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通货膨胀风险与通货紧缩风险交替的角度探讨了宏观调控的趋势_经济增长率论文

本文从通货膨胀风险与通货紧缩风险交替的角度探讨了宏观调控的趋势_经济增长率论文

就通胀风险与通缩风险交替出现的困扰来探讨宏观调控的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通胀论文,宏观调控论文,困扰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34—04

一、目前经济运行面临两大风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经济运行时常面临不同的风险,或者是通货膨胀,或者是通货紧缩。目前,我国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产能过剩和投资扩张同时并存。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是,当前既存在着通胀风险,又面临着通缩风险,其中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可能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客观现实。

产能过剩并非经济危机。什么是经济危机?按照当年马克思的定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1957)。生产过剩有三种形式:(1)产出或产品过剩,反映在市场上是供给过剩;(2)资本过剩,这里的资本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而其核心是产能过剩;(3)劳力过剩,表现为就业率下降或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通病,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旦发生经济危机,那我们也不应感到意外。我国的优势主要在于借助宏观调控,可有效而及时地化解生产过剩,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产能过剩并非自今日始,仅就供给过剩而言,至少已有10个年头了。商务部每年发布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清单,有70%乃至80%以上的商品是供大于求,其余商品为供求基本平衡,供不应求的商品极少,甚至一个也没有。这表明,供给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但,这不是一种良好的市场现象,不仅市场持续疲软,价格运转扭曲,而且会给企业投资带来不良预期,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

供给过剩是生产过剩的初级形态,产能过剩是由供给过剩转化而来的。若某年出现供给过剩,在下个年度需求有了明显扩大,市场可以容纳当年供给,又可包容上年的过剩供给,那就不会产生产能过剩。否则,滞销和积压的商品将会增多,年年如此,产能过剩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产能过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但更为严重,而且也是更为深远的。有人说,目前的产能过剩仅限于列入国家过剩产能名单的产业,主要是钢铁、建材、电解铝、水泥等少数产业,是局部的。此言未免失之偏颇。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形下供给过剩占显要地位,而产能过剩是潜在的,那么,时至今日,内需仍然难以迅速扩大,供给过剩不仅已转化为产能过剩,而且具有全局性质。不但经济运行面临更为严重的生产过剩的制约,旨在协调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也必然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若一旦宏观调控失误,那就会造成人们难以承受的经济危机。

产能过剩之所以具有全局的性质,是由于:(1)产能过剩不仅广泛存在于消费品生产部门,而且正在向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扩展和蔓延。2005年和2006年,生产资料市场都有20%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龚雯,2006)。虽然这个比重明显小于消费品市场,但是,若考虑到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内在联系,以及生产资料销售额远大于消费品销售额——一般地说,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那么,由生产资料市场所造成的经济运行阻力,也将远远超过消费品市场。(2)产能过剩的扩展和蔓延势必压低投资需求,并抑制投资增长。在居民储蓄偏好增强、储蓄率又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投资增长的减缓必然导致资金过剩。实际情形也正是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次出现信贷资金过剩,这就是当时供给过剩向产能过剩转化的反映。(3)劳动力和资金同是生产要素,产能过剩的扩展和蔓延不仅压低对资金的需求,而且还将压低对劳力的需求。因而,劳力过剩和资金过剩必然同步产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尽管经济增长率仍处于高位,失业率却开始越过3%的历史界线,徘徊于4%至5%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劳力过剩的反映。可见,眼前的产能过剩已遍及多数产业,而且它还引发或导致了资金过剩和劳动力过剩。因此,如今产能过剩不是局部的,而是明显具有全局的性质。至于列入国家过剩产能名单的那几个产业,其产能过剩早已达到不得不予以公示和强行控制的程度。但这并非表示,唯有这些产业才有产能过剩,其他产业的产能没有过剩。

既然产能过剩具有全局的性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产能过剩已转变为经济危机了呢?还不能这么说。主要理由有四:一是,若是经济危机,那必定导致经济运行的滑坡。但近4年经济运行不仅仍处于高位,而且经济增长率还有所上升,2003年至2006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O%以上,高于前5年(1998年至2002年)8.2%的平均增长率。二是,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投资运行趋冷。但是,目前投资运行仍然过热,2006年投资增长率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高达24%。即便是今年,虽然受到宏观调控的制约,它也不会出现明显减速的现象。三是,经济危机必然先后伴随以通胀和通缩。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既未发生通货膨胀,又未出现通货紧缩。近4年物价总水平是走低的,且物价指数的变动不大,不可称之为通货紧缩。四是,经济危机势必造成大量失业,但目前实际情形却是,在失业率上升到4.5%以后,又趋于相对稳定。可见,产能过剩与经济危机是两码事,有共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不可完全混同。不过,应清醒地看到,产能过剩与经济危机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通常说,我国的经济运行是平稳快速的。如果我们的观察仅仅限于分析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基本指标,情况的确如此。虽有隐忧,但仍可持乐观的态度。然而若做更深入的观察,比如,不仅把投资扩张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而且把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联系起来分析,那就会发现,当前经济运行正孕育着通胀和通缩两大风险。而从多方面改进经济运行的状况,排除经济风险的干扰,以及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则是宏观调控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投资扩张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一对经济学范畴。前者是指在货币资金不足的情形下,借助货币的过量发行来拉动经济运行,并导致物价上涨。后者是指在货币资金过剩的情形下,经济运行将日趋萎缩甚至滑坡,并导致物价跌落。无论通胀还是通缩的发生皆非偶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闻潜,2000)。

通货膨胀源于投资扩张。投资扩张表现为,在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性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运行。最近几年,投资扩张已达到令人瞩目的程度,由此而引起的通胀风险并非虚构,而是现实客观存在的。

投资扩张经常不顾及资金的积累能力,其对资金积累能力的超越,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因为,一方面,它将导致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即是说,货币发行量将超过资金积累能力,并用于弥补因过度投资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差额。另一方面,它将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增加将给居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但是,此时居民收入增长并非全部来自具有内在价值的资金积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由货币非经济发行而形成的虚拟价值。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的投资中,也包含相当部分的虚拟价值。虚拟价值即货币运行中的泡沫。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市场呈现异常兴旺,物价连年上涨就是市场过度兴旺的现象形态。1993年至1995年市场异常兴旺,通胀率高达两位数,就是由投资盲目扩张造成的。因此,若今后投资扩张依然持续而难以收敛,那么通货膨胀或迟或早是一定要发生的。

在目前,尽管投资增长率仍居于高位,但通货膨胀暂时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一方面有充裕的货币积累,或者说资金已经过剩;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依然疲软。人们正在忧虑通胀风险的到来,这不无道理,但在产能、资金均过剩的情形下,通胀不可能立即突然而至,这也是可以肯定的。目前主要问题在于,急需查明导致投资持续扩张的真实原因,并着力加以有效控制。唯有如此,方可最终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

投资扩张的成因,的确长期不为人所理解。从理论上说,投资的功能是为经济运行不间断地提供产能和产出。但是,产能过剩早已凸显,这等于说,经济运行不再需要投资为它提供更多的产能;从政策上说,宏观调控正借助土地和信贷两道闸门来约束投资扩张。可是众多投资者既不理会产能过剩对投资的自然制约作用,也不理会两道闸门对投资的政策制约作用。投资扩张的势头依然强劲,似乎是不可扼制的。那么,在产能过剩的情形下,导致投资扩张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下列几个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1.投资成本偏低。投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土地成本和劳工成本。目前的情形是,这三方面的成本没有例外都是偏低的,投资扩张就是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起步的。

任何建设项目的投资,皆须先进行融资,融资是投资的重要前提。目前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银行,也有得到授权的非金融机构的参与。我国的货币政策一向鼓励投资,贷款利率是长期偏低的。贷款利率低,融资成本自然就低。2006年上半年,为了抑制投资过热局面的扩展,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形下,曾提高贷款的利率。但是,贷款利率的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即便把当年下半年利率的调整考虑在内,情况依然如此。有人估算,一年期贷款利率应调整到8%,存款利率应调整到5%才比较适当(邢飞,2006),二者均高于现行利率约两个百分点。

任何建设项目的投资都要购买土地,为此得付出一定的土地成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项目占地是征用的,虽然不是无偿使用,但与土地的正常价格相比,征地价格却相当低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性用地的价格应是市场价格,然而现今的实际情况却是,征地价格在土地交换的过程中仍然通行无阻。所以,土地成本明显偏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海城市就是用上述办法,再分配了农村的一批资金,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然而如今廉价征用农民的土地竟成为实行投资扩张、危及经济运行的重要原因。

任何建设项目的投资,还需雇佣一定数量的职工,花费相当可观的劳工成本。但是在城市实有职工中农民工占半壁江山,为基建投资服务的建筑、施工、运输等行业中,农民工更是居多数地位。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工资常年被拖欠,几乎成为这些部门的一种常见现象。近年间,鉴于“民工荒”的压力,沿海城市先后调整了农民工的工资。即便如此,农民工工资还是偏低的。农民工人数众多,工资低,劳动时间长,这些结合在一起后,可以认定,不仅金融成本和土地成本偏低,而且劳工成本同样是偏低的。

在我国投资热一再兴起,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投资成本是长期偏低的。近年来,对投资热的调控之所以难以取得成效,未用力调节投资成本是全部问题关键之所在。

2.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市场价格是经济运行、特别是投资运行的指示器。价格上升,预示可加大投资;价格下降,预示宜减少投资。近几年消费品价格运行比较平稳,生产资料价格则显著上升。在产能过剩的情形下投资热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与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居于高位是分不开的。

生产资料价格与消费资料价格有所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1)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机制已初步形成,但生产资料市场还不能这么说,其价格形成多半还受制于垄断因素,而垄断价格从来是偏高的。(2)消费品价格的波动是由消费性需求的变化而引起,而消费性需求决定于居民收入。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是由生产性需求的变化而引致,而生产性需求决定于投资。近几年,虽然消费性需求明显不足,但生产性需求是相当兴旺的。这些表明,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并非偶然,而是有深厚的市场基础的。

近几年投资扩张的源头是房地产投资和汽车产业投资。住房、汽车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石油等价格的上升,进而又带动电解铝、化工原料乃至电力、焦炭、煤炭等价格的上升。这些产业是目前投资扩张的重点,又是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部门。目前这些部门已列入国家产能过剩的目录,但对其仍然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原因依然是销售价格过高。应该补充说明,房地产、汽车产业投资的过快增长,虽然是提升消费结构的需要,但也有不健康因素,因为房地热是人为炒作起来的,是过度投机的反映。

3.税收调节迟缓,盈利空间过大。生产资料生产在经济运行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有的属于重要原材料或资源性产品,在经济运行中处于上游地位,只要有投资的支持,便可暂时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发展。有的属于垄断性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对手,易于获得产业垄断利润。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投资成本低,市场价格高,再加上其优势地位,自然可获得相当丰厚的利润。各产业部门的利润率本来是不同的,有些部门利润丰厚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但对投资成本、市场价格缺乏适当的政策调节,而且对利润也缺乏必要的税收调节。资源税出台迟缓,其税收体系亦不完整,而控制垄断利润形成和参与垄断利润分配的税收政策至今尚未问世。

总之,产能过剩之所以未能抑制投资扩张,而是与投资扩张同时并存,就是因为对投资成本、产品价格和盈利空间等因素调节不力的缘故。当然,在一向推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舆论环境中,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加以改进,那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三、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投资运行日益萎缩的反映。如果说通货膨胀是由投资扩张而引起,那么通货紧缩就是由产能过剩所导致。从理论上说,投资扩张和产能过剩是互为因果的。一方面,投资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又将压低投资需求,进而抑制投资增长。而当投资增长减缓,甚而呈现萎缩状态之时,通货紧缩的发生就是一种必然。基于投资扩张和产能过剩的内在联系,可以认为,通货紧缩应是通货膨胀的后续过程。

产能过剩导致通货紧缩的过程,就是由投资增速减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量缩小,进而迫使货币供给量紧缩的过程。其现象形态是,不仅货币发行量锐减,而且各层次货币运行,包括M1、M2在内均同时、同等程度地缩减。同时,这也是由投资增速减缓而产生的商品需求量减少甚而萎缩并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过程。这是因为,投资增速减缓意味着不但新增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将会上升,而且居民收入增长亦受到严重制约。在全体居民中,中等收入者和低等收入者收入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就业。然而,一旦失业率上升,失业现象也将集中于这两部分劳动群体。因而,失业率的上升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制约作用很大。因为这两部分群体消费倾向历来较高,所以,它对消费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历史经验显示,消费需求的萎缩,正是发生在那些高失业的年份。而在市场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萎缩的情形下,市场价格的大幅度跌落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但是,不能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已陷入通货紧缩的状态。最近一个时期内,虽然物价持续走低,但是经济快速平稳运行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通缩和通胀皆包括货币运行和价格运行两个层次,而以价格运行即物价的涨落为其基本标志。2003年~2006年的4年间,物价波动幅度除个别年份稍高外,均保持在1%~2%之间,这既非通胀也不能称之为通缩。是通胀还是通缩的争论,虽然近年间不绝于耳,但它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市场价格的运行既平稳又适度。在不得不承受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的情形下,经济运行未陷入通货紧缩是一个奇迹,但这也并非偶然,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投资增长仍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鉴于产能过剩的扩展和危害,近年间宏观调控正着眼于压低投资增长率,并使之保持在适度区间。就是说,一方面要纠正投资增长率持续偏高的现象,以缓解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投资增长率下降过快乃至投资规模萎缩现象的发生。前者有助于预防通胀,后者则为预防通货紧缩所必需。所以,尽管目前投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它在降至适度区间后就将停止。要知道,产能过剩是长期间形成的,要化解产能过剩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急于求成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是非常有害的。

通货紧缩通常是由经济严重滑坡所致。近几年,由于投资增长依然强劲,经济增长率仍然于高位运行,并不存在产生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鉴于经济运行有出现过热的危险,宏观调控也应预防通货膨胀。为此,应实现经济运行的“软着陆”,而尽力避免“硬着陆”。若考虑到通缩是通胀的后续过程,那么实现经济运行的“软着陆”,也将有利于防止通货紧缩的发生。

2.经济快速增长支持了居民收入增长,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率上升。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收入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当。但实际情形却是,居民收入增长相当缓慢,且长期如此。不过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变。下表显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已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它正在向经济增长率靠近。

2003年~2006年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年度 经济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率(%)

2003 10.09.99

2004 10.1

11.21

2005 10.2

11.37

2006 10.7

10.4*

数据来源: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

*来自于2007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

农民收入增长率也有所提升,不过它与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仍然很大。投资增长强劲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城市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就业规模的扩大。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消费需求的萎缩。目前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消费需求不是在持续缩减,而是在不断扩大。尽管消费的增长不足以振兴久已疲惫的市场,但它却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以减轻市场压力,促进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

可见,目前既不存在引发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又不存在直接导致通货紧缩的基本经济因素。所以,通常与产能过剩相伴随的通货紧缩,在当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四、宏观调控走向

宏观调控的使命是驾驭经济运行的全局。通过产能过剩和投资扩张等问题的系统分析,可以认为,宏观调控既有所得,又有不少失误。宏观调控的成功之处,是在近期发现并纠正其失误的过程中取得的。

宏观调控的失误表现在长期不看重消费,而以投资拉动经济运行。投资拉动促进了经济高增长,但它却导致相当严重的产能过剩,经济运行不但从此背上了产能过剩的包袱,而且还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显然,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近年间,开始重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以抑制产能过剩的扩展。然而,这一宏观调控目标并未全面实现。在调低投资率方面,虽有控制土地和信贷两项基本政策的出台,但由于对投资成本、垄断价格和盈利空间缺乏应有的具体控制,因而,投资热仍在继续升温。在提升消费率方面,虽有居民增收的支持,但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率尚未到位,消费的增长还不足以启动经济运行。而事实上消费率不升反而下降,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仍处于失调状态,经济运行也仍然处于投资拉动之中。

宏观调控的成功之处在于,在经济高位运行的过程中,既未发生通货膨胀,又未出现通货紧缩,这引起世人的惊异,就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是罕见的。分析近几年实践,可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宏观调控不可再固守原有(包括西方)的一些理念,而应调整方向和着力点,并构建一条新的思路。

第一,不能认为经济高增长一定导致高通胀。问题的关键是,促进经济高增长所需要的投资是否有相应的货币资金积累作保证。在历史上,1992年~1994年投资增长率最高,年均为30%左右,这致使一向罕见的两位数高通胀延续了3年。2003年~2005年,投资增长率在26%~30%之间波动,不但未出现高通胀,相反,大家都在忧虑近期可能发生通缩。那么,何以有此重大差异?这就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缺乏货币资金积累的能力,投资增长率是靠过量发行货币来支撑的,而目前货币资金的运行呈现过剩,不但可以支持投资高增长,而且还须为富余的货币资金寻找出路。所以,是否发生通胀,不宜简单地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来判断,而应充分考虑到是否具有相应的货币资金积累能力。

第二,不能认为产能过剩一定导致通货紧缩。通缩是否发生,这取决于以居民收入为依托的消费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可包容市场上的消费品供给。如果消费增长可适度缓解市场疲软,尽管为通胀所抬高的物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它会在较低的水平上稳定下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经历了物价大幅度下降的过程,而最近几年物价总水平则是相对稳定的。总的来看,虽然经济运行呈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但是令人烦恼的通缩毕竟未曾发生。

第三,化解产能过剩不可用力过猛。产能过剩将导致大量资源浪费,迫使经济效益下降,也使投资丧失其应有之意义。因之,宏观调控应力求防止产能过剩的发生,一旦发生也应尽力予以化解。但是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先有一条清晰的思路。这就是先抑制其扩张、蔓延;尔后缩减其规模,予以缓解;最后才是进行化解,并防止它再次发生。化解产能过剩,自然要适当压低投资增长率。但是,切忌用力过猛;否则,大幅度地压缩投资必然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并导致居民收入增长减缓,消费需求萎缩。在消费持续萎缩的情形下,不仅物价走低,而且通货紧缩也会接踵而至。

第四,要促进经济均衡运行,防止通胀和通缩的发生,最为重要的是坚持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为此,必须调整久已失调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并构建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的机制。同时,还要全面分析和把握市场形势,调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以市场容量带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如此实行消费启动,可使经济运行处于市场调节之下。经济运行不仅是快速平稳的,还很可能是均衡的,非均衡的风险将会大量减少或避免。

收稿日期:2007—03—23

(编校:沈育)

标签:;  ;  ;  ;  ;  ;  ;  ;  ;  ;  ;  ;  ;  ;  ;  ;  

本文从通货膨胀风险与通货紧缩风险交替的角度探讨了宏观调控的趋势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