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当前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课堂教学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重要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此基础上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注意及时调整思想和策略,为学生提供一条高效的、满足需要的英语学习途径。
一、方向与方法:用英语还是母语组织课堂
这是一个历来存在争议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接受了“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的折衷原则。但在如何“尽量”和“适当”的理解上尚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既要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使用的机会和氛围,又要注意克服“全英语课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管教师希望与否,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将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等与母语相近的地方对等起来思考。事实也证明,尽管高中学生的英语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开母语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母语在语言的讲解等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
高中英语的课堂组织应该建立在以使用英语为基础的原则上,这是教学的方向。但在具体方法上,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场合有限制地使用母语。母语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一定要注意母语使用的“度”。这个“度”应该是“万不得已”。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还是使用母语组织并不是矛盾的。对高中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逐步让学生建立“用英语思维”的意识,控制无意识的字对字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body language,paraphrase,example,characterization,explanation等进行英语组织教学,适时根据需要使用母语解释。我们的原则是:不放弃任何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不放弃任何创造英语使用环境和氛围的机会,不放弃任何让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
二、更换与更新:听说领先还是读写领先
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是“可理解性输入”。这种“可理解性输入”既包括听、说,也包括读、写。在母语习得的过程中,听和说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一个人在能使用某个单词前已经多次听到过这个词的使用,并且已经理解该词使用的环境和其意义。当他自己能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大脑中已经形成了该词和某种意义或动作的联系。“多次听到过这个词的使用”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入”,它是促使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可理解性输入”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一直贯彻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思想。为了强化“可理解性输入”,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往往采用交际法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经过反复“输入”和“输出”后,学生获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掌握。决定语言习得水平的是“可理解性输入”的量和质。多让学生听就是为了提高“可理解性输入”的量,以此来内化学生的语言机制。但在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发现绝大多数课堂已经远离了听和说,其理由是听和说输入的量和质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除了听力课,正常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都围绕着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来进行。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有必要透过其应试的有效性来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
科学实验表明:80%的记忆是由视觉产生的。要想获得更大量的输入就必须依靠大量的视觉摄人(阅读)。许国璋教授曾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具备最大的英语实践量,利用最好的英语实践环境,从实践中取得最大乐趣,而英语阅读最符合英语实践标准。”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词汇和语法上已经具备了进行大量阅读的条件。相比于听和说,阅读的输入量显然具有绝对的优势。作为一种英语交际的方式,英语阅读通过书面语言材料使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英语有不同的特点,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可以以听说训练作为课堂开始的warming-up,但课堂的中心应该放在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三、思维与形式:范式教学还是随意教学
英语课堂的教学范式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种被普遍认可、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与范式教学相对的是随意教学。典型的随意教学就是外国人给中国人上英语课,尤其对象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时候。内容上随意——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形式随意——站着、坐着、靠着,任意发挥。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学得很愉快。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在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上逻辑性不强和严谨性不够。因此有人说,外教上英语只适合上听说课、以训练口头言语运用为主要目标的课。随意教学不适合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当然,这个不适合是指不适合常态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在当前教育的功利导向下,各类考试和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决定了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以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为基本的课堂范式。当前,这种范式正呈现出两个转变:一是由传统语法教学向功能语言的范式转变;二是由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转变。这两个转变从四个方面保证了学生获得英语语言思维的机会:有实践的场所、有实践的内容、有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巩固。与整个英语学习形势的飞速发展相比,英语课堂范式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广大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范式研究还缺乏意识和基本思路。构建更高效、更具活力的英语课堂教学范式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四、过程与结果:能力课堂还是知识课堂
尽管英语教学是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但我们不能否认目前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很大层面上还属于知识课堂,英语还是作为一种知识而非能力来传授的。语法规则教学和用词规则教学占用了课堂相当多的时间。任何语言能力的运用都离不开语言知识的掌握。关键是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合一起。
首先,英语知识的教学要结合言语环境并注意适当的拓展延伸。不同的语言环境需要不同的语言形式。比如我们在表述“希望他人把门关上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下面的几种句型:
1.It is cold today.Don't you think so?
2.Shut the door,please.
3.Would you please shut the door?
4.You'd better shut the door.
如果不考虑语境,就很容易造成语言使用的错误,达不到语言交流的目的。在词汇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从词汇的实际运用进行适当的拓展。比如一些常见词在固定用语中的比喻用法: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上年纪的人学不了新玩意。)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在讲解语言内容时,必须注意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多作一些分析,努力消除学生跨文化的交际障碍。
其次,要努力提高高中英语课堂语言交流的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难得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机会,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使用的情境和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的语言交往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实际使用英语的最大机会,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提高和丰富课堂英语的交流和表达,使课堂既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地方也是能力提高的场所。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基础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的思维习惯上。在高中英语的课堂组织、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等问题上,英语教育工作者要以语言规律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指向,明确自身教学的任务和责任,积极开展满足学生需要的、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