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 163113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采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患儿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8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患儿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配合程度、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Wong Ba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配合有效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要点;护理效果
大多数4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吞咽较大颗粒或片剂药物的能力较差,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提高疗效,但静脉注射是一种侵袭性的给药方式[1],不适感和疼痛使得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常通以哭闹、挣扎的方式拒绝治疗,不仅会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还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笔者为了研究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的236例患儿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采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患儿2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排除了凝血障碍、恶性肿瘤、重要脏器严重病变、有输液禁忌症及输液时间短于3天的患儿。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8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童76例,女童42例;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1.9±0.4)岁;其中初次静脉穿刺31例,有静脉输液史87例;静脉穿刺部位:33例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44例患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41例患儿进行足背静脉穿刺。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童74例,女童44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8±0.5)岁;其中初次静脉穿刺32例,有静脉输液史86例;静脉穿刺部位:34例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45例患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39例患儿进行足背静脉穿刺。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静脉输液史及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良好的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正常接待及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地交流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针对性护理干预:⑴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态度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同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增强与患儿的亲和力,缓解患儿的恐惧和抵制的情绪。⑵环境干预:适当的调整输液室的格局及墙壁的颜色,并在输液室内摆放小玩具、卡通贴画、播放动画片及欢快的音乐等形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缓和患儿的不良情绪。⑶穿刺护理:穿刺时应准备齐必备物品,保证穿刺的速度快、部位准确且稳定,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患儿的疼痛。⑷输液护理: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须进行定时巡视,确保患儿输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若出现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须给予铁剂以降低药物刺激出现的不良症状;若患儿有过敏倾向,应加强巡视,一旦出现过敏征兆,须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⑸拔针护理:拔针时要做到快、准、稳,并嘱咐患儿家属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防止血液及药物的外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配合程度、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采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对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2]:无痛为0分,有点痛为2分,稍痛为4分,更痛为6分,很痛为8分,最痛为10分。
患儿治疗配合程度的判断标准[3]:患儿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为积极配合;患儿虽然哭闹,但不会妨碍静脉穿刺的进行为配合;患儿哭闹、甚至挣扎,导致静脉穿刺无法进行为不配合。积极配合和配合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配合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将研究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8.0软件,以95%为可信区间进行准确地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Wong Baker评分为(2.36±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4±0.38)分(t=45.2019,p<0.05)。
2.2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积极配合36例(30.51%),配合53例(44.91%),不配合29例(24.58%),配合有效率为75.42%;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积极配合47例(39.83%),配合59例(50%),不配合12例(10.17%),配合有效率为89.83%。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配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5308,p<0.05)。
2.3两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的情况: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97例(82.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例(69.49%)(X2=5.2044,p<0.05)。
2.4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51例(43.22%),满意34例(28.81%),不满意33例(27.97%),满意率为72.03%;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68例(57.63%),满意46例(38.98%),不满意4例(3.39%),满意率为96.6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26.9559,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不仅可通过静脉将药物快速、直接地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还能缩短治疗时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给药方式[4]。而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小儿的不配合不仅会引起重复穿刺、头皮刮伤、针头移位及药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研究指出,我国患儿静脉渗出率高达60%,对患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Wong Ba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配合有效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雁.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15-2616.
[2]陈姣.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61-162,169.
[3]于振燕,刘丽霞,孙静等.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82-284.
[4]李会敏,蔡娟,蔡荣兰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2):251-252,255.
[5]郑丽敏.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339-4343.
论文作者:佐炳会,孙丽敏,宋微珩,胡军荣,王红,王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家属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论文; 小儿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