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差异化收费现象的经济学思考_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论文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差别收费现象的经济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会计师事务所论文,经济学论文,差别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月,中国证监会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金融类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临时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应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事务所分别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并于5月23日正式向安达信(现已被解散)、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当时的“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发放了为期一年的临时许可证;同年12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要求凡是上市公司寻求融资的,都必须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补充审计。上述两项规定的潜在指导思想是明确的,那就是:以当时的五大、现在的四大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比国内所更值得信任[1]25-27。

从20世纪30年代的“八大”①会计师事务所霸主地位凸显,到20世纪90年代的“六大”②会计师事务所群雄争霸,再到21世纪的“五大”③会计师事务所稳坐钓鱼台[2],直到2001年底,由于安然公司的破产,安达信的消亡,形成了目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④。西方的经济制度和市场条件造就了世界“四大”等高品牌事务所,它们在西方审计市场上已经是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代名词,在价格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Francis(1984),Francis&Stockes(1986),Palmore(1986),Francis&Simon(1987),Rubin(1988),Ayoib Che-Ahmad(1996)等的研究发现,“四大”收费水平明显高于非“四大”。近年来,“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的份额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其收入已高居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排行榜的前四位。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统计,“四大”2004年在中国审计市场的份额为33.1亿元,几乎占据了中国审计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四大”的审计收费明显高于中国本土的事务所[3]。据《财会信报》报道,“四大”在中国的审计业务已经延伸至低端市场⑤。不少学者发现,“四大”不仅采取高收费政策,而且还采取有差别收费政策,对于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高审计费用。对不具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竞争性审计费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因为在国内提供了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因此收取了高额的审计费用?其收费政策有何特点?对于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高审计费用,对不具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竞争性审计费用?动机又是什么?本文将从成本习性分析、需求价格弹性和价格歧视与市场分割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四大”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析

笔者认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除品牌效应、审计文化及其他因素外,在规模上的优势可分为两种:一是“四大”所承接的审计客户资产规模较大;二是“四大”业务总量的规模较大,平均的业务量是非“四大”的一定倍数。因此,每个项目上分摊的事务所的固定成本较小,边际利润增加比非“四大”多。

“四大”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这可以从下面的简单推导过程看出来。

(其中i代表某个项目,p为审计收费,代表第i个项目带来的项目贡献。AVC、AFC为该项目变动成本和分摊的固定成本)。

审计成本是指在实施某一审计项目的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总和,通常情况下:项目审计成本=人员工资+外勤经费[4]。由于人工成本较高的缘故(这主要是由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工成本普遍要高于国内本土的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

但由于的程度很高,再加上我国的税收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包含事务所)实行优惠政策,因此相对而言,

这样“四大”的AFC能够得到更多的弥补,因此“四大”比非“四大”能够获得更高盈余。以上分析说明“四大”在较低的资产规模市场采取较为灵活的价格政策,以在低资产规模的竞争市场中扩大份额。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由于“四大”品牌效应,上市公司的选择余地的缩小以及其他的原因,使得“四大”更有优势。该结论为“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实行价格差别政策提供了一定证据。

二、垄断与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垄断不一定能够实行价格歧视,而能否实行有差别的收费策略与是否存在着市场分割相关。目前我国有关政策在“四大”与非“四大”之间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给予“四大”以超国民待遇。中国证监会规定,凡在2002年4月1日之后申请发行上市的公司,以及在2002年1月1日之后申请再融资的A股公司,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需经过国际“五大”补充审计(现为“四大”)。再如深圳市政府要求深圳基础性产业一律请“四大”进行审计,这实际上是对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歧视,人为将审计市场进行市场分割,而“四大”的垄断现象是属于授权垄断。妨碍竞争的原因是客户的选择余地缩小了。计划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可能提前几年选择“四大”,而“四大”在客户选择上,也选择那些优质的成长型企业,以便在未来获取该企业的审计及其他咨询业务。较大的上市公司除了“四大”以外,几乎没有可能转向别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倒闭以后,80%的客户转向了“四大”。

下面分别对垄断情形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单一垄断企业下的最优选择

垄断市场产量为y时的价格为p(y),成本为c(y),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ε,在最大化利润的驱动下,垄断企业的行为如下:

垄断企业的定价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为ε。

(二)存在着多个垄断企业的Cournot模型的最优选择

y[,i]代表着第i个企业的产量,,代表着y[,i]企业的市场份额,此时的均衡产出为

当s[,i]很小,表示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很大,相当于存在着竞争企业,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当s[,i]很大,表示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大,很小,MC=P,市场的垄断程度较高。

Shepherd(1990)认为CR[,4](行业集中程度指标)大于60%就是严重的卖方垄断,而低于40%则是轻微的卖方垄断。严重的卖方垄断和轻微的卖方垄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共谋”的能力不同,而“共谋”的最主要的影响在于控制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在严重的卖方垄断下,“共谋”常常是心照不宣的,并没有系统的详细、明确的处罚或控制条款来约束“共谋”参与者的行为,公司靠共享的知识和信任来达到一种对定价约定的契约。相反,在轻微的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很难达成一种契约的“共谋”。一般而言,同质产品、稳定的行业环境和悠久的行业经验会有助于主导企业达成“共谋”。目前“四大”占前100家事务所收入的比重达36.98%[5]70-75,属于轻微的卖方垄断,“四大”之间应该尚未达成“共谋”。不过根据漆江娜、陈慧霖、张阳(2005)[3]实证的结果,“四大”在中国市场的客户总体上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规模大,“四大”的公司总资产平均数是非“四大”的5.5倍;二是业绩较好,“四大”的公司每单位资产的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的平均数也较大比例高于非“四大”。而且由于政策倾向等其他方面的原因,资产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对“四大”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四大”在中国的垄断程度较高。而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由于较大的上市公司出于融资或者海外上市的需求,对事务所的选择余地较小,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可以实行较高的审计收费;较小的上市公司选择余地相对较大,因此实行的是竞争性的审计收费,以获取更多的审计客户。

三、价格歧视与市场分割

在市场存在分割的情况下,假设产量与价格是线性关系,垄断企业的合并两个分割市场的供给曲线是断开的,如图1所示,其也就是说在两个分割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垄断企业将选择加大边际收益较大那个市场的产量。

根据我们对垄断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分析,假设“四大”在垄断市场收取高审计费用p[,1],价格的需求弹性为,在竞争市场收取低的审计费用p[,2],价格的需求弹性为。成本为,则“四大”将选择

最优方案必须满足:

利用边际收入的弹性方程得出最大化利润的条件:

也就是说,价格高的市场必定是有较低的价格需求弹性。“四大”在垄断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低于竞争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这是差别收费策略的前提条件。“四大”将优先选择边际收益较大的市场,即垄断市场;在有生产能力扩充的条件下,再扩大边际收益较小的市场,即竞争市场。同时在垄断市场采取的是高收费价格策略,在竞争市场采取低收费的价格策略。

四、启示与思考

在“四大”进入中国的十几年中,中国官方和业界曾经非常信任“四大”,甚至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2001年底的“双重审计”规定虽因安然事件而作罢,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银行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经指定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审计。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上,“四大”的收费明显高于本土事务所,这主要应该是基于声誉机制:四大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全球公认的信誉,它们在中国审计市场上也会一如既往地维持其国际品牌的声誉。其品牌与声誉优势仍然不仅是外国公司,而且是国内大型公司甚至一些政府项目审计的首选。“四大”(合作所或成员所)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审计市场上已经稳居排行榜的前四位。2002年“四大”在中国的业务总收入已达到16.94亿元,占2002年度中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总收入的38.23%⑦。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四大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明显的产品质量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四大的高收费主要是基于维持其特定的声誉。有学者认为“四大”采取有差别收费政策,对于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高审计费用,对不具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企业收取竞争性审计费用,没有什么不好,是对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促使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在不同的审计市场上均衡发展,但其前提是较高的审计费用要与审计质量相匹配。目前没有相关的证明说明“四大”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质量高于非“四大”事务所。刘峰、周福源(2004)的研究没有发现“四大”提供了更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证据。在同样的法律环境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动力去提供高质量审计。

审计质量可以定义为市场所评价的审计人员发现违约和愿意披露所发现的违约的联合概率[6]。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决定了他能否发现违约,而其独立性则决定了他是否愿意披露违约,因而审计质量又可以定义为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函数。“四大”无论是在人才素质,还是在执业经验上,在独立审计界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经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几乎每个大公司财务丑闻(例如美国的世界通信、安然、施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微软、IBM、通用电气、波音、朗讯等大牌公司)的背后都有“四大”的身影,但几乎没有一个重大财务舞弊是由“四大”自己发现的[7]。因此,影响“四大”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独立性问题,即:现有制度是否能保证“四大”这些国外事务所具有相应的独立性?是否能有效限制乃至禁止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合谋?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仅没有法律风险,而且没有监管风险[1]26。因此,当中国的法律风险极低且监管者明显偏爱五大(现在的“四大”)时,五大(现在的“四大”)的“道德风险”也将发挥到顶点。我们没有理由信任一个既不受法律惩罚、又不受监管约束的“经济人”[1]27。

“四大”的高收费现象不清楚是否“四大”共同合谋的结果,还是相互之间存在竞争,但是“四大”的垄断造成了高价格,将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那么能否通过政府的作用,压低其价格,使其只获得正常的利润而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呢?当代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管理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当平均成本上升时,由于价格的下降增加消费者剩余,但由于产量的增加导致成本的增加,无法判断有管理的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大,还是无管制的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大,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应该对这种类型垄断加以管制。当平均成本上升时,可以减少垄断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与完全竞争的情形相比仍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一百多年以来,“四大”为创立其品牌和声誉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基础投资大,相对来说可变成本小,生产的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即MC<AC,加上“四大”在中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平均成本处于下降阶段。

既然“四大”在一定的审计市场上存在着一定垄断,就应对其进行管制。Simmes(2002)论证了审计行业集中趋势的不合乎经济理性化,认为“五大”(现在的“四大”)太大,已不能为公共利益服务,应该打碎其垄断。西方的审计监管部门通过限制非审计服务,“四大”违规时以限制其业务扩展,以及审计轮换制的讨论说明已经开始有意识限制“四大”的扩张。中国有关部门对“四大”的重视,是希望借助“四大”的信誉提升整个CPA行业的诚信水平、执业质量,促使国内上市公司能够规范守法经营。但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现为“四大”)在给亚洲公司进行审计时,采用较低的审计标准,而同时又以其令人尊敬的会计职业名声签署审计报告,给人以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假象⑧。相应的报道也证明了这份报告的正确性。中石化有限公司河南石油分公司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数据失真,承办审计业务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单独出具审计报告,同时对广西玉柴机器股份公司主要项目数据失真的会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安达信对存在着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挪用资金炒股、应收款项过度膨胀问题的轻骑B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周红(2005)[5]74认为,既然发达国家的审计监管机制已经在遏止“四大”的扩张,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等到发展到和它们一样的程度再来加以控制。目前政府对国内会计师所推行政府指导价格,而对国际会计事务所则允许市场调节价格的政策。因此应调整对“四大”的价格政策,对于“四大”的超国民待遇应尽量避免。

神话已经破灭,中国已经觉醒。从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最近“应当反思过去赋予四大的权威地位”的表态可以看出,中国官方今后将把“四大”与本土事务所同等对待,不偏不倚地加强监管。接受记者采访的郝振平等专家也认为:“过分垄断对中国会计市场弊大于利,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关注审计市场的垄断问题,我们的本土事务所也应有较快的发展,以便在国内市场形成更加良性的竞争格局。”而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理性对待“四大”,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统计,2004年有27家上市公司炒掉“四大”,只有6家上市公司改聘“四大”。而本土事务所则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只有立信一家收入过亿元,而2004年则有立信长江、信永中和、中审和岳华等四家事务所的业务收入突破亿元。理性地对待“四大”,理性地认识到差距和希望,中国本土事务所就能取得不断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根据1932年《财富》杂志对会计师行的排名,有八家会计公司凸现出来,即所谓“八大”,按名次它们分别是:普华公司(Price Waterhouse & Co.)、哈斯金斯·赛尔斯(Haskins & Sells)、皮特·马威克·米歇尔会计公司(Pest,Marwick,Mtchell,& Co.)、莱布兰德·罗斯兄弟·蒙哥马利公司(Lybrand,Ross Bros.& Montgoeny)、阿瑟·扬会计公司(Arthur Young & Co.)、阿瑟·安达信公司(Arthur Andersen)、塔奇·尼文会计公司(Touche,Niven & Co.)、厄恩斯特会计公司(Errnst & Efrnst)。

②“六大”会计师行分别是;毕马威公司(KPMG)、安永公司(EY)、德勤公司(DRT)、阿瑟·安达信公司(AA)、用道国际公司(C&L)、普华公司(PW)。

③“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是:普华永道(PWC)、毕马威公司(KPMG)、安永公司(EY)、德勤公司(DRT)、安达信公司(AA)。

④“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是:普华永道(PWC)、毕马威公司(KPMG)、安永公司(EY)、德勤公司(DRT)。

⑤当前中国的审计市场呈现出三个市场和两个世界的竞争格局。三个市场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是指到美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这个市场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中端市场包括国内大型企业、沪深上市公司和优质高科技企业,这是“四大”和国内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事务所争夺的对象;低端市场是指民营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大的大型企业,这种市场被国内中小事务所把持。见《财会信报》2005年3月2日A2版。

⑥图中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1],价格为P[,1],在D[,1]即AR的中点,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2],价格为

⑦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期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的资料计算得到。

⑧见《商务周刊》:毕马威变形记,第7期。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差异化收费现象的经济学思考_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