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度”:从提问策略看教学效果_课堂管理论文

如何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度”:从提问策略看教学效果_课堂管理论文

例说如何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度”——从提问策略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有效性论文,策略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科学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行为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课堂提问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字,要善于在“度”中找到最佳切入点。下面就以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选好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课堂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寻找最能体现核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角度,并力求采用新颖的方法,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案例1】关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的教学实施与反思

我在给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的时候,喜欢在一开始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然后,再列举重农抑商的表现;接下来,追问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总结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这样的讲解思路应该说条理清晰、层次清楚,也能体现核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实践的积累,总觉得这种方法不够新颖,问题缺少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不够。于是我进行了改进。

首先选好角度,用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以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

我向学生展示一段材料: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并提出问题:这一言论反映了什么思想?(农商并重)。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基于对教科书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岳麓版教科书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没有提及这一思想,而在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讲到了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我在这里把它整合起来,从“农商并重”思想推到“重农抑商”,既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又使问题富有启发性、新颖性。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兴趣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即讲解这一政策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去寻找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请同学们归纳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强调本末意识、注意减轻赋税、抑制土地兼并、强化户籍管理、限制商业活动等)。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得出“重农抑商”这一政策的基本概念。而学生对概念理解深浅程度,可从其归纳的情况看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学习体验和成就感)。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归纳,并根据学生的表达帮助其完善。最后,我让学生一起探究这一政策的实质和目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统治)。对其影响的学习,我是通过学生辩论的方式来完成的。即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持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观点,另一组持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观点。让学生在争论中开阔视野、丰富认识,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设计好跨度

新教科书以专题来组织内容、体现知识体系,一个主题知识与另一个主题知识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因此,要处理好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容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就必须合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一般而言,新授课跨度宜小,复习课跨度宜大。

因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掌握同一知识点的速度有快有慢,实际效果有好有差。为此,教师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尽量做到既要避免跨度过大,又要避免问题过于繁琐;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得过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2】关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的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

我在复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专题时,首先将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与考纲要求的考点知识进行对照,找准复习的目标,然后将其划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我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把列强侵华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分析其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把历次战争联系起来并分析比较,以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和中国人民反侵略屡次失败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在具体的复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1)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角度,如何认识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2)列举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与影响;(3)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在具体提问时,我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因素的差异,在问题的前面加上限制性的定语,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适应学生的理解水平。

把握好精度

历史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注意所提问题的精度。要把握问题的精度,就需要教师吃透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进而设计出一些能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和核心知识,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课堂提问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践证明,只有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多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保持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升华认识。

【案例3】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导入”的教学片段设计

2008年12月17日,我代表惠东县参加了惠州市优质课比赛。比赛地点是惠州市实验中学;课题是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我的课题是25课,而惠州市实验中学的学生才学到17课,这不仅仅是教学进度问题,还有学生的知识衔接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对我所上的课题缺乏一定的学习基础。在新课的导入上,我必须放弃原先的设计——从两极格局的瓦解导入新课,而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寻求突破口,力求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导入。几经周折,反复修改,最后,我选用一幅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漫画作为切入点,引出新课的课题。漫画描述了美国总统布什下令攻打伊拉克,对此,英、法、德、日、中、俄分别作出不同的反映,特别是中、法、德,态度明确,坚决反对。这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即使学生还没学那几课的内容,但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还是知道的。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看,以漫画为素材而设置课堂问题,与文字材料相比较,有直观、形象的优势,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另一方面也符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的教学理论原则——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结合点处设问。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这样的导入还是比较认可的,即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调节好密度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所探索问题的本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夫子之言,言简意赅,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我认为,把握提问火候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选择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即提问的密度。我们学校每周都要进行“推磨课”,历史学科的“推磨课”安排在星期三下午。全科组的成员,都要参与“推磨课”,轮流上公开课。有一次,轮到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年轻女老师上公开课。这位老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都在提问;由于是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学生还没有弄明白前面的问题,她就频频点击鼠标更换屏幕内容,师生之间的思维产生断裂。这位女老师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掌握好课堂提问的密度,提问时机没有抓准,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使课堂提问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字。

标签:;  

如何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度”:从提问策略看教学效果_课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