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亚文化论文,动漫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179(2008)01—0017—05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亚文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青春期存在着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合法延缓期,是最容易发生认同危机或混乱的时期。[1](P117)为解决认同危机,青少年热烈地寻求可以信仰的人、观念和偶像,醉心于时尚的追求。为了体现认同并防御认同感的丧失,他们制造出了各种风格,作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标志。青少年亚文化因此产生。[1](P118)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内化于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外在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漫画作品和在公开场合的身体表演。后者是一般人眼中的动漫亚文化,通过参与漫展和社团活动就可以获得一些直接体验;而对于前者,则需要通过收集网络相关阐述资料和与报道人“从网上走到网下”、加强日常接触和进行深度访谈来了解。
对于亚文化文化体系的阐释,本文参考英国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的研究模式,即对“风格”的研究;“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①伯明翰学派一一分析亚文化所制造出的各种独特的风格和符号系统,如音乐、文学、舞蹈行动和暗语等,从而对亚文化进行解读;根据文化研究学者费斯克的定义,“风格”就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定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方法手段”,“风格通常被看做是许多类型的事物所做的分类,它也涉及某些事情如何去做,如怎样演奏音乐、如何发表演讲、如何穿着打扮……”[2](P279)风格是亚文化最具有自我吸引力和最可读的特性。[3](P374)
日本动漫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电视动画片和画书的渠道进入中国;在它近20年的影响和动漫迷的努力建构下,中国动漫迷们像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群体一样,具有鲜明的异于主流文化的文化风格。在斯图尔特·霍尔看来,“亚文化风格的组成不仅包括团体可以利用的物质材料——为了建构亚文化认同(服装、音乐、言谈),也包括他们的语境(行动、功绩、地点、咖啡馆、舞厅、迷幻剂、晚会和足球赛)……”[4](P53~54)
动漫亚文化从审美观到着装、语言等生活方式都明显异于主流文化;并且有一部分动漫迷通过公开场合的身体表演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关注,因此它在主流社会形成了相当的轰动:“亚文化风格确实有发挥影响力的时刻,形成其短暂却震撼人心的景观。”[4](P130)
一、动漫迷的称谓:“御宅”族
1.“御宅”一词的来源
御宅(おたく、罗马拼音Otaku)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大意是指“贵府上”,最早是作为日语中一种不常用的敬语存在的。
1982年日本动画里程碑的作品《超时空要塞》里,女主角明美用这个词来称呼男主角一条。由于《超时空要塞》的大红大紫,喜欢这部动画的年轻人也开始模仿主角用“OTAKU”来互称,并以此为时尚。
次年评论家中森明夫在漫画杂志上发表文章,将“OTAKU”定义为“没有内涵的动画和科幻迷”,“御宅族”的叫法首次显现于媒体。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黄金时期,“御宅”族可说是创造出这片辉煌时代的背后推动者,他们甚至通过动漫产业成功推广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日本“OTAKU之王”(OTAKING)之称的冈田斗司夫和他所创立的GAINAX公司,创作了一批非常成功的动画作品,借此御宅族所热衷的“洛丽塔”形象红遍全国,影响了整个日本乃至中国的动漫迷。以至今天我们来到任何一个漫展,随便翻阅一本同人志都可以发现洛丽塔的影子。
而对于OTAKU的定义开始狭隘化的起因是日本著名的“宫崎勤事件”。该事件发生在1989年,26岁的男子宫崎勤禁锢及谋杀了4名幼女;被捕后警方在其家中发现近六千盒影带及无数幼女色情动漫画,该案件轰动日本,由于“洛丽塔”主要是通过动漫产业内的“御宅”族的强烈兴趣和推动而流行起来,从此媒体将“御宅族”这个称呼用到宫崎勤身上;也因此政府对动漫画的管制也步入严苛和正规。
而在一般日本人的观念里,则逐渐形成了“御宅族”就是那些“对动漫或游戏的爱好极端偏激,而且老把自己关在家里,迷恋网络世界,不能与别人沟通的非正常人”的观念。“御宅族”这个词成为社会的禁忌语言,即使在御宅族之间,除了极少数已公认为御宅族的人(如冈田斗司夫)之外大家都尽可能避免以御宅之名互相称呼。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一些御宅族为了改变这个负面的印象进行了大量的努力。有“‘御宅’族之王”之称的冈田斗司夫不仅组建同人志社团,积极从事动漫创作,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对“御宅”的定义进行厘清;②他带领一群御宅族创办的GAINAX公司还制作过反映御宅族真实生活的影片。这些努力有一定成效,但御宅族的负面含义还远远没有消失。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日本2005~2006年间大热的《电车男》,这是关于一个自闭、内向、相貌丑陋的男性“御宅”族,如何在网友的帮助下,让心仪的白领小姐接纳他的真实故事。故事最早被小说家改编成小说,然后迅速地被改编成动画、漫画、电视剧和电影。《电车男》由于对“御宅”族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有深入表现而被誉为“御宅”族的“蓝皮书”;胆小自闭的“御宅”族男主角在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可爱之处和优点,使得“御宅”族在日本的形象大有提升。
《电车男》的系列动画、漫画、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在2005年传入中国,随之“御宅族”一词成为动漫迷之中的流行语,甚至被借用以表达一切在某种领域的狂热者。
2.“御宅”一词在中国
“御宅”一词真正在中国成为流行语是在《电车男》引入中国那一年,即2005年,但是流行的范围目前还仅限于动漫迷之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而“御宅”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更是具有多个衍生用语:
(1)作为形容词的“宅”。这个词也是褒义的,意为某人的气质或者某种行为很符合“御宅”族的定义。例如“打扮得很宅”。
(2)“宅”字作为词根衍生的其他词汇:“宅性”、“宅味”、“宅男”、“宅文化”。“宅性”意为“御宅”族的“根性”。如某“御宅”族看到动漫美少女的贴图感到兴奋,会向我解释兴奋的原因是“‘宅性’发作”。“宅味”则是“宅性”的外在体现,例如说某人的打扮“宅味十足”。“宅男”意为男性“御宅”族,通常为女性“御宅”族对男性的调侃、或者男性“御宅”族的自嘲。“宅文化”则是“动漫亚文化”的同义词,倾向于强调相关的生活方式,并强调“御宅”族在其中的核心地位。
正如上文所介绍过的,日本绝大多数御宅族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御宅族;但“御宅”的语义,还有“御宅族”的特性,从日本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在中国,“御宅”族③成为动漫迷对于圈内精英人士的一种称呼方式,他们以称呼一个人为御宅族来肯定(隐含赞许)此人对动漫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其在动漫圈中的地位。
二、动漫迷的生活方式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动漫迷的年龄上限一直都在不断上扬。事实上,本文最重要的报道人年龄都在27~30岁之间。
对于动漫亚文化的生活方式,本文将主要描述其着装、语言等方面,这种生活方式的代表者即“御宅”族。广州地区的御宅族们不仅自己实践着这种生活方式,而且通过网络发表等方式,普及和推广这种生活方式。
1.着装风格
斯图亚特·霍尔在《通俗艺术》中描述道:青少年形成特别的风格(特殊的交谈方式,在特别的地方以特别的方式跳舞,以特殊的方式打扮自己,和成人世界保持一定距离),他们的穿着风格是“一种未成年人的通俗艺术……用来表达某些当代观念……例如离经叛道、具有反抗精神的强大社会潮流。”[5](P280~282)
霍尔介绍了英国的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的服装风格:奇装异服的无赖青年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贵族青年的模样,时常穿着改装过的爱德华式贵族服装④在街上闲逛。霍尔解释这是“弥补战后工人阶级社区文化被破坏后的失落心情”。无赖青年出现在战后英国沉闷的、毫无生气的时期,他们主要来自非技术阶层,被关在英国战后繁荣的大门之外,缺乏学校教育,不能进白领阶层。他们的服装风格“实际上掩盖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无技术、半游民的真实生活与周末晚上衣冠楚楚却又无处可去的经历之间的差距。”[4](P48)
英国的工人阶级“无赖青年”亚文化的着装,是对于主流的贵族青年着装的挪用和拼贴,以掩饰一种“失落”;中国典型动漫迷的日常穿着,则是挪用自日本动漫迷,一般具有鲜明的“哈日”风格,这种风格在日本被称为“秋叶系”。
秋叶原是日本动漫画游戏精品荟萃的电器街,是日本动漫迷的“圣地”。动漫迷为了购买自己心仪的电子产品或动漫作品往往节衣缩食,穿的是非常廉价的普通T恤或者衬衣;同时还要背着巨大的背包,方便购物。总之“秋叶系”的着装特点是不修边幅、追求舒适随意。中国的男性动漫迷的典型打扮主要模拟“秋叶系”:大背囊+T恤+套衬衣+波鞋。报道人一辉(男)在他的博客中写他去香港:“还专门以一身OTAKU打扮,格子衬衣、大背囊、头发凌乱,总之宅味十足。”
女性御宅族的着装风格比较多样,绝大部分时候非常中性,几乎是男性御宅族服饰的翻版。
尽管不修边幅是御宅族的日常生活的主要风格,但他们会注意动漫符号在服装细部的使用,如在服装上加上印花,留下一些符号化的标志,如动漫作品LOGO或者经典用语口号等。
以上介绍的是御宅族的日常着衣风格;在比较特殊的非舞台场合下,例如在内部聚会上、角色扮演“私影”拍摄活动或者漫展上,他们则会选择非常炫目的装扮来彰显自己。
2.动漫迷的虚拟身份
广州地区每个动漫迷都拥有自己的虚拟身份。这种身份体现为一个他们自己所取、并只在动漫迷之间使用的“名字”——昵称,这个名字截然不同于传统姓名,因为它抛开家庭的“姓”,所以不体现家庭背景或者辈分关系;昵称本身也不会寄托传统社会中诸如“健康”、“强壮”、“美丽”之类的价值观。所以动漫迷的家庭成员也都不一定知道他们的昵称。
动漫迷之间所使用的都是如上所述的“昵称”,即使是其中广为人知的精英分子,他们的本名也往往很少人知晓。多数动漫迷的昵称都注重音节上的朗朗上口、容易记诵,它们或取自动漫作品,或是模仿日本人的名字,或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等。
虚拟身份的使用与动漫迷对于网络的巨大依赖有关。网络论坛对于动漫迷很重要,他们在这里用网名发表图片、文章和交流信息,一部分动漫迷是首先在某个关于动漫的网络论坛上互相认识之后才通过定期聚会的方式彼此认识;同时网络也是他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如QQ、MSN等,久而久之,网名得以作为昵称沿用。昵称的使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动漫圈之内,但是不只是在网络中使用,当他们在现实中开始交往时,依然是使用该昵称而不是改为彼此的本名,进入现实交往的动漫迷之间的所有话题都围绕动漫展开,他们有着不询问彼此的家庭、职业背景的禁忌,因此昵称帮助他们模糊掉了彼此的真实身份,营造了轻松平等的交流氛围。
笔者在调查中也像动漫迷一样取了一个昵称,但是动漫圈中认可这个昵称的报道人很少,在和他们的交往中,绝大多数报道人在称呼笔者时依然用笔者的本名——他们清醒地意识到笔者作为一个外来“研究者”的现实身份。
3.广州动漫亚文化的语言
广州动漫亚文化群体内的成员几乎都出生在广州或者广州周边城市,因此他们之间的通用语言是粤语而不是普通话;在粤语的基础上,它们加入了很多借用自动漫作品的用语,具有夸张的表现力。例如2006年大热的作品《电车男》中男主角在网上跟人聊天时,用三个大写字母“OTL”或者小写的“orz”——一个跪着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极度惶恐,这个词随着《电车男》的风靡而成为动漫迷的通用语,表达类似的夸张情绪;再例如“怨念”这个词,一般会让人想起日本神鬼故事里,生前有极大冤情或不满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但在中国的动漫迷中,它已经是一个通用语,表达一种“不得宣泄的愤懑情绪”。例如“下载电影的怨念”,一般就是指该人一直不能下载电影而很糟糕的心情。
动漫迷们知道这些用语的出处,对这些用语都会意于心;但对于非动漫圈人士来说,如果对动漫作品没有一定的了解的话,连网络上的很多动漫文章或帖子都看不懂,更谈不上跟他们的深入交流和认识了。此外,由于他们所接受的动漫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日本,因此他们对日语的认同度很高,几乎每个人都会讲一些日本动漫作品中的日语,听到“SAIYUKI”,他们知道这是动漫作品《最游记》。
由于广州的动漫迷之间经常使用这种“粤语日语混杂”型的独特语言进行交流,并逐渐形成语言习惯,以至于相当一部分人在与非动漫迷进行交流时经常会出现交流障碍。一位报道人甚至抱怨说,离开了动漫圈,她甚至“不知道该跟其他人讲些什么,没有共同语言”。
广州地区的动漫迷与外地动漫迷在一些动漫相关用语上基本上是共通的,但在广州动漫亚文化圈中,还通行一种叫做“岁晚方言”的特殊“语言”。“岁晚方言”是广州知名的系列原创漫画作品《岁晚英雄》中主人公所使用的“特殊语言”。该作品的两位创作者是广州话使用者,所以作品具有很强的粤语背景,并用搞笑的风格创造了三个新的用语,这部作品受到粤语动漫迷的好评和追捧,而作品中几个特殊的用语也成为他们之间的“通用语”。
4.动漫亚文化的审美观
动漫亚文化的审美观基本上是受到日本动漫作品影响而形成,因此截然不同于主流社会的审美观,体现出非常独特的风格。而且动漫迷们还在他们的聚会中以及漫展上一改平日的“不修边幅”,对这些审美价值“身体力行”。
(1)性别倒置。所谓的“性别倒置”,就是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较多的是男性戴上假发、穿上裙装,做洛丽塔打扮;或者女性做视觉系打扮。这种性别倒置模糊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区分。“性别倒置”的结果,导致了“性别模糊”:越来越多的动漫迷学会将自己掩盖在化妆品、假发和华丽的动漫服饰下,这些动漫迷群聚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6](P12)从动漫亚文化群体的“倒置”的人物性别中,看到与现实几乎毫无关联的一种非理性、非事实的逻辑,作者认为,这种逻辑来源于动漫作品中的性别特征模糊。[7](P79)众多流行的动漫作品为了追求人物的美型而夸大人物面部五官的比例,无论男女,都是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尖下巴,性别差异非常小。
(2)视觉系、洛丽塔及其他审美观。视觉系主要是男性御宅族的一种特殊装扮形式,强调面部的妆容:多为浓黑的眼影和唇妆、部分人会穿上唇环、耳环;着装上多为穿深色紧身皮衣裤,留长发或带假发。也有一部分女动漫迷会做视觉系打扮,造成雌雄莫辨的效果。
洛丽塔则是对于一种女性形象的提炼。洛丽塔最早是被日本御宅族引入到动画创作中,在这种“御宅+洛丽塔”的模式在日本数次风靡之后,洛丽塔的形象迅速深入人心,并成为女性动漫迷所模仿的对象。在中国的动漫界,非常强调洛丽塔服装精美度和扮演者的外貌气质;尤其重要的是,“洛丽塔”必须是“外表年龄不超过15岁,形象可爱,令人想去保护、爱惜、身体未发育或者轻度发育、更加不能少年老成”的女性类型。
“洛丽塔”的服装源自欧洲宫廷女性服饰,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造型是以白、粉、紫、黑为主色调、裙身多有皱褶、并在领口、袖口和裙边装饰多重蕾丝花边的收腰裙装,配上与裙装颜色相应的头饰、腕饰,假发和白、黑或者粉色松糕鞋。面部多为“可爱”的透明妆容。
洛丽塔这种女性形象经日本动漫产业中御宅族们所创造和提倡而得以流行。由于洛丽塔的基本风格甜美、可爱,不仅是动漫迷、在对动漫不甚了解的大众中,洛丽塔也受到好评;尤其是近几年来,洛丽塔的服饰成为大众流行服饰的趋势。
除了“御宅”族们“身体力行”出来的几种审美观之外,还有几种他们所青睐的人物类型,多数是出现在动漫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女仆、御姐、正太;此外还有诸如“眼睛娘”、“猫耳娘”等类型的追捧者。这些也都是日本动漫作品比较常见的人物类型。
三、动漫亚文化群体的整合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将原先的“个人与社会”的结构置换成“个人、次级群体和国家”的结构,在社会中的团体、群体(如职业团体、法人团体)身上见证有机团结。他说,社会不等于乌合之众,次级群体是构成我们社会机构的基本要素。“如果在政府与个人之间没有一系列次级群体的存在,那么国家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这些次级群体与个人的联系非常紧密,那么他们就会强劲地把个人吸收进群体活动里,并以此把个人纳入到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8](P40)
广州绝大多数动漫迷是生活在涂尔干所提的“次级群体”——动漫社团。本文的考察排除了为参加漫展而临时拼凑起来的社团,主要研究专业性动漫社团。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动漫迷内具有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但由于其兴趣偏好、年龄、性别等因素而造成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动漫亚文化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社团并不是同质的。
多元的社团组织是动漫亚文化群体在社会空间进行整合的最重要方式。此外,在每个社团成员的“家庭空间”和“虚拟空间”里,他们还具有不同的整合方式,并且这些整合方式与社会空间整合方式产生互动。
动漫亚文化群体在社会空间整合他们与各种社会结构的关系的最重要方式是社团组织。通过社团的集体性活动表达他们对于动漫的快乐情感,并在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一定的利益回报。
而在家庭空间里,动漫迷首先必须调整好与父辈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对于动漫的依恋和喜爱促使他们必须保持对于动漫产品的持续性消费,而大多数动漫迷都只是普通学生,因此父辈对他们兴趣的理解和支持就尤其重要。一般的父母亲对于他们的兴趣,最初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既不是太支持也不是太反对,有节制地满足他们的持续性消费;而当一部分动漫迷们在社团中得到成长、在社团的集体性活动中或从与主流社会的合作中获取一些实际性利益后,家长们往往会向更积极的态度转变。
如果说对于家庭空间内的关系的整合多数是出于动漫迷的物质需求,那么虚拟空间则是动漫迷,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社团)在精神层面上非常依赖的一个交流空间。在虚拟空间他们收集动漫相关信息,享受免费的动漫电子产品如电子漫画书和动画片。同时他们在论坛、博客或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体验谈和评论,在虚拟空间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在这个空间里建立自己的信用,享受交流的快乐。此外,他们利用QQ、MSN等网络交流工具保持和其他动漫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相对于社团组织和家庭空间而言,虚拟空间是一个更自由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对于动漫社团而言,虚拟空间的重要性则在于发布社团的活动信息和活动成果,在动漫圈内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并获得更多的机会。
广州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的相对丰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物质条件上帮助动漫迷完成了家庭空间和虚拟空间层面的有效整合,笔者认为这是广州动漫亚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这两个空间层面有效整合的背景下,动漫社团这一组织形式帮助动漫迷完成他们在社会结构层面的整合。
注释:
①霍尔旨在通过对亚文化风格的具体分析,解释它反主流文化的一面。本论文倾向于借鉴其对亚文化体系的分析途径,对亚文化的“抵抗”的一面是持反对态度的。Stuart Hall,Tony Jefferson,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London:Hutchinson,1976,P203.
②最知名的是他对御宅族的三种界定:1.要对Anime和Com-ic(JAPAN动画漫画)有绝对的狂热和深入的研究,并且自己本人不是专业人员只是将动漫当作业余爱好。2.要有一个考据癖和拥有很强的搜索参考资料的能力。动漫故事中所构建的背景以及细节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跨领域和跨文化的趋势。一个合格的Otaku必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融会古今贯通中外。3.一个Otaku必须要有永不满足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Otaku对动漫的热爱和理解也得能够通过社团以及同人志等渠道表现出来才对。
③尽管御宅族一词在中国动漫界真正被广泛使用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但是由于这个词的高度概括性,请允许本文在行文中用这个词来称呼动漫迷中的精英人士。
④爱德华(Edward Teddy是其昵称)式的服装本是为贵族青年所设计,包括一件狭长的掐腰夹克衫,一条窄腿裤,一件时髦的马甲,圆领的白衬衣和打成温莎结的领带,爱德华式服装被无赖青年挪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紧身直腿裤、厚底鞋、缎子领或斜纹布领的宽夹克、系成“鞋带”式样的领带,服装颜色也进行了大换样,变成了大红大绿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