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特征,换言之,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必须要合理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采用有效的语言表达方法,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一、科学性
小学语文学科是相当严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确保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教学内容,科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学生就可以规范自身的语言,而且可以合理使用语言。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对书本中句子以及内容的科学把握,将真实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并且爱课堂提问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应用语言,在点评的过程中也要采用科学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能够感受到教师表达的思想,在科学的指导下加强其知识技能。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语言,学生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真思考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入的认识课文。例如:讲解《落花生》时,教师必须要将题目正确表达出来,避免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文章,而教师在该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听取每个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想法,而且鼓励学生要将自己的观点正确表达。同时,语言的科学性提出在表达时合理运用简练的语言,以免被传统教学语言带来干扰,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二、规范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在7-10岁之间,思想并没有成熟,他们对身边所有新鲜事物都是十分好奇,而且在该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能够为学生建立相对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而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行为进行制约,而且使其规范化。[1]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方言讲课,而是用标准的普通话,以免学生模仿,这样容易形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对字词发音有错误的认识,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其说话不清楚。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应当严格要求所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语,而且教师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讲普通话,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也讲普通话。教师通过这样做可以为将来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学生的语言行为更加规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生动性
生动想象的语言直接关乎到语义是否准确表达。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评判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标准是语言的生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这样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水平。[2]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征,由于小学生缺乏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的语言要尽可能简单、通俗易懂,经常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与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符。就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文章改编成故事,生动想象,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表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四、艺术性与情感性
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条件是语文教学,所以其不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以及文学领悟能力,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以及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语言的情感性以及艺术性都全面发挥出来,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蕴含的丰富内涵,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语文教学需要富含感情,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每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的感情,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才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精华。[3]然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缺乏较强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容易被自身的生活经历受影响,导致其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体现出语言的情感性以及艺术性,使小学生在课文欣赏以及阅读过程中对课文有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且就课程预习来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范读课文,而且对课文的内容实施角色扮演,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讲解《长江之歌》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将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爱国精神。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时摘录一些优美的句子。[4]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这样势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语言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一味的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是容易忽略语言教学。有些熊学语文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就是向学生介绍语文课文中的不同语言形式,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因而他们尚未充分认识到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然而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具有规范和科学的教学语言,否则就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对学生的语言造成舞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海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71-72.
[2]庞文秋.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34.
[3]陈隆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
[4]辛志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63-64.
.
论文作者:吴隽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