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规定的再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规定的再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规定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并得到说明的,它具有五个基本规定,即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其中,唯物性是最为基础的,其他四个特性则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加以说明和限定;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之点,是正确理解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和人道性之间内在统一性的关键思路和有效视角,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自己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从而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面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围绕物质与意识何为世界本原的长期争议,马克思主义哲学旗帜鲜明地站在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上,对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物质统一性作出了符合时代水平的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本体论研究是既不能取消也无法回避的。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的本原问题作为一个最为根本性、基础性的哲学问题被提出来,有其历史的和理论的必然性。它哲学地反映着人类产生以后统一的世界分化为物质与意识两大类现象,这是一个最为重要、最为根本和最为普遍的现实状况,也记载着人类理性思维在自我追寻和自我反思中的哲学升华。在哲学史上,人与世界关系之所以被哲学地抽象为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正因为这种对立是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在统一的世界内部发生的最为根本的和重要的变化,也是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对立。面对着分化了的世界去追寻自身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去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及其基础,正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最自然的追求,也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围绕世界统一性问题的长期争论不是无谓的概念之争,而是有着重要历史基础,并反映哲学思维特点的真正的哲学探讨。

第二,从现实的角度看,关于世界统一性及其基础的本体论探讨不是也不可能是可以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的。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每一次具有时代性意义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仅现实地改变着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存在状态,而且观念地改变着人们对于世界统一性及其基础的哲学理解,要求并必然引起哲学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意义上的形态学变革。近代以来关于原子、电子的物理发现之所以酿成一种哲学危机,并引起哲学物质观的改革,正反映了哲学世界图景对于现实世界和科学的依赖性。当代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的最新发展,更是改变了当代哲学的实践基础和科学基础,需要对世界的统一性及其基础作出新的哲学说明。

第三,就其学科地位而言,本体论研究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对其他分支哲学研究也具有前提作用。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的本原,这是本体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哲学解答,涉及到对自然—人—社会—意识之间多因素内在交互作用的整体把握,因此,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本体论研究涉及到人与世界关系的所有最基本方面。正由于此,对本体论问题的科学合理的回答实际上成为回答其他哲学问题,比如,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实践问题、评价问题、人的问题、语言问题、逻辑问题等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为其他分支哲学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创造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当代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著名美国哲学家蒯因要在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一百多年后重新做出“本体论的承诺”,也才能够理解自然哲学的复兴和社会本体论的重建何以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走向。

作为一种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唯物主义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哲学原则、立场和观点。具体地说,在发生学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对于意识的先在性,从根本上反对一切形式的创世说、有神论和宗教唯心主义;在共时态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对于意识的本原性和基础性,坚持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和依赖性,认为意识对于物质的相对独立性最终不能改变和超越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性、本原性,从而划清了自己与一切形式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界线;就其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意识的内容是对其对象的反映,坚持思维的逻辑是对存在运动的规律的程序性再现,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不管在其形式上是多么复杂多样,怎样具有主观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特性,就其内容而言都有其对象性前提和客观性基础,都有对其对象的再现性和反映性特征,从而划清了自己与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原则界线。

然而,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区别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而且区别和超越于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形式的“旧”唯物主义,代表着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全新阶段和现代形态。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由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四个基本特性而区别和超越于各种形式的旧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是建立在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科学批判和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神秘性的合理改造这两块基石之上的。

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主要有三种形态:纯粹的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是直观的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冲破了唯心主义的哲学垄断,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位,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生涯,促成了他们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但是,费尔巴哈在否定黑格尔的哲学唯心主义时也一道抛弃了其中蕴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使自己站到了直观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立场。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比‘纯粹的’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77~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他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同上书,第54页。)因此,“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同上书,第75页。)直观性成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局限之一。为此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同上书,第56~57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强调对于直观的唯物主义的辩证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对世界的实践理解,这实际上就是辩证理解。因为实践的最根本特性就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因此,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在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得到表现和实现的,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则正是内在于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和理论批判活动之中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思维法则,而是自然、社会、人和思维世界的普遍规律。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不仅与对现实世界的唯物主义理解密切相关,从而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而且是与对人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合理理解内在相关的,从而更加全面、彻底。它不仅是自然辩证法,也是社会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人性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等,是真正具有广泛性、普适性和有效性的辩证法;它不仅是客观辩证法,也是主观辩证法、活动辩证法;它不仅关注和尊重人与世界关系的自在的辩证运动和过程,而且把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革命的因素自觉地加入到人与世界关系的辩证运动过程之中,通过实践的合目的性展开来影响人与世界关系的辩证发展方向和过程,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变化,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理想的和人道的进化过程。当代大实践、大科学和大哲学的产生和形成,则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出自然—人—社会大系统的普遍联系和辩证运动,证明并且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的辩证 理解和解释。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具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在观察、理解和说明任何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时都加以自觉贯彻应用的强烈而又深沉的历史视野、历史逻辑和历史方法;其二则是对于人类社会历史问题的密切关注、深刻理解和独到解释。正是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自己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众所周知,黑格尔在社会历史观史上第一次正确地把人类的历史描写为一个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个过程的内在规律性,从而显示出巨大而深沉的历史感,甚至向我们暗中指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但作为一个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把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归结为那神秘的绝对精神及其外化,从而最终不能达到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3卷,7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如果说在自然观上费尔巴哈还称得上是一个尽管是直观的然而仍然是伟大的唯物主义者,那么,他在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哲学解释上则完全是唯心主义的。他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宗教唯心主义,但却由于直观唯物主义的历史意识和实践意识而陷入到对人的抽象理解和对“爱”的新宗教的盲目尊崇,乃至不自觉地陷入唯心主义泥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页。)

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辩证有机地结合之所以这么困难,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宇宙运动中的最高级形式,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包含着整个世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全部运动形式和全部过程性特点:自然的、社会的、人的;个体的、群体的、类的;物质的、意识的;感性的、理性的;需要的、动机的;生产的、消费的;理智的、情感的;现实的、理想的;必然的、偶然的;客观的、主观的;可逆的、不可逆的;目的的、手段的、结果的;观念的、实践的;自觉的、盲目的;价值的、评价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等等。面对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活性的有机系统整体,如果缺乏一种总体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视野和方法,则难免陷入片面性。

从方法论上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依赖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历史方法论方面的伟大革命性变革,得益于他们所建构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认识模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认识社会历史,“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1卷,3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为此,他们强调把认识的出发点放在人类的实际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上,并把改造社会作为引导社会认识活动及其发展方向的目标和目的,且使之贯穿在认识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强调对于自然—人—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把握,注重个体、群体和类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力图在相互作用着的多种社会要素中找出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关系。他们坚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并在此基础上去全方位勾画社会有机体的立体系统结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不能满足于对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整体把握,还要把握其各种具体形态,尤其是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他们强调在对人体的解剖中去探索把握猴体的钥匙。在物质利益的分化和阶级利益的对立中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因,并在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矛盾的深刻分析中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建构起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型,并通过将其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诉诸实践,来引导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展示出自身的特殊社会功能。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有着唯心主义的特定内涵。与资产阶级和唯心主义哲学强调人、尊重人,甚至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方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旧唯物主义却忽视人、漠视人,甚至“敌视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把人仅仅看作一种自然存在物,一种物质的东西,认为人是植物、人是动物、人是机器等,把人归结为其自然属性而忽略人的意识性和社会性。费尔巴哈比18世纪唯物主义有所进步,他把人看作感性的存在物,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但他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从18世纪唯物主义敌视人,到费尔巴哈所看到的抽象的人,其根本点,在于不懂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本质就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指出:“正象无神论作为神的扬弃就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或者说,无神论是以扬弃宗教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关注至少包含着以下基本点:

1.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观念中,都应以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为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2.现实的个人本质上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有多种规定性: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工具性、符号性等,而最根本的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许多个人的合作”。正是在这种合作中形成一定的集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同上书,第119页。)正是通过一定的集体,个人才能与整个社会、国家发生关系,展示和实现自己的社会性。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促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相应地,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个人也成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这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同上书,第87、89页。)

3.人的类特征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马克思认为,所谓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劳动,“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正是劳动的丰富性,“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同上书,第126~127页。)

4.私有制的产生伴随着并加速了人类的阶级分化。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成为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这里,人道性主要甚至首先通过阶级性而得到表现和实现。从阶级利益的分化和阶级斗争的发展来考察社会历史,考察人的阶级地位及其历史演变,考察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自由和解放。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性与其阶级性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5.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劳动异化只有通过消灭造成异化的条件才能被消除。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资本主义运用,加速了阶级的分化和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无产阶级的被奴役、受压榨,是世界人口的大多数人的非人道的存在,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消除异化,回复人的本性,解放无产阶级,以至解放全人类,其关键之点,是扬弃私有财产,是消灭私有制,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

6.人类解放与个性解放的内在一致性。正因为每个单个的现实的个人都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也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因此,“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来说是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9页。)这样,单个人的解放也只有在全人类的世界历史性解放中才能得到彻底的实现。而另外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书,第294页。)因此,个性解放与人类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世界历史进步的共产主义运动。

5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和人道性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的最关键思路和最有效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自己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从而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总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唯物主义的能动性观点科学地理解和解释实践,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根本前提。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切关注和科学理解,并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建立新的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当年实现人类哲学认识史上伟大革命性变革的关键一环。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感性的现实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最基本方式。但实践又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是人的理智、情感、意志等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性表现,也是人的自觉性和自由精神运动的最现实表现。实践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而展开的中介性活动,它集中地体现着人类理性的技巧,实现着由客体的自发运动形式向人的自觉活动形式的转换,是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事物的尺度的统一的现实过程。实践又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活动,是人批判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参加自然界的辩证运动过程,能动地创造自己的社会历史存在和社会生活,建构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最根本最现实的途径,因而是人的创造性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实现形式和确证形式。因此,实践是世界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和自觉形式,是同物质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自觉的辩证的社会历史过程,它集中表现和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道主义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得以不断展开、进化和发展的最革命和最积极的力量。

2.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时代特点,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一方面批判了离开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理解主体,同时又离开主体、离开人的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现实、事物、客体的直观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则批判了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而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方面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强调从实践方面来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和人的价值,认为对现存世界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观念建构和实际建构,是人的最本质的功能特征,也是人的社会价值之所在。人正是通过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实践,影响着现存感性世界及其发展方向,促成了它向着人的世界的生成运动。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性和基础地位,承认“天择”对于人的活动的前提意义,同时强调人在实践中的选择、创造对于感性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强调“人择”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和人的特性。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的选择与创造,人理论地和实践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现实地和实际地依赖和掌握外部世界,促成外部世界向属人世界的持续转换。

3.批判实践、规范实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去自觉地坚持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以哲学的方式指导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科学解释,而且要教人善于以唯物主义方式处理和驾驭这种关系,为此,它不仅强调对现实的理论批判,而且强调对现实的实践批判。而为了使这种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真正科学的和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对理论的非科学性和实践的不合理性进行批判,以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彻底地坚持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既要从事对象批判,也要从事自我批判;既要从事理论批判,也要从事实践批判;既要批判理论,也要批判实践。只有通过这种全方位的、严格的、自觉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地自我变革与自我更新。

*本文系作者为陶德麟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一书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一章中的部分内容。现单独发表,以飨读者。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规定的再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