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65例分析论文_曾宇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娄底 417009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减少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的临床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内科首诊的急性阑尾炎误诊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急性阑尾炎患儿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有33.8%,被误诊为胃肠炎的有18.5%,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和腹泻病的均为12.3%,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有10.8%,被误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有7.7%,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4.6%。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极易被误诊为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在早期诊断时医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阑尾炎俗称为盲肠炎,是人体内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由于人体内阑尾的解剖位置变化较多,不同患儿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的疾病[1]。选择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内科首诊的急性阑尾炎误诊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效减少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的临床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内科首诊的急性阑尾炎误诊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儿的年龄范围为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6.7±3.2)岁;患儿的误诊时间范围为(24-120)个小时,平均误诊时间为(65.2±12.3)个小时。所有患儿均有哭闹、烦躁、弯腰的表现;有57例患儿有发热症状,48例患儿有腹痛症状,55例患儿有呕吐症状,36例患儿有腹泻症状,37例患儿有腹胀症状;对患儿进行查体,有51例患儿右下腹出现固定性压痛,43例患儿的腹肌紧张。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2]

为患儿做血常规检查:有60例患儿的末梢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超过(12×109)/L,其中有26例患儿的超过(20×109)/L;有61例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分类超过80%。

为所有患儿做大便常规检查:有7例患儿的大便中出现白细胞,3例患儿的大便中检出脓细胞和血细胞。

采用阿洛卡黑白B超仪(型号prosound6)扫描患儿的腹部,所有患儿的影像学结果均没有显示阑尾炎,有8例患儿在发病24内的B超结果显示为阴性,有7例患儿在发病(24-48)h内的B超影像学结果显示患儿存在小液平及不全性肠梗阻,有24例患儿的B超影像学结果显示患儿有不同程度的阑尾增粗、右下腹出现包块、肋间有积液存在等;有12例发病时间超过48h的患儿经CT检查后在膈下看见游离气体。

1.3 方法[3]

所有患儿就诊后医生马上给予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但是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缓解,结合右下腹固定压痛的查体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儿为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较高,马上联系我院儿外科医师进行会诊,会诊后决定专科进行治疗。

1.4观察指标[4]

统计急性阑尾炎患儿误诊的疾病类型,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误诊率。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儿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误诊情况统计

统计每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误诊的疾病类型,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最多,高达22例,所占比例达到了33.8%,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例数最少,仅为3例,所占比例为4.6%,两种疾病类型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3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患儿转科治疗效果统计情况

患儿会诊后转入儿外科进行治疗,65例患儿经手术证实均为急性阑尾炎,包括32例(49.2%)阑尾穿孔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24例(36.9%)化脓性阑尾炎、4例(6.2%)局限性腹膜炎、3例(4.6%)坏疽性阑尾炎和2例(3.1%)急性阑尾炎穿孔;阑尾穿孔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和化脓性阑尾炎造成误诊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急性阑尾炎类型。实施阑尾切除术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发热、腹痛、呕吐、腹泻、腹胀等,与其他的急腹症疾病相比没有典型特征,查体大多有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或者腹肌紧张,影像学检查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特征,患儿年龄较小没有主诉能力或者主诉能力较差,这些原因到是造成医生对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准确率低的因素[5]。患儿在发病初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恶化,患儿疼痛加剧会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情绪,不能配合医生完成诊断和治疗,对准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造成很大的难度。

为提高首诊准确率,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诊,内科医生应该做好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6] :(1)对于因为发热、腹痛、腹泻、腹胀等原因到儿内科就诊的患儿,要主动向家属询问患儿的详细病史,充分掌握患儿的病情;在检查患儿的身体时务必要细致严格,辅以B超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在患儿熟睡后在此进行检查,能够更为准确的检查出患儿的腹部体征的性质和范围,医生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患儿的病情。(2)要非常熟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患儿出现原因不明确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时,要充分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认为患儿是其他的疾病而不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检查;(3)考虑到患儿是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较大时,要马上联系儿外科的相关医生进行会诊,尽早确定患儿的疾病类型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早控制患儿的病情,减轻其痛苦。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儿极易被误诊为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在早期诊断时医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淑梅.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22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62-62.

[2]刘涛.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56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1-22.

[3]钱德吉.小儿急性阑尾炎内科误诊65例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0,23(11):1035-1036.

[4]荀富强.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22例研究[J].中外医疗,2013,12(19):47+49.

[5]曹香叶.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6):121-122.

[6]李小红.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的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59-60.

论文作者:曾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儿内科急性阑尾炎误诊65例分析论文_曾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