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蓝城区人民医院 522071)
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8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单纯针刺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之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B组患者相较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不良症状与功能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温针灸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症状情况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局部应用;枸橼酸抗凝法;血液透析;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arming acupuncture on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January 2016 January -2017 came to our hospital 56 case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B two groups,each group of 28 cases. Among them,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lone,and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score.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A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 group,th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warm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symptoms,safe and reliable,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Local application;citrate anticoagulation;hemodialysis;clinical effect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颈椎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近年来,有数据分析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呈现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般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颈部位置往后伸或者左右晃动时会出现恶心、晕眩、耳鸣、呕吐甚至会出现猝倒。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大多数是由于椎节不稳所引起的,故而可以通过其他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温针灸具有穿刺和针灸的双重功效,通过将针体插入患者患部位置时产生艾绒燃烧的热量,降低椎动脉周边交感神经系统的活跃度,缓解椎动脉痉挛症状[2]。鉴于此,我院特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施以温针灸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医学检测均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8例。其中,A组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3.4±7.3岁,病程为1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2±0.6年;B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8.7±6.9岁,病程为1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6±0.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A组:采取单纯针刺方法。取患者的百会、风池穴位、颈椎颈夹脊穴位(C3-C7)位置,以手指按压有疼痛感为主。让患者采取俯伏姿势,将施针身体穴位部位包括头部、颈部暴露出来。用医药棉签蘸取75%浓度的酒精液对施针的部位皮肤进行消毒。而后将1.5寸的毫针快速穿刺进皮肤内,在患者得气之后使用平补平泻的穿刺手法,将毫针留体30分钟后取出。一个疗程为十次[3]。
B组:采取温针灸治疗方法。取患者的百会、风池穴位、颈椎颈夹脊穴位(C3-C7)位置,以手指按压有疼痛感为主。让患者采取俯伏姿势,将施针身体穴位部位包括头部、颈部暴露出来。而后将1.5寸的毫针快速穿刺进皮肤内,在患者得气之后将针体保留在患者穿刺部位。在针体的末端套上1.5厘米左右的针灸艾条,在靠近穿刺穴位的一端套上硬纸片,防止烧尽的针灸艾条将患者皮肤灼伤。等针灸艾条烧完之后出去燃烧的灰尘,待针体冷却之后将其取出。其中,对患者的风池穴部位使用1.5寸毫针,沿着鼻尖处位置一端斜刺1寸左右深,待患者有针体穿刺感觉之后行平补平泻法,运针1分钟左右,将针体留于风池穴内20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对患者的百会穴部位使用两根1.5寸毫针插入穴位内,与皮肤表层成15度左右夹角;对患者的天柱穴部位穿侧深度为0.8寸左右,患者感觉得气之后将毫针留穴位内20分钟至半小时左右[4]。如果患者气虚症状较为明显的话,可以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取两侧内关、足三里穴位,依据上述流程施针穿刺行温针灸。每天温针灸一次,以十次作为一个疗程,施行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阶段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功能评分,主要包括患者的头晕头痛、肩颈痛、恶心呕吐、眩晕耳鸣等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旋颈试验、日常行为活动、心理承受适应等临床症状功能评分。
1.4 疗效评判
显效: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眩耳鸣等不良症状消除,日常行动恢复自如;
有效: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眩耳鸣等不良症状有所改善,日常工作和生活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无效: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眩耳鸣等不良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B组相较于A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一。
3. 讨论
在人体各部位和关节中,颈椎是躯干活动量最多的脊柱,颈椎很容易产生疲劳,长时间的劳程度积累,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手机、电脑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颈椎病的发生率呈现年轻化和扩大化的趋势。颈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其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各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因素使得椎动脉受到挤压和刺激,血管变狭窄和弯曲,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产生[5]。颈动脉型颈椎病通常会表现出颈部、头部、后枕部疼痛,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眩晕、记忆力减退、视力衰退、神经衰弱,恶心、呕吐、猝倒,发作由颈部迅速扩散至耳后和后枕部,在起床或者旋转颈部、跳动时疼痛感会加剧,一般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数小时甚至于更长的时间,在每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现中也有差别,在临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从中医学来说,颈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痹症”范畴,是由人体经脉气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和缺氧。颈夹脊穴和头部位置较近,处于动脉循行处,介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之间,足太阳经和督脉的经气在此位置交汇重叠,因而对于颈夹脊的刺激能够有效打通足太阳经和督脉。百会穴属于督脉处于头部中间位置,天柱穴具有疏风通络和醒神的功效,内关和足三里穴具有养心润胃健脾的作用[6]。针灸颈夹脊具有改善患者颈椎局部位置的供血和供氧状态,减少对患者颈部软组织的损伤破坏作用,疏通患者椎动脉的血液流通;针灸百会穴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患者出现的晕眩症状;针灸天柱穴可以起到缓解患者的头痛、后枕部痛;针灸内关和足三里穴对于患者的从而起到缓解颈动脉的痉挛作用。温针灸作为一种中医针灸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单纯穿刺针灸方法,加以艾灸的作用,通过对颈夹脊的作用疏通经络和通达二经的经气。针法穿刺能够起到良好的解痉作用,对于机体治疗特别是慢性症状的治疗,可以增强细胞的“净化”功能,促进动脉血液流通循环,降低神经系统的活跃度,和灸法燃烧艾灸产生的温热进行有机结合,将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通过针体直接传导到患者穴位内部,温热通畅患者的经络[7]。在上述研究中,采用温针灸应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相较于单纯针刺方法,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晕眩耳鸣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明显更低,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活动质量评分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温针灸对于颈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润洁,田亮,朱博雯,秦晓光.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32:1-36.
[2]马惠昇,穆静,廖晓,杨平. 关于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85-186.
[3]马卫东,赵家友,邹汉宏. 颈椎定点旋转复位结合桂哌齐特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4:148-149.
[4]呼格吉乐图,贺希格巴特尔.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原理探讨和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04:208-209.
[5]王昭斌,郝卫宾. 水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174-175.
[6]王彦赫,郭雯雯. 葛根二藤汤合桃红四物汤和西比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153-155.
[7]孙云廷,索兴旺,杨际超,成新莲,冯桂玲. 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多普勒的影响[J]. 中医外治杂志,2008,05:49-50.
论文作者:林壮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动脉论文; 颈椎病论文; 穴位论文; 颈椎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