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贸易结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就业论文,视角论文,效应论文,结构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凯恩斯(1936)打破传统宏观经济学中充分就业的假设,国际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已经无可回避。尤其根源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就业问题,即表现在城乡劳动力的非有效配置和城乡劳动力素质悬殊,严重阻碍了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进程的继续向前推进,增加了城乡二元结构化解的难度,并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难题。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约2.5亿农村低技能劳动力需要寻找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国内外消费需求,使中国产品进出口额持续增加。1980年,中国贸易总额仅381.4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7606.9亿美元,年均增长27%,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凯恩斯追随者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论,对对外贸易在一国就业增长中表现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即由于部门关联效应,贸易额的增长会引起就业量成倍地扩张。①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中国经济战略目标调整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客观形势带来的外部需求和国内生产成本变动② 与中国主观发展需求转变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将更多地表现为结构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为推动中国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解城乡就业难题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及评述
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贸易时期Smith(1776)和Ricardian(1817),他们以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分别用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③ 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影响。H-O理论(Heckscher,1919; Ohlin,1924、1933)及其支持者Stolper和Samuelson(1941)、Samuelson(1948,1953)、Jones(1965)、Vanek(1968)等以要素禀赋差异说明各国的贸易结构特征为输出丰裕要素和引入稀缺要素。由于上述两种理论均是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假定上,国际贸易与就业的关系前者主要体现在对劳动技能、分工的专业化以及实际收入的增长方面,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了贸易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对国际贸易的跨部门就业效应作出了预测,即国际贸易将导致进口竞争部门收缩,出口部门扩张,劳动力将从进口替代部门流向出口部门。此后,以Dixit和Stiglitz(1977)、Dixit和Norman(1980)、LanCaster(1980)、Krugman(1979,1980,1981)、Helpman和Krugman(1985)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献,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规模经营并降低成本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认为各国贸易模式取决于政府政策、各种历史的或偶然的不确定因素。20世纪末,一些学者提出相对于技术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分工才更为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杨小凯、张永生,2001)④,提倡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中国可以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形成内生比较优势,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这种内生的贸易理论更加强调劳动力对国际贸易结构的作用,一国可以通过内生地扩大劳动就业人数、提高技能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比较优势,优化贸易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外学者还针对贸易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关于发达国家,多数研究认为贸易会在行业间调整就业,Grossman(1984)计算了进口竞争的局部均衡效果,认为由于美国行业间较强的就业流动性,关税变动对某些行业就业影响很明显。其他对美国和加拿大行业间就业效果的研究还包括Borjas、George J.和Freeman等(1991)、Katz和Revenga(1992)、Gaston和Trefler(1995)。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研究认为,对外贸易与就业的关系明显,如Krueger(1983)对10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Rama(1994)对乌拉圭制造业的研究,Carneiro和Arbache(2003)运用CEG(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巴西的研究;一些研究则表示贸易对就业影响并不明显,如Revenga、Riboud和Hong Tan(1994)对墨西哥的研究,Harrison和Currie(1997)对摩洛哥的研究。此外,Kojiro Sakurai(2004)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贸易对日本制造业不同技术水平劳动需求的影响,发现制造业劳动就业率降低的4.7%可以归因于进口的增长,贸易对非生产工人和生产工人工资率变动的影响只有2.4%,因此贸易的快速增长对日本制造业就业影响有限。Lucy Rees和Rod Tyers(2004)以中国入世为例,分析了贸易改革的短期影响,得出贸易改革无论短期或长期都将促使中国农业生产部门收缩,中国需要进行包括农业和工业劳动力再配置在内的一系列实质性的结构调整。
国内研究中,林毅夫、蔡昉、李周及其他合作者(1999,2002,2003)提出了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贸易对经济的有效促进取决于贸易中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作为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中国应该在较长时期内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的贸易模式。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了贸易对中国工业就业的影响(如俞会新、薛敬孝,2002;胡昭玲、刘旭,2007),而王延中(2002)提出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工业就业量及工业就业结构影响。张车伟和蔡昉(2002)分析了贸易开放对各个产业的影响,认为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上,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虽然有增有负,但综合效应仍会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机会,贸易开放收益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吴小松、范金等(2007)根据SDA(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分析了1987-2002年净出口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关于贸易结构变动产生的不同就业效应,罗良文(2003)应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公式以及由此推出的贸易乘数理论公式,分析了贸易深化的静态就业效应,并从企业结构、地区结构和贸易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贸易结构变动的劳动就业效应。周申、李春梅(2006)在劳动市场需求方短边均衡的假设下探讨了贸易结构的变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得出1992年-2003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对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黄玖立(2006)发展了一个具有结构转换特征的两国三地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产业布局和地区差异的影响。
综上,国外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已较为深入,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应用国外理论,对中国实际进行经验分析,其中大部分研究表达了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的观点。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了对外贸易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以及对就业的总体拉动作用,而对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关注较少。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周申、李春梅(2006)关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而针对贸易结构变动对我国城乡就业影响的研究未有涉及。为此本文拟从对城乡就业影响突出的贸易产品结构入手,分析贸易结构变动在我国城乡就业中所产生的作用。
二、贸易结构、实证模型及指标说明
(一)贸易结构
鉴于我国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作为影响两大部门产品需求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进出口将直接影响两大部门的生产,从而影响就业水平,并在影响就业产业分布的同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生作用。为此,本文将贸易结构界定为贸易的产品结构,在确定贸易部门的基础上,对贸易结构进行界定。其中贸易品部门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工业,非贸易品部门为建筑业和服务业,贸易结构即确定为农产品和工业品。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分析贸易结构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影响,为我国当前就业问题及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于产品分类标准,国际通用的包括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和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体系(HS)。1992年,我国海关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在这之前我国海关商品统计目录依据SITC编制,从1992年起转变以HS为基础制定。本研究需要获取1980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保证获取的数据与我国海关统计标准的一致性,本文在对进出口额进行统计时,1980年-1991年数据采用按照SITC标准统计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数据,1992年-2006年农产品数据为HS标准01-14章,再加上第40、41、43、44、50、51、52、53章中的部分类别,工业数据根据盛斌(2002)所整理的中国海关统计协调编码货号与中国工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整理。
(二)实证模型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贸易开放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参考Hine和Wrigh(1998)的方法,把贸易作为技术进步变量引入包含技术进步的索罗(Solow)生产函数中,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贸易促进型生产函数模型。
本文在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根据Granger表达定理,协整系统有三种等价的表达形式:向量自回归VAR、移动平均MA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其中ECM最能直接描述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综合,应用最为普遍。⑤ 为此,我们在(6)式的基础上,首先将实证模型设定为具有较高阶数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应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长期均衡关系。⑦ 为了避免回归谬误(spurious regression)的产生,在进行协整分析前,需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文中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的原理是在VAR系统下用极大似然估计检验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即确定模型中变量的滞后阶数,这里采用AIC和SC信息准则进行判断。得出协整检验结果后,如果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将建立ECM分析变量间的短期变动关系。随后,我们将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变量关系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三)指标说明
第一,劳动就业指标L,为劳动就业量,总体劳动就业水平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加总;农产品贸易对应就业人数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表示为EMPF,工业贸易对应就业人数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表示为EMPS。考虑到作为上游产业的工业其进出口对于建筑业就业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就业量的考察中,未将建筑业就业人数剔除,第二产业仍然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第二,经济增长指标Y,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第三,资本存量指标K,以CAP表示。由于资本投入数据难以获得,本文采用Klen与Rodriguez(1997)的计算方法,得到物质资本存量数据,并按1980年可比价格换算。其中计算公式为:,t=1980,1986,…,2006,K为第t年和上一年的物质资本存量,I为第t年定资产投资,δ为折旧率。对于折旧率的选取,本文参考许和连等(2006)的计算方法,采用经验折旧方式,平均折旧率1978年-1984年为4.8%,1985年-1989年为5.2%,1990年以后为5.6%。⑧ 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假定固定资产存量在1978年全部形成,并假定1978年的固定资产存量总额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第四,对外贸易指标,按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分类,包括农产品进出口额和工业品进出口额。在实证分析中,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表示为GEM、GEX,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分别表示为INM、INX。
劳动就业、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80年-1991年的贸易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2006年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及解释
(一)中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协整分析
在Eviews5.0中,ADF检验有三种形式:有截距项、有截距项并且有时间趋势项、没有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本文检验的顺序为:先选择有截距和时间趋势项,若截距项与时间趋势项不显著(P>0.05),再选择有截距项,若截距项不显著,最后选择无截距项与无趋势项,假如在无截距项与无趋势项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稳定的时间序列,再进行一阶差分重复以上检验过程直到达到稳态为止,其中最大滞后阶数为6。
ADF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值除都可以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所以可以判定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的,符合协整分析条件。
为了考察贸易作用于劳动就业时,其效应受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协整检验中,我们首先对未加入经济增长与资本因素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再对引入经济增长和资本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在分析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时,我们仍以引入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变量的协整方程为基础。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引入变量前,全社会就业人数与农产品、工业品进、出口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变动与农产品进、出口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变动与工业品进、出口间存在协整关系。引入变量后,全社会就业人数与社会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农产品、工业产品进、出口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仍然存在;同样,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社会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农产品进、出口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与社会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工业品进、出口间存在协整关系。
得到协整关系成立下的协整方程Ⅰ(引入经济增长、资本因素变量前):
lnEMP=0.0075lnGEM+0.3227lnGEX-0.3930lnINM+0.3302lnINX
lnEMPF=-0.5578lnGEM+0.7374lnGEX
lnEMPS=0.7124lnINM-0.2159lnINX
协整方程Ⅱ(引入经济增长、资本因素变量后):
lnEMP=-0.3560lnGDP+0.2386lnCAP-0.0773lnGEM+0.2561lnGEX+0.2148lnINM+0.3635lnINX
lnEMPF=-0.4974lnGDP-1.5367lnCAP-0.3221lnGEM+1.4275lnGEX
lnEMPS=0.2252lnGDP-0.8979lnCAP-0.29461lnINM+0.0478lnINX
可见,对于协整方程Ⅰ,lnGEM、lnGEX、lnINX对总体就业水平的提高都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lnINM表现为负向作用;农产品进口与第一产业就业增长呈正向关系,出口呈反向变动关系:工业品贸易与第二产业就业的关系与农产品贸易与第一产业就业的关系相反,为进口推动就业人数增长,出口抑制就业。在协整方程Ⅱ中,对全社会就业人数lnEMP的增长,lnGDP、lnGEM存在负效应,其余变量都呈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第一产业就业,经济增长、资本存量的提升、农产品进口都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负向变动关系;经济增长、工业品进口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呈正向变动关系,其余为负向关系。
协整方程Ⅱ中,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总体与第一产业就业的弹性为负,对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为正,表明经济增长在推动我国工业生产规模扩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稳定的职业,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析出,却仍徘徊在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外,出现隐性失业人口显性化的现象。资本增长提升总体就业水平,对第一、二产业就业增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表明了社会资本存量增长对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再一次证明了工业行业就业弹性偏低的特性,并可能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性阶段,资本积累带动的不再只是产业规模扩张下简单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多地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简单劳动力需求的降低及对高素质人力资源需求的增长。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倾向于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同时资本积累与第二产业就业已呈反向变动关系,说明当资本积累到一定水平,对劳动就业的作用是排斥简单劳动力而刺激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农产品进口对总体就业以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都表现为抑制作用,出口则表现为正向的推动作用。这一结果印证了农产品贸易很长一段时期在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推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依靠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初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工业产品进口对总体就业水平的正向促进和第二产业就业水平的负向作用,说明工业品进口在行业内存在就业挤出效应,但却可能推动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增长。工业品出口对总体就业以及第二产业就业都表现为促进作用,表明出口扩大的需求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从而能够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比较协整方程Ⅰ和Ⅱ的变量符号,仅第一产业就业方程中农产品贸易变量的符号没有改变,说明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作用的发挥受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因素的影响有限。这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经济较为封闭,农户难以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调整生产,并更多地表现为简单再生产的特征。在总体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农产品进口对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由正变负,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增长速度的加快,农产品进口将从推动社会就业转变为不利于就业增长的因素。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从外延扩张式的简单增长模式,逐步转向内涵深化式的增长模式,在仅仅依靠投资拉动、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进口能够带动国内就业量的增长,但当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实质性阶段,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农产品进口量增长代表的简单扩张性生产不能再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就成为不利因素。工业品进口对总体就业的影响从负向阻碍变为正向促进,联合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就业由正变负的结果,说明了经济停滞与资本积累一定的情况下,一些中间产品、工业生产设备的进口能够带动第二产业就业增长,但是由于其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有限,与总体就业呈反方向变动;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资本积累量增大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更加倾向于与国内企业争夺市场,限制国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此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阻碍作用,但却因为经济增长、资本积累的推动强化了其对第一、三产业就业的影响,加速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
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工业品进口由正变负,出口由负变正。在剔除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因素作用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呈现正向促进作用,出口呈负向作用,加入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因素后,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劳动就业表现为负向作用,出口表现为正向作用。工业品进口由正变负,表明对第二产业就业,在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主要倾向于进口中间产品和工业生产设备,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路径,依靠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进口大量工业生产设备,为建立我国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发展而来的工业经济必然要求增加第二产业就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存量的逐渐增加,国内需求的升级,工业品进口会倾向于抢占部分国内市场,与国内企业争夺国内需求,限制国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对劳动就业产生抑制作用。工业品出口由负变正,表明在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国内企业难以通过获得更多的资本实现规模的扩张,随着出口的不断增长,企业会越来越接近潜在生产力水平。当企业达到潜在生产力水平,工业品出口代表的需求扩张实际上加剧了国内企业的要素短缺,在技术水平一定、没有资本注入的情况下,劳动力难以进入第二产业就业。如果考虑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则国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能够得到资本增量保证,出口所带来的需求扩张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在剔除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因素作用的情况下,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就业表现为促进作用,对总体就业表现为负向作用,说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一定的情况下,一些工业中间产品的进口或加工部件的进口能够带动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由此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经济增长与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国内需求难以启动,生产的产品只能通过出口予以消化,因此对总体就业提升不利。而随着经济增长、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国内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进口的增长除了满足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还将用于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国内企业竞争市场,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变工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结构升级,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劳动就业将表现为负向作用。
同时,应该看到,引入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变量以后的模型较引入前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引入变量前,变量符号在对总体就业及产业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变动较大,而引入变量后,仅工业品进口对总体就业为正向作用,而对第二产业就业表现为负向作用。这一结果表明,有了经济增长与资本增量的支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更能沿着其本来的路径发展,而经济停滞不前、资本存量难以提高,贸易对就业的效应则更容易背离其原有结果,产生反作用。
(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在确定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检验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对外贸易间短期动态与长期调整特征的变动关系,需要建立包括误差修正项(EC)在内的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项(EC)即协整方程中的残差。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在以社会劳动就业ΔlnEMP[,t]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ΔlnGEM[,t]、ΔlnGEX[,t]、ΔlnGEX[,t-1]、ΔlnINX[,t]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总体来看,农产品进口、工业品出口对劳动就业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农产品出口对社会劳动就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当期而且存在着直接的滞后影响,从变量的符号来看,农产品出口虽然当期对社会劳动就业表现为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是其滞后影响则是不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高。工业品出口对社会劳动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27%,是所有因素中最为积极的因素。误差修正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调整显著,其调整度为1.86%。这说明短期内出口有利于扩大就业,社会总体就业的短期波动影响因素中,工业品出口的变动最容易引起较大幅度的就业波动,工业品出口每增长2700万元将带动社会就业增加1万人,农产品出口也能够带动当期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滞后影响不利,表明资源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增长所代表的低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最终将成为国内就业的阻碍因素。
而对第一产业就业,无论是经济增长、资本积累,还是农产品贸易,其短期影响均不显著,误差修正项也不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且方程调整后的相关系数仅0.11,方程在10%的水平下也不能通过检验,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影响都不显著。第二产业就业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工业品贸易短期关系不显著,误差修正项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调整为0.51%,方程F值不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第二产业就业已经相对稳定,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以及对外贸易对其就业都只存在长期的作用。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说明就业水平的增长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及促进资本积累,但是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促进社会就业的长期作用机制的发挥仍然存在障碍。这可能在于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因为经济增长、社会资本积累进入城市,却因为各种城乡壁垒难以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农产品出口与社会总体就业水平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再一次说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就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一、二产业就业是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Granger原因,说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在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分析样本区间内工业规模的扩大也为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结论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国就业水平的提升。协整分析显示,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在扩大对外需求、促进国内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将有利于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提升就业水平。(2)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加快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优化劳动就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出口在推动中国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资源密集的特性,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出口对就业的滞后影响为负,农产品进口对第一产业就业以及总体就业人数的增长都表现为抑制作用;工业品出口极大地推进了工业就业规模及总体就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就业影响因素中最为显著的变量,工业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负向作用,但对总体就业仍表现为正向促进。可见,农产品贸易比重的降低以及工业品贸易比重的增长将更加有利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优化就业结构。(3)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联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影响都不显著,并且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作用的发挥受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因素影响有限。农产品贸易对第一产业就业影响并不显著,却在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就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结果与中国经济曾推行的“赶超战略”有关,也进一步表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社会总体就业结构的改善,中国比较优势的提升,不能只从发展相对薄弱的农业入手,还必须以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促进就业结构改善为出发点,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互动协调,走以强带弱,强弱互补的道路。社会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对农产品贸易在农业就业中作用的发挥并没有起到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更多地表现为简单再生产的特征,要改变这一状态,使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长也同样惠及到农业和农村,体现在农业生产中,这就需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投资,加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4)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持续发挥是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的。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农产品进口将从推动社会就业转变为不利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将强化工业品进口对第一、三产业就业的影响,加速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还为国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增量资本保证,出口所带来的需求扩张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要增强对外贸易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确保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发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5)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从Granger检验的结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就业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的作用,总体就业和第一、二产业就业都是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农产品出口与社会总体就业水平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可见就业规模的扩大,就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感谢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对本文的有益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注释:
① 张华初、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财贸经济》,2004年第6期。
② 客观经济形势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更多地表现为结构影响的观点包括:中美经济和贸易结构完全互补,新的经济形势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或将扩大(林毅夫,2008);人民币汇率的非对称波动,对美元升值,却对非美元货币贬值,中国出口规模影响不大(樊纲,2008);中国贸易增速将减缓,但贸易规模仍将扩大(哈继铭,2007)。
鞠建东、林毅夫等(2003)认为其定义的是技术比较优势。
③ 鞠建东、林毅夫等:《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3033,2003年12月。
④ 赵进文:《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模型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⑤ 即使在变量为非平稳性时,使用ECM也能够更好的解释短期动态与长期均衡调整关系,同时有助于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
⑥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允许满足协整分析条件的两个以上变量间存在多于一个的协整关系。
⑦ 许和连等:《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12期。
标签:工业品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进口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社会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