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符超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符超

湖南科润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实际效能,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改进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简化工程造价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时效性与准确性,保证工程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指,将多元化信息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合理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以此为制定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维系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顺利运转。信息化发展不单纯是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执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涉及到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深化变革。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涉及诸多内容,如工程材料信息系统、工程预算软件系统、企业招投标管理系统等。在新时期背景下,全面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多依赖于人力干预,效率低、进度慢,出错率高,而且工程信息交互不畅,这对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将多元化信息技术拓展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强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意义

单纯依靠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费时费力,且信息交互速率缓慢,极易延误时间。通常来说,建筑工程涉及的经济索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一旦信息交互不及时,就会导致索赔失败,给建筑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促进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机整合,对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关键性意义。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网络,有助于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简化工程概预算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

3.1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

尽管多数建筑企业运用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信息化管理模式涉及的各类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各组织部门的沟通交流受限,信息传递不及时,甚至是未能传递到相关部门,这也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影响了整体管理工作的运转。

3.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

如今,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尽管意识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实际价值,但专项投资有限,未能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仅限于工程造价估算与工程造价预结算方面,无法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性。归根究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理念较差。此外,部分建筑企业未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协调性,盲目的将信息化作为管理的最终结果,这使得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与建筑行业主体市场的宏观发展背道而驰。

3.3信息采集与处理方式不合理

绝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其信息采集方式存在滞后性,具体内容为:其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采集意识淡薄,多数建筑企业即便在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后也未能保留相关信息,信息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能。其二,多数建筑企业仍盲目沿用传统信息采集方式,导致信息采集时效性与准确性偏低,无法提高整体采集质量。其三,信息格式与存储方式不同加大了信息处理难度,导致信息资料采集质量不达标,影响了信息的更新与维护。

3.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匮乏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匮乏,无法满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所涉及的科技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如果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就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缺乏科学合理性。另外,绝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导致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专业技能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要求,制约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4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利途径

4.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如果缺乏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各参与部门就无法协同开发与利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此,建筑企业应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整套标准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体系,进而引导各参与部门严格按照统一标准来调整定额库,实现各地区定额库的资源共享。

4.2转变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变革,从而构建系统性、标准性管理体系。在信息化管理体制中,不仅涵盖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与施工方)的资源信息,还包括造价软件与电子商务的使用。进而以此为基准,构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这有助于维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转,保障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

4.3推行动态价格信息的发布与处理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工程价格信息的动态化发布与处理,以此为基准,增强动态化工程价格的时效性与精确性。通常情况下,动态化工程价格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的各个指标;其二,工程材料、设备与人工等单价信息。面对这两项主体内容的动态变化,全面掌控工程造价信息与数据资料尤为重要。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动态价格信息的发布管理,应着重注意如下两方面工作:其一,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以互联网为媒介,直接上传信息,简化采集流程,缩短周期。同时,按照数据模型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其二,积极开发动态数据信息统计软件,高效利用专业软件实现数据查询与发布功能,在加强信息完整性与准确性的基础上,如实反馈市场变化。

4.4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完善专业素养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筑企业要注重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依托多样化教育手段,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岗位需要。

再者,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供专业交流与深造进修机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进驻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与经验分享,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答疑解惑,使其明确市场发展趋势与人才标准要求,从而激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树立更高的职业目标,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奋进。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要进一步明确软件技术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依托市场机制,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网路化管理,并最终为建筑企业提供及时且准确的商机资讯。

5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此,工程造价所涉的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落实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以此优化综合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J].江西建材.2017(06)

[2]李永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J].智能城市.2017(05)

[3]黄雪群.浅析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

[4]田秀枝.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9(04)

[5]王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建材.2018(05))

论文作者:符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分析论文_符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