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农垦作为农业的“国家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实践示范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1 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江苏农垦系统有土地13.47万hm[2],耕地7万hm[2],16万职工。所属的60个企事业单位中,有27个农(林)场。建国初期这些在荒凉贫瘠的海滩、江滩、湖滩上围垦而成的国有农场,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开放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业企业。一些农场在许多方面已显现出了农业现代化的雏型。
——农田水利化。整齐划一的大条田,沟渠配套、林带相间,农田林网化面积达93%,基本建成防洪、防旱、防涝、防渍和防潮等工程系统。百万亩农田排得出、灌得进、降得下。有效灌排面积占耕地总面积90%,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达到65%以上。
——耕作机械化。全垦区拥有农机总动力28万马力。每百亩拖拉机拥有量8.1马力,接近美国的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 高出全国20个百分点。麦豆等旱作物机械化程度达95%。机械化程度高的农场,麦子亩用1个工,水稻5.63个工,棉花13.6个工。
——科技普及化。全垦区的良种化面积在85%以上。全部化学化(其中包括航喷)。全系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50%。
——生产集约化。1994年全垦区粮食总产38.3万t,比1984 年翻了一番,农业职工人均产粮12t,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 倍, 临海农场达到38t。水稻、棉花、麦子等主要作物的单产分别比全省超出34kg、17.7kg和82kg。
——经营管理高度组织化。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实行专业分工,基地生产,社会服务,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经济市场化。农业结构适应市场需要,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农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养殖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超过30%,肉禽产品出口占全省的85%以上。
2 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在开垦初期,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农场长期处于“用钱靠国家、吃粮靠返销、亏损靠补贴”低产亏损状况。1978年后,江苏农垦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入手,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并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农垦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2.1 以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 推进统分结合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两个飞跃 1984年,江苏农垦的农场,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格局,实现了第一个飞跃。但是,在第一个飞跃中,也存在片面强调分的一面,该统的没有统起来。各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目前已较好地解决了统和分的关系,形成了规模经营,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各场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在规模经营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承包形式,如:东辛农场以条田为单位联户或小组集体承包;新洋农场支场双重承包等。这些承包形式虽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麦、豆、稻等活劳动消耗少、机械化程度高的种植项目,由少数分场、大队管理人员和机务人员大面积集体承包种值,劳均经营150—200亩;把活劳动消耗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棉花、蔬菜、果园、畜禽养殖等项目承包给家庭农场,劳均经营0.67—1.33hm[2],这样的组合,仍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由于统分适度,大农场和职工家庭农场各自的优势都得到发挥。
强化服务体系是保证规模经营的关键。农场建立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服务组织,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种子服务中心、多种经营服务中心、商业物资服务中心等。并以此为载体,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农田基本建设,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主要技术措施,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收购。农资有保障、技术有图纸、管理有规范、收割有机械、产品包收购;养殖上还享受苗禽、饲料、防疫、收购“四上门”服务。因而分场、大队就像是生产车间,职工是最省心的农民,他们无需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只要一门心思按要求管好,多增产就多收益。按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的路子,目前,全系统几乎所有原来的农业服务组织都已成为经营服务实体。寓经营于服务之中,对内服务为主,对外经营为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功能与服务实力同步增强。
2.2 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走种养加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之路 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与一些地方先发展工业后反哺农业不同,江苏垦区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农业现代化带动了农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这种带动作用实质是农业的产前、产后的延伸和扩张所产生的效应。其途径主要是在稳固的农业基础上,发展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建立“龙”型经济组织。
首先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农场办工业,一般从种养加入手,具体做法是,把一些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组成一个统一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其内部建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自我利益调节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重心向原料生产者倾斜,购销差价由农场补贴。临海农场采取两头(农资供应和产品购销)固定,一年一定的办法,承包者一年早知道,放心、省心。同时,稳定内部原料供给和价格,增强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龙头企业在一条龙、一体化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这几年,垦区在抓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规模和水平的同时,狠抓了加工产品的适应性调整。一是发展绿色食品。目前已有十多个产品获得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市场反应热烈。如双洋特液酒,凭藉绿色食品标志效应,1994年的月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产品供不应求。二是扩大名牌产品。如新洋农场充分发挥美尔姿牌羽绒服的名牌效应,带动鸭子养殖加工一条龙,年创产值1.2亿元,利润1000多万元, 外贸出口超过2000万元。三是开发副产品,搞好综合利用。如临海农场是水稻高产基地,他们的银月牌大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龙”型经济的发展,对农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三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在稳定农业基础上,第二三产业的经济份额已占大头。1994年,农副产品和棉纺等企业销售额达20多亿元,利润占全垦区的70%左右。与此同时,还兴办了两头在外的工业,形成了包括制约、化工、机械、电子等八个行业在内的工业体系。自1979年以来,累计已有6 万农业职工转向非农产业,占场职工的50%,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劳动生产率1994年比1979年的增长了4倍。二是由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近十年多来,农场在服从国家调控大局,坚持稳定粮棉基础结构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在种植业、大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三个层面进行结构调整,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生产基地。目前,垦区20万只以上的养禽基地有10个,全垦区26个农场中已建成23个良种经营公司,良种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仅种子经营部门创利就达1600万元。三是由封闭式的单一生产功能转向开放性的综合服务功能。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场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职工居住相对集中,农场成为较为繁荣的集镇,为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配套的商贸、娱乐、教育和卫生等功能齐全。
2.3 以科技为先导,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加速农业技术进步 80年代以来,垦区把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放在农业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一是坚持引进与吸收相结合,建立稳定、可靠的新技术源。主要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合,注重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品种,接受最新的前沿技术。在对各种新技术的选择应用上,强调推广区的特殊性,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技术组装的合理性,坚持推广一项成功一项。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系统共推广应用了40多项农业新技术。
二是强化科技推广网络建设,为农业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农场有科委,负责科技推广的规划、组织、协调;每个场都有农科所(站),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配套有较为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分场、大队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体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三是坚持培训与示范相结合,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建立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科技兴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对此,垦区有区别地从两个层次抓提高。对科技人员以培训为主。垦区内建立了包括农垦职工大学、农业中专学校、职业中学在内的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把好岗前培训关。同时,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各场每年都送一些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对职工群众以示范引导为主,针对职工群众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和科技推广难的特点,农场采取典型示范的办法,推动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2.4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农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多来年,垦区各级都把农业投入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七·五”期间全系统每年的农业资金投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近几年每年达到5000万元左右。
农业内部业已形成的积累调节制度是稳定的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一是分配调节积累制度。主要是通过控制奖金总额和承包者收入,防止出现利益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二是产品统购积累制度。农场通过统一收购家庭农场生产的农副产品,再加工增值。三是各种建农基金。如,水利劳动积累制度,农场职工每年都要承担15个以上水利义务工;农业场内保险制度,按不同作物提取不同比例的保险费;育林基金制度等。四是职工家庭积累,1994年全系统自筹资金亿元,约占农业流动资金总额的70%;职工自购小型拖拉机3000多台,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
形式多样的积累调节办法从机制上增强了农场的经济实力和调控能力,稳定了农业投入,不断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3 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思路
农业现代化标志着农业发展在最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从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和垦区的实际状况出发,到2000年江苏农垦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1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思路是:以“两高一优”为目标,坚持市场取向,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内涵能力,强化服务体系,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可持续集约经营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3.1 搞好统筹规划 农业现代化, 说到底是以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诸要素的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如何有效地实践和完成这一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搞好统筹规划。要树立与持续集约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处理好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高物质能量投入与生态保护,平面开发与立体开发等关系,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3.2 进一步强化智力投入
要把普及农业科技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来抓,坚持科教兴农。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技术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高新技术。到本世纪末,科技贡献份额达到70%,全部实现良种化,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0%。
3.3 增加物质、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九五”末, 旱涝保收面积要达到80%,农田全部林网化。
3.4 优化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化的优质、高效农业, 巩固提高种养加一条龙,重点发展商品种子,加快种子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3.5 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确保适度规模效益。
3.6 加快二、三产业和农场城镇化建设 努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收稿:1995年10月18日)
标签:农业论文; 江苏农垦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垦改革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