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颈部热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的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均是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一段时期内收治的患者,诊断严格按照。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则加用中药热敷治疗。常规治疗14d之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仅为75%(30/40);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使用我院引进的多普勒超声仪(机型JYQTCD-2000,产地北京)对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进行检测,观察和记录数据包括椎动脉、基动脉这两项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的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的血流速度(VD)[2]。但是中药组的椎基动脉供血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椎基动脉血流的速度,可以用到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眩晕;椎基动脉;颈部中药热敷;供血不足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38-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理疗,其中颈部中药热敷作为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理论方式,已经被我院运用到眩晕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此,本文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总结了中药热敷的治疗过程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均是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一段时期内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即对照组、中药组各40例。中药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21~61岁,平均年龄为(42±2.9)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20~63岁,平均年龄是(45±3.1)岁。对照组和中药组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即活血化瘀、扩血管及尼莫地平+太极通天口服液,其中:430mg/次尼莫地平口服,每日一3次,10mL/次太极通天口服液,每日三次。中药治疗组除了接受以上常规药物治疗,还给予颈部中药热敷治疗,具体为:备好一个长25cm、宽20cm的医用棉布袋,棉布袋内放入丝瓜络30g,怀牛膝30g,当归30g,川芎30g,羌活30g,红花10g,鸡血藤30g,威灵仙30g,淫阳藿30g,透骨草30g,桂枝30g,装入完毕之后将袋口进行封闭。然后将棉布袋置入事先配备好的400mL食用醋、400mL黄酒混合液中,浸泡1h之后用蒸锅蒸50min左右。治疗时取患者仰卧位,热敷前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用两条叠好的毛巾覆盖在棉布袋上,之后再将棉布袋放在其颈后部进行热敷治疗。当毛巾表面的温度达到50℃时将其去掉,再将棉布袋敷在颈后部10min。每日热敷一次,每次热敷的时间控制在45min,连续治疗14d。
1.3 效果判定?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14d后收集8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正常生活无影响;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③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减轻,部分出现加重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仅为75%(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椎基动脉供血状况??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中药组的椎基动脉供血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动脉供血状况比较(cm/s,x-±s)
组别 VM VP VD
椎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对照组
治疗前24.1±2.2 23.4±3.4 36.1±2.9 37.9±2.5 15.2±3.0 18.0±2.4
治疗后22.2±2.4 24.1±3.0 36.2±3.0 37.4±2.2 16.2±2.7 19.3±2.8
中药组
治疗前23.6±2.0 27.7±3.1 38.2±2.5 36.8±3.0 17.2±2.3 19.1±3.4
治疗后53.2±9.9 56.1±9.7 61.3±9.8 67.5±9.1 26.4±9.0 28.2±6.1
3.讨论
本文将颈部中药热敷疗法运用到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中,我们发现中药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椎基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也比对照组高,说明中药热敷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动脉供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眩晕症状,该结果和郭雪梅等[3]的报道基本一致。
中药热敷作为理疗的一种,操作简便,是目前治疗眩晕较为理想的方式。本治疗中采用的羌活,桂枝则有温通经脉,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川芎,怀牛膝,红花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当归,鸡血藤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作用;丝瓜络,威灵仙,透骨草,淫阳藿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的作用上述药物综合起来使用可以起到治疗椎基动脉不足性眩晕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椎基动脉血流的速度,可以用到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李焕生,杨敬良.法舒地尔辅助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87-91.
[2] 王红芳.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69.
[3] 郭雪梅,赵小红,高雪华.中药热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5(23):25-27.
论文作者:王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动脉论文; 基底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供血不足论文; 棉布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