不相符,这样也同样使企业缺乏创新激励。这就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对国有企业长期低效率的理论解释。
上文所提及的分析框架也适用于这部分理论分析。同样,由于企业目标函数的自变量设定过于简单化,因而不适用不同时期企业不同行为的分析,但这部分理论揭示的集权计划体制下,国家和企业间实际存在的“博奕”和企业低效率的均衡是不可否认的理论贡献,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3)微观经济的宏观效应:短缺的供给决定论
在这部分中,“中国现代经济学”考察的是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宏观效应:短缺的供给决定论。
上述理论分析指出企业和劳动者低效率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样基于“低效率的均衡”的一般性,“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演绎出宏观经济的效果:微观的低效率状态在宏观层次上必然放大为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短缺现象首先来自于微观供给层次的低效率态,而不是需求层面上由于“货币增广”引起的膨胀,这就是短缺的供给决定论。
短缺的供给决定论由图5和图6来具体说明,图5 AS为总供给曲线,AD为总需求曲线,AD'为上期的总需求曲线,
为固定价格。图6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生产率。AS(E)直线表示效率与供给水平的对应关系。图5中可看到价格水平
下最大供给量为Q[,1],即AS与AD存在缺口(Q[,2]-Q[,1])。在图6中Q[,2]与Q[,1]间的缺口表现为E[,2]生产率下的产量和E[,1]生产率下的产量之差, 这说明该缺口存在其首要原因在于生产率E[,1]的低下,如果可以提高到E[,2],价格水平不变时,就可补偿AS与AD间缺口。 因此,总供给短缺的原因根本在于生产率低下,另一种说法认为,总供给与总需求间的缺口原因首先在于总需求曲线由原来的AD'移至AD, 而总供给量不变,生产AS与AD间的缺口(Q[,2]-Q[,1])。“短缺的供给决定论”认为这样一种说法首先掩盖了AS与AD'均衡产量Q[,1]已经存在低效率E[,1]的事实,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微观低效率放大性显现出来, 因而AS与AD的缺口其首要原因不在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而是Q[,1]产量相对应生产率E[,1]不能产生Q[,2]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膨胀只不过是短缺形成的条件。
图5
图6
在这三部分中,我们通过对“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和具体理论分析的勾勒,可以看到,短缺的供给决定论是从微观基础中寻找宏观不均衡的根源,从特定的产权结构和体制框架出发,将低效率归结为具有各自利益和不同影响力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的行为的结果。这种考察是将资源总量固定,把需求价格水平等因素排斥在外,而首先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质的考察,也就是效率的分析,突出以供给为基础的分析,这是和短缺的需求决定论根本不同的(注:参见樊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中需求决定论的观点。),并且这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贡献。
3.“中国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特点
从上述的理论阐释中可看出,与传统理论相区别,新的理论分析的特点之一是实证分析,也即研究经济生活事实上怎么样的问题,正是实证的分析方法,对公有制内部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均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行为的差异和经济绩效采取正视的态度,同时,也注意到了经济运行机制中产生的问题,如按劳分配的信息不充分等,这样才能客观指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新的理论分析的特点之二是“利益导向型”的思维贯彻始终。公有制取消了源于财产所有权利不平等的利益对立,但是具体的制度安排下,公有制内部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异仍然存在,并且也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现代理论分析以“经济人”假定为基础,一方面对于个体的人,个体集团的独立利益及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经济变量的作用予以承认,并且加以重视,不再象传统理论中表现出来的用“意识形态”来规范一切。另一方面认识社会经济运行的最终结果是个体利益均衡的结果。即使社会主义经济也不例外,理论分析就是以经济主体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逻辑而演绎的,因而理论分析的结果:“均衡”实质上是经济主体间利益相互均衡,相互抵消的状态。
三、结束语
从渊源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传统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到“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演变过程,并不仅是理论分析从一种视角到另一种视角的过渡,更是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的更新,是理论领域的一场“改革”。这种演变有其深刻的现实渊源和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分析尽管也存在着问题,并不适用于各时期,也不能取代其它经济思想和理论,但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相比较,在理论分析及其结果上更贴近现实,对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有着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政策建议。两种理论分析的更替和演变也正是反映着经济学对自身的要求,体现着经济学的时代精神!
标签:经济学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公有制论文; 个人计划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生产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