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中抽取72例作镇痛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无镇痛要求的产妇72例作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期间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①镇痛组产妇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剧烈疼痛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镇痛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镇痛组产妇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产后2h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肯定,可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其剖宫产率,并减少其产后2h出血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干扰,值得借鉴。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
分娩疼痛,不仅可为产妇带来巨大痛苦,还可引发产妇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反应,促使其出现血管收缩、酸中毒和胎盘血流量减少等,对产妇以及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因此,在产妇分娩期间应用镇痛手段十分必要。本研究为明确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取72例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作为镇痛组,并同期选择72例无镇痛要求的一组产妇作为参考,现报道2组产妇镇痛效果与安全性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72例镇痛组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均为医院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其均经常规产检证明其有阴道分娩指征,且没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其中,产妇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35.28±3.15)岁;孕周是38~41周,平均孕周是(39.04±0.62)周;平均体重是(59.15±6.38)kg;同期选取无镇痛要求的7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其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35.29±3.12)岁;孕周是39~41周,平均孕周是(39.11±0.59)周;平均体重是(59.17±6.36)kg;两组产妇均意识清晰,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年龄、孕周和平均体重原因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治疗方法
镇痛组产妇采取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即在进入第一产程,宫口扩展至2~3cm时,可由麻醉医师予以硬膜外麻醉,即在L3~4间隙部位行穿刺处理,并朝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在产妇宫缩的间歇期间注入3ml的0.5%芬太尼、0.2%罗哌卡因混合液,如无异常则在20~30min后再次注入6~7ml混合液。随后,可根据产妇需求每隔60~90min用药1次,每次是5~6ml。如果产妇的镇痛效果不甚理想,则可酌情增加用药剂量。产妇宫口全开,进入第二产程后,可停止镇痛。在产妇整体产程中,可接受常规吸氧、监护其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与胎心等情况,一旦发生胎儿滞产、宫内窘迫且不能纠正者,则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分娩方法,其在分娩期间不采取任意镇痛方式,其余操作和镇痛组完全相同。
1.3观察指标
(1)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产妇分娩期间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是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2)统计2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3)记录2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与产后2h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以?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2组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分娩期间疼痛程度
镇痛组产妇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剧烈疼痛率均为0,远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分娩疼痛,是产妇分娩期间的正常生理现象,是子宫平滑肌急剧收缩、宫颈过度扩张所导致[2]。一般而言,身体健康者均可承受该痛阈,但因产妇在分娩期间处于恐惧、精神高度紧张中,且对于分娩顺利与否的信心不足,致使其痛阈下降,增强其对疼痛感的敏感性[3]。同时,长时间持续疼痛对于母婴有一系列不良影响,如增加产妇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减少胎盘血供,导致新生儿窒息等;此外,分娩疼痛可增强人体副交感神经敏感性,诱发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引发产妇脱水、新生儿酸中毒等不良事件。
无痛分娩则可减轻产妇紧张感,并松弛其盆底肌,对于其宫口全开、胎头下降有促进作用[4]。同时,无痛分娩还可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提升自然分娩率。硬膜外麻醉作为分娩镇痛常见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频率极高,通常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与第二产程[5]。本研究所采取的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有感觉阻滞、运动分离、低毒性优势,不会影响胎盘血流;芬太尼则属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罗哌卡因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药剂量。据本组研究结果证实,镇痛组产妇的无痛率远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较低,且总产程时间较短,可见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其产程,并降低其剖宫产率与胎儿窒息率。同时,两组产后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可见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陈希刚,段俊峰,田茂生.比较分析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对分娩镇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12-13.
[2]孙存兰.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及产程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6):5508-5509.
[3]王娟,王昌合,曲珣.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9):1226-1228.
[4] 曾祥玲.硬膜外阻滞麻醉在120例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93-94.
[5]李仁兰,周玮.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0):31-32.
论文作者:赖宏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产妇论文; 疼痛论文; 硬膜外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后论文; 总产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