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王锡杰教授访谈_文化论文

文化素质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王锡杰教授访谈_文化论文

文化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王希杰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文化素质论文,访谈录论文,教授论文,王希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您好,王教授。我曾经读过您的《语言随笔精品》和《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其中有两篇文章——《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模糊理论和修辞》已被收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及读本(第六册)中。您能从语言学的角度谈谈您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吗?

王: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言语表达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单纯讲授死的知识。也许有人认为将来上大学读中文系的,或者成为文学家、语言学家的人是少数,所以学习语文没有什么必要。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免不了要使用语言跟别人打交道。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从语言的角度说,“语文”是个多义词,它的多义性实际上也分别代表了几种不同的语文观。“语文”的一种含义是“语言+文字”,这种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应以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为主;一种含义是“口语+书面语”,这种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种是“语言+文学”,这种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应重在传授文学知识;一种含义是“语言文学+文化”,这种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总的说来,每种语文观都有它的合理性。

李:那么您认为哪种语文规更具有合理性呢?

王:任何一种语文观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和时代的背景。我个人认为,在新世纪里。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坚持第四种语文观。不过,由于升学的压力和观念的问题,恐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大家侧重的是“语言文学”,而不是“文化”。从广义上进,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课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人格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中学语文课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五千年民族文化精华的作品,为广大中学生提供富含养分的精神食粮。如今很多弘扬中华文化的名篇,已经成为东亚地区儒家文化圈共享的精神财富,像《岳阳楼记》就被韩国收入它的中学课本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年轻一代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不知道,那将是多么的可悲!中学语文教学如果忽视了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那么它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灵魂的语文教学,教者会感到很苦,学者也会感到很苦,教学双方都会陷入文化的茫然和困惑之中。过去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唐诗宋词那么优美、那么精致、那么有情趣,为什么许多中学生竟然不喜欢语文课?现在想来也许语文教学中缺少文化的韵味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李:看来“语文”的“文”不能仅仅理解为“文学”?

王:对的。“文”不仅是“文学”,而应是“文化”,文学是文化的部分。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来陶冶性情、培养文化气质、提升文化品位。只有提高年轻一代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我们民族在新世纪的复兴。因为一个民族的伟大就在于它的文化力量。

李:既然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导入文化的观念呢?

王:我以高中语文收入的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为例,来回答你的问题。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怎样理解“颇不宁静”这四个字?朱自清是一个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的现代人。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面对烦扰、矛盾、冲突的时候,他是用什么办法克服、消除这些烦扰和矛盾的?这是对这四个字进行解码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去解读作品,而不应简单化地从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出发去解读作品。要培养学生忠于文本、尊重事实、善于发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朱自清通过对月光下的荷塘以及荷叶、荷花、月光、月影的描写告诉我们,是大自然的美帮助他克服了内心的“不宁静”。但是,能够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必须要具有一双文化的眼睛才行。朱自清正是用他那双经过五千年文化陶冶和训练的眼睛,用他那双魏晋南北朝人的眼睛,用他那双唐宋诗人的眼睛,在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小小的荷塘里,发现了美并且沉浸其中,最后终于消除了难以言喻的烦恼和悲哀。我们可以看到是文化的眼睛发现了美丽,反过来也可以说,作者眼中所有美丽的事物无一不是文化的折光。

朱自清是一个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现代学者和文人,但是从他使用的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中可以看出,他吸收的西方文化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补充。在这个月光下,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人欣赏的那种朦胧美,看到的是中国文人固有的细腻、敏感、温良与中庸,所以朱自清是靠和谐来消解矛盾的,而不是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大破大立”的办法。这样去鉴赏《荷塘月色》,学生们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知识。

没有文化,就不能感受美,就不能享受文化的韵味,语文教学需要一种文化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引领到这个传统的文化境界中去,让他们享受生活,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拥有一个文化的灵魂,他们就能于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发现“独有的秘密”,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主旨。语文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文化的要素。

李:中学语文教学的确应该以人为本,塑造学生的美丽心灵。您认为这是否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的培养呢?

王:我所说的“美丽心灵”,是指善良的、敏锐的、丰富的、细腻的、独特的心灵,它不仅局限于道德的培养,还包括知识的获得、感情的陶冶等许多方面。如果没有必要的语言文字知识,就不能发现言语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就难以欣赏蕴藉其中的美。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民族文化仅仅看作“道”,就未免偏狭了。“道”只是民族文化表层的反映,而文化的表层往往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透过“道”看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看到更具普遍意义的民族共性,否则的话,大陆与港澳台、与海外华人社会岂不是无法沟通和交流了吗?事实上,即使是海外华人社会的语文教育也与大陆的语文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有一些篇目的选择都是一致的,像《愚公移山》《岳阳楼记》《荷塘月色》《木兰辞》等等。因此,我们既不能忽视教化,更不能忽视文化。

李:语言文字知识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您认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结合语言文字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呢?

王:我曾经非常遗憾地发现,有些中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却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对自己的父母、老师、邻居说话。10年前,安徽的中学生给我写信直称“王希杰”,有的还称我为“希杰大哥”,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言语交际的得体性知识作为中心内容。现在这种现象也许还存在,因此教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教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抓起,它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常规,它凝固了文化,也传播了文化。其次,要知道交际活动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人是文化的产物,语言文字本身的运用就是民族文化的表现。

我在《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这篇文章中概括了交际活动的“八字方针”,具体说就是说话要言之有物、要切合说话的目的、要说真话、要说适量的话。这“八字方针”就是言语交际的常规,在西方语言学界被称为“合作原则”(包括: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这“八字方针”在特定的文化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偏离,每个偏离都是文化现象。因此,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否则的话,言语表达就不会得体,表达的效果和理解的效果也不会好。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同样要注意言语表达的文化性,要注意那些发生偏离而表达效果又很好的言语行为,多体会多总结,这样做下来就会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从语言文字本身看,不过是十几个名词的堆砌,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每一个名词都是一个文化意象,它们组合起来就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语文老师不能把深层的文化韵味讲出来,学生们就不会欣赏到美、享受到美。

李:您是不是说偏离了交际常规的言语行为都会提高表达效果?

王:当然不是。偏离就其表达效果而言,有正偏离和负偏离之分。正偏离是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偏离,负偏离正好相反。正偏离就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化,负偏离就是语误。不过,正负偏离之间也可以转化,不能把它们的对立绝对化。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学习正偏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注意负偏离现象,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标签:;  ;  ;  ;  

文化素质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王锡杰教授访谈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