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策略探析
崔伟娟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归纳了关于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一些策略和途径,旨在推动高效田径运动训练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添砖加瓦。
关键词: 田径运动;训练、策略;途径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选择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式去训练才能够帮助大学生运动员提升自身体能素质,提高田径运动的专业水平能力。所以,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与途径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1 训练前后做好热身准备和恢复活动
对田径运动员来说,热身活动是一切训练的基础保障,在开始实施训练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热身的一系列充分准备,这样能够帮助运动员舒展身体和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的蓄积,能够帮助田径运动员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同时能有效避免运动强度增大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在热身运动中,教练可以将学生列队分组,统以一边喊口号一边做动作的形式进行训练,其热身动作无须太过复杂,只要能够帮助运动员舒展身体、稍稍提高心律即可。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好运动中的身体素质,以便于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还能够鼓舞士气,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在心理方面也能给予运动员一种很积极的心理暗示。再者,运动员在完成训练之后,身体仍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时不可立刻停下来坐着或者躺着休息,这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伤害,教练应教导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多站立、多走动,给身体一个循序渐进的恢复心率的过程。教练还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拉升训练和对肌肉的适当按摩,缓解肌肉压力,防止运动员出现抽筋的状况。
2 力量、速度、耐力的训练交替结合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教练应明确训练的3个最主要的要素,即力量、速度、耐力3方面的训练。教练员应结合大学生运动员当前身体素质的具体情况,开展这3个方面的教体训练,以帮助大学生运动员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首先,田径运动中的力量训练是最为主要的,没有力量,运动员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蓄积足够的能力克服障碍和各种阻力。其次,田径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重点是速度,因此,速度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当中是十分关键的。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速度训练一定是要与力量训练相结合,这样才能科学调理肌肉的紧张状态,更有效率地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再者,在田径训练中,耐力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些田径项目赛程较长,如果运动员缺少耐力,是很难在比赛中坚持下来的,且在正式竞赛中,项目较多且赛程间断时间较短,往往会出现一场比赛连着一场比赛的状况,这时耐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田径训练中要加强对田径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本工程站址在Ⅱ类场地条件下,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为0.35 s[4]。
3 根据项目针对性训练
当前田径运动,项目种类众多,如长短跑、竞走、跳高、跳远、投掷等。教练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对大学生运动员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以跑步类项目为例,长跑项目运动员应侧重于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坚持能力;对短跑类运动员,则应注重力量和速度的训练,提高自身的爆发力。这种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方式,能够帮助运动员快速提高比赛能力和竞技水平。
4 根据高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兴趣确定田径训练项目
对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和教练来说,应理性看待日常学习与田径运动训练的关系,在互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开展田径运动的相关训练。就教练而言,一般都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师,因此学校体育调研组应充分与文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和分析,了解学生的课程安排,协调好田径运动训练的合理时间段,避免对学生的文化学习造成干扰。 高校的这种做法,对学校的长期发展和人才储备的探索之路也是十分有利且具有建设性帮助的。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更应理性且正确地处理好学习和田径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为积极参与田径运动训练就耽误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也不能过分担忧学习成绩而放弃已经开展且拥有很大进步的田径项目。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训练,都并非是影响彼此的重要因素。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更应注重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还能够提高自我修养水平。体育锻炼可以强健体魄、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而文化学习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二者都十分重要。大学生可以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合理利用空闲时间针对自身较为感兴趣的或者比较有天赋的天津运动项目进行长期性的训练,促进个人素质的整体发展。
无线网络采用的是开放性的无线通信信道,不需要辅助介质线路,用户通信不受电缆和地理环境等外界因素的限制,网络灵活性强、用户网络接入方便,可以实现用户的移动通讯。但是,无线网络在给无线用户带来通信自由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5 科学规划训练内容,合理制订训练计划
日积月累地训练才能够体现出一名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因此,对高校来说,应注重大学生长期性质的田径运动训练,平时的练习是最为重要的。在高校平时组织的田径运动训练当中,教练应分析每一名运动员的发展状况,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的大学生运动员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改,对大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训练,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
6 学习与训练理性结合,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就高校开展田径项目训练来说,由于田径项目种类繁多,高校很难做到对所有的田径项目都能够组织起来推进训练,因此,各大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整合现有的田径项目资源,在结合校内大学生运动员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开展相关项目运动的训练。首先,对高校来说,训练经费、器材、教练员人数等方面的条件直接影响到该校对田径运动训练的项目选择。各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设施状况,通过整理校园运动历史和一些体育专业往届的招生状况以及在一些以往竞赛中的名次较好的项目,精选学校特色化的几个项目着重训练,发挥自身优势性,发展特色化校园体育。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经费、教练人员配置等各方面条件都会对田径运动训练项目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其次,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不同的兴趣意向也应是学校建设特色体育项目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高校应通过开展田径运动相关讲座和问卷调查、体能测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及选择意向做调查和了解,充分考虑学生对不同项目的参与积极性,并由专业教练来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田径运动项目,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同步提升。
7 平时练习
科学、合理的计划达到训练效果的保证。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组织训练之初,高校应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相关措施以及训练需要达到的最终水平,确立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这样才能够为训练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因此,高校需要对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做一个全面真实的调查,以长远的眼光去观察研究,确定训练内容,并把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同时确立好不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目标,合理制订一些短期或长期性质的训练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相应内容,促进大学生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切实进步。
8 组织和参与竞赛测评
对于高校,应积极联合其他高校组织相应竞赛 。客观来说,竞赛是够检验运动员水平的最为公平的方式,因此这种学校组织的竞赛能够考察大学生运动员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这对进步缓慢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寻找问题根源的有效方式,同时对进步较大能力较高的大学生运动员来说又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参与竞赛较少田径运动员往往会在竞赛前出现焦虑、紧张的状况,其情绪存在相对大的波动,这很有可能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经常参加田径运动项目竞赛能够帮助经验较少的大学生运动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增加自身的经验总结,从而获取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竞赛不一定非得是大规模的比赛,教练在日常训练中也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小型体能测评,帮助大学生运动员实时掌握自身的训练情况。
9 建立学生运动成长档案,灵活调整训练计划
对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运动员田径运动训练工作来说,建立学生运动成长档案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途径。通过定期查阅学生的基本训练总结和成绩记录,教练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大学生运动员的能力发展走势,从而科学且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运动员提出田径运动训练的相关指导和安排,及时调整学生的训练计划,保障训练的有效进行。从另一个方面说,保留学生的运动成长档案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对自己进行前期训练的总结和后期训练的鞭策。
2)构建“三个平台”+“两个不间断”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研究生既能拥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良好的医德修养,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解决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术能力与临床工作胜任能力严重脱节的弊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及其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结 语
要想提高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当中的整体水平,离不开校方、教练、大学生运动员三方的共同努力。高校应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探索关于田径运动训练更多的策略和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水平及体育人才储备量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9(5).
[2]李雪峰.素质教育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学院学报, 2007(2).
[3]路宪法.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究[J].科技信息,2010(3).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2-067-02
doi: 10.3969/j.issn.1674-151x.2019.03.033
投稿日期: 2018-11-17
作者简介: 崔伟娟(1981—),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标签:田径运动论文; 训练论文; 策略论文; 途径论文;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