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生活空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当中进行的,所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伴随着社会 主义的建设,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兴土木的热潮,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斗妍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二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2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 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3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
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统筹考虑,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具体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
2.2 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别。根据阿普尔压德 (D ?APPLeYard) 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 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 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3 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 四周的环境中。将四周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块红线内的小环境 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远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 “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足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四周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二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没计的指导下,注重四周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3.1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 ,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 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3.2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 IS )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 y 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V irtual R eality,V R )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 ,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 F D )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 F 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 F 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 F 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4.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4.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 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 设必须配套、完善。
4.3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 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 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
结束语: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 和谐。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 ,
[2]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 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刘玮.论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 ,
论文作者:卿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