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防工程验收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李彦

浅析消防工程验收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李彦

北京金港场道工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针对在建筑安全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消防系统工程,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在介绍当前常见的建筑消防施工通病类型的基础上,提出能有效预防这些通病产生的措施,以此为实际的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保证建筑消防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消防;消防验收;通病应对措施

1消防施工通病以及消防验收常见通病分析

1.1给水管网施工常见通病

试压未严格按照规范及方案实施。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实验、冲洗和严密性试验。其中,强度试验需要在试验压力与工作压力情况下分别进行,但现在很多工地都只对管网实施试漏,试验压力与规范及设计要求不相符,导致系统运行时有发生渗漏的隐患。根据现行规范要求,生活给水管网的强度试验需要在完成对管网安装后实施,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试验压力应达到工作压力150%,同时不能小于0.6MPa,强度试验时,在10min内当压力降低小于0.05MPa时,视为合格。之后把试验的压力减小到工作压力,当没有渗漏现象时,视为合格。消防压力管道水压强度实验的压力要求,如果设计工作压力在1.0MPa以内,则对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系统进行试验时,压力应达到1.4MPa以上,即在设计工作压力基础上增加50%;当设计压力超过1.0MPa时,强度试验过程中的压力为这一工作压力基础上增加0.4MPa。试验中,压力的损失不超过0.05MPa,且稳定不少于30min,管网应无泄露、无变形,则视为合格,完毕后并全数检查。严密性试验需要在强度试验及管网冲洗均完成后实施,将设计工作压力作为严密性试验时的压力,持续稳压24小时及1d,当没有渗漏时视为合格。

1.2消火栓系统施工常见通病

消火栓的压力和安装不满足要求。砖墙中暗埋的部分消火栓,其洞口的上部未设过梁,导致箱门开启后会由于箱体受到较大荷载而无法关闭;擅自更改消火栓底部预留孔所在位置,并用气焊切割孔,使栓口安装完成后,出水口无法形成90°角;水压设置时没有充分考虑所有不利点。为保证供水稳定性与可靠性,当最不利点的实际水压符合要求时,也要考虑其它消火栓实际水压。

1.3自动喷水系统施工常见通病

感温喷头和周围其它物体之间的距离未能满足要求,导致火灾发生后感温元件无法立即动作,导致火灾蔓延,当自动喷水系统开始喷洒时,火灾已经发展和蔓延了一段时间,使自动喷水系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另外,如果喷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将影响其有效喷洒范围,起不到理想的灭火效果。

1.4单位主体验收责任落实不足

建设工程质量涉及的主体责任多、内容广,尽管《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遵守消防法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安全负责,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偏差较大。建设单位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施工进度,设计、监理单位一味迎合甲方需求,其不履行主体责任的行为都为建筑的消防安全埋下了先天火灾隐患。

1.5竣工验收与后期验收管理衔接度不足

目前,建设工程的后期管理与竣工消防验收的衔接严重不足,一是建设单位组织内部竣工验收时,后期或物业管理人员不参与工程验收,不愿参与验收时的设施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一般是在项目通过消防验收时再接手工程的管理;二是消防部门组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时,很少组织后期或物业管理人员参与消防验收,调动物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方面不足,造成后期管理或物业管理人员对消防设施安装情况不熟悉,后期管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消防施工通病以及消防验收的应对措施

2.1加大力度对管理体制进行整治

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增大执法力度,对消防施工现场予以严格且深入的管理,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图纸施工,或对方案进行擅自更改,应责令并限期改正,若逾期不改,要予以严惩,同时依法停止,以维护消防施工严谨性。另外,还应加强对消防施工的日常检查和监督,使完成施工的消防设施都能正常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

2.2做好产品检验,充分发挥检验机构重要作用

对于质量验收人员,应先通过外观检查和资料验收确定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合格,然后根据试验的水压与水量等结果做综合判断,确认消防设施性能能否满足要求。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委托相关检验机构,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对建筑中整个消防系统做科学检测,最终形成完整且详细的检测报告,以便施工和管理部门结合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2.3加强主体单位参加消防验收的参与度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分别担负着各自的法定责任。在消防验收过程中,应通知这些单位积极参与,并对其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质量负责,验收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人员分组。加强消防验收的参与度,就是使主体单位认识到,消防验收过程是建筑工程的参与单位和后期管理者共同对施工情况的一次检查、测验,对达不到设计要求和管理需求的应进行整改或调整。

2.4强化单位主体责任追究力度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在消防验收时,对于擅自改变消防设计的建设、设计单位,不按照审核图纸施工的施工单位,不严格执行标准的消防设施检测单位,不履行职责的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的行政处罚,并将情况通报其管理部门。

2.5树立管理使用(物业)部门消防验收的主导作用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与管理使用(物业)部门对建设工程的移交验收应同时进行,形成一个以管理使用(物业)部门为主导、消防验收部门指导、建设主体单位积极参与的联合验收机制。验收过程一方面是管理使用(物业)部门对建筑基本情况、设施设备安装的熟悉过程;另一方面,是消防验收部门对管理使用(物业)部门的消防管理和设施操作使用的培训过程,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的火灾风险。

2.6建立消防机构联合验收移交制度

做好产品检验,充分发挥检验机构重要作用。对于质量验收人员,应先通过外观检查和资料验收确定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合格,然后根据试验的水压与水量等结果做综合判断,确认消防设施性能能否满足要求。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委托相关检验机构,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对建筑中整个消防系统做科学检测,最终形成完整且详细的检测报告,以便施工和管理部门结合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加强建设工程验收的全面性和日常消防监督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套衔接建设工程消防审核、消防验收、监督检查及辖区消防中队灭火演练的消防机构联合验收移交制度。审核部门的参与能够增加验收工作的全面性,防止审核变更内容的遗漏;辖区消防大、中队人员的参与能够提前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实现建设工程由验收到移交管理的无缝对接,避免建设工程出现监督管理的空档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无论是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还是自动喷水系统,都可能出现一些通病,对其在火灾发生后的使用造成影响。而事实上,这些通病往往是由于施工管道不到位引起的,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从管理角度入手,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切实做好通病的预防,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建筑消防系统发挥理想效果,保证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鹏.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08-109.

[2]罗建国.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0):96-97.

[3]王国彬.谈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308.

论文作者:李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浅析消防工程验收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李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