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在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在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论文,工业基地论文,模型论文,部门论文,优化升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矛盾,其中突出的产业结构矛盾主要有[1][2] 5方面:第一产业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二产业工业内部结构存在固化倾向,短缺与积压并存,一些行业大量是低技术水平重复建设;第三产业总体落后与结构失衡,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比重小,传统行业社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结构瓶颈问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亟需进行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变。现有的产业结构理论与模型各有建树与长处,但仍不完备。主要体现在对于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反映结构合理化演变机理的多部门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的均衡增长与最优增长,即动态优化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3]。

本文建立适于本国国情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以此来拟合吉林省产业结构随需求结构均衡演变的过程及适于这种演变的优化的动态投资过程,为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动态优化决策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一、需求导向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各国产业结构演变实践表明,需求是拉动产业结构变迁的源动力[4][5],我们分析了现有单部门、两部类及多产业部门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模型多基于列昂列夫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哈罗德模型,这些模型普遍缺乏需求导向均衡增长条件,并难以反映各产业的需求、供给函数的非线性特点。为此,我们在充分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基础上,改进现有模型,建立六部门需求导向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如下表。

该模型模拟了一个在最终源动力——消费与净输出需求Ci’拉动下的供求均衡增长过程,即需求导向的产业均衡增长过程,同时优化了各时期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而各产业需求、供给函数的非线性关系则反映在fi及Fi函数中。(fi,Fi函数分别为i产业非线性或线性的各产业消费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表1 六部门产业结构动态化模型

表2 模型中各参数及变量含义

二、模型的参数估测及优化结果分析

作者通过六部门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在吉林省的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中的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的参数可通过拟和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相应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参数。但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中还有一些参数和变量需要进一步估计。为了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变量与参数,笔者借助于吉林省的投入产出表来估测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中相关变量与参数数值。[6][7][8]

1.Ci’(净输出+消费Ci)的估测

模型的各产业Ci’的估测,除了利用各产业消费需求模型[9] 进行消费需求预测外,还需要进行净输出的估测,然后再确定合理的Ci’值。

净输出在模型体系中与消费需求一起作为拉动投资的需求,是Ci’的一部分,作为外生变量出现。但是,它恰恰是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变量,它估测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的可靠性。本论文对各产业产品的净输出的变动情况,根据现有的吉林省1987、1992、1997年投入产出表推测得到。计算结果表明,Ci’与Ci构成有很大不同。因此不能忽略净输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它将直接影响到各产业的投资水平。同时计算结果说明,虽然吉林省消费需求具有良好的规律性,且较为符合合理化的消费结构演变规律,但Ci’规律性不明显,其变动趋势并不符合合理化变动趋势。如吉林省工业净输出为负,且其绝对值与Ci相比仍显过大,这说明了吉林省工业在全国的相对落后,是吉林省工业在GDP比重较低的重要原因。

据此,笔者根据吉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目标,调整1997年后10年Ci’结构为:农业C1’比重为递减趋势,工业C2’为递增趋势,第三产业C4’,C5’,C6’为递增趋势。

2.s与各产业的si的确定

笔者采用统计年鉴GDP最终产品法中各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库存)与GDP的比例来确定全社会的积累率s。从吉林省1998年统计年鉴[10] 上1978年至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确实接近成固定比例关系,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约70%,总投资约占GDP的40%,因此我们取s=70%×40%=0.28。

可根据各产业的各年投资与增加值的比值,并结合公式ΔYi/Yi=si/vi来确定si(vi为各产业的加速系数,为各产业投资效率σi=ΔY/I的倒数),经证明,这一公式确定的各产业积累率si能保证供需的均衡增长。综合考虑后,笔者取各产业的积累率为:农业为0.006,工业为0.26,建筑业为0.045,货运邮电业为0.24,商业饮食业为0.06,其他服务部门为0.13。其中农业很小,是由于农业的投资多为集体经济及个人投资的缘故。

3.投资品生产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常数(i)的确定

从1987、1992与199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上最终产品固定资产形成栏各产业产品构成看,基本由农业、工业、建筑业产品构成,并且大致成比例。确定常数(1)为0.2,常数(2)为0.29,常数(3)为0.4,常数(4)、常数(5)、与常数(6)都为0。当然这种估计仍然是粗略的,如果想得到更为精确的估计,还应该通过更详尽资料的趋势分析得到。

4.增加值/最终产品——Yi/Yi’数值的确定

通过对吉林省1987、1992与1999年投入产出表及全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将六部门的Yi/Yi’估计值用常数表示,确定农业为1.09,工业1.45,建筑业0.3,运输邮电2.3,商业饮食0.9,其他0.82。

进行了以上参数估测后,我们以吉林省1997年的六部门增加值为初始值,动态优化了其后10年的投资结构及产业结构。

优化结果表明,产业优化结构符合合理化标准,体现在:一是各产业投资增长率随需求而变动,总投资水平则保持了与GDP成固定比例的关系;二是经济总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各产业也保持了适当的增长率,其增长率与各产业需求增长率大致相符。因此是具备稳定、均衡两大特点的产业结构演变,不存在经济的大起大落。

从实际值与优化值的比较中说明:“九五”时期投资结构与优化的投资结果在去除随机因素(自然灾害)及政策因素(积累率短期上升)后,基本是相符的,这与当前吉林省投资结构在市场机制与正确的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呈现日益优化状态有密切关系。同时说明了模型在趋势优化仿真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但由于模型参数估测基于历史数据,结果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递推,因此,在现实中不仅仅是利用模型的结果,而且应该利用模型所反映的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的内在机理,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模型的结果能真正被实现,从而使模型能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尽管吉林省经济在1990后,在总量与结构方面日益趋于合理化,但从近10年来的历史数据观察,吉林省产业结构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要真正达到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达到真实意义上的总量与结构的均衡增长,显然还需通过模型中所反映的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机理及优化结果,采取倾斜性与功能性措施,付出大的努力。

从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吉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优化政策的实施基于三方面的优化:需求方面,供给方面,需求导向均衡增长方面。这三方面的优化分别体现在总量调整与结构调整上。笔者认为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动态优化应采取以下政策:

1.吉林省消费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消费需求优化的政策

当前吉林省消费需求的问题仍是总量方面呈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虽然模型中Ci’占GDP比重0.72,但从投入产出表看,Ci’中包含的库存增加还是偏大(达GDP水平的10%以上),说明吉林省经济还是存在较大的供过于求缺口,或者说其中真正拉动投资的是Ci’中被实际消费的部分,这使得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在模型中将反映为资本闲置造成的σi下降,同时也反映为si的不足,影响Yi增长率。消费需求不足有多方面原因造成,有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还有不能生产适应需求的产品的原因等,因此应从需求、供给两个角度改善这种情况。

因此,为促进吉林省消费需求的优化,应着眼于提高消费倾向。消费倾向的提高能有效地提高闲置设备的利用率,提高σ与σi,或者在不影响真实消费水平的情况下提高s与si,进而提高GDP与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目前,吉林省启动消费需求、减少库存增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长期而重要措施。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好各项政策,充分挖掘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潜力,刺激有效需求。清理通货膨胀时期抑制消费的政策,研究制定扩大住宅、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的有效措施,促进信用消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健全流通服务体系。

消费倾向的提升还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时,消费倾向相对较低。吉林省城乡收入差异大是吉林省消费倾向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提高总消费倾向的关键。目前,吉林省农民增收途径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大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国内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靠增加产量和提高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已不现实;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新的困难,难以吸纳大量的农业富裕劳动力。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由主要依赖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向依靠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生产应呈现优质化和多样化。

另外,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也是提高消费倾向的途径。这就需要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农民及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改善不但能提高消费倾向,而且能提高GDP的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人均GDP水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2.吉林省均衡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投资优化的政策

投资需求在模型中由消费需求决定,是保证各产业需求导向均衡增长的关键。吉林省在均衡增长方面的问题是,吉林省历史数据的si是波动的,这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这一方面由投资的时滞及短期行为造成,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资在需求导向下进行实时调整的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吉林省投资优化除了以模型的投资结构作参考外,还应该注意:一是扩大投资总量,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和合理的投资率s。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投资随市场变化实时进行调整,使各产业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合理的积累率si。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政府调节,在现实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减少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扩大融资渠道。调整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不能忽视资本存量的调整,这就需要加速推行促进企业重组的政策。另外,尽管投资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但投资如果运用方向适当,同样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吉林省净输出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净输出优化的政策

吉林省在净输出需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净输入较大,使工业比重偏低,同时使吉林省净输出始终为负值。这说明吉林省工业在全国还很薄弱,传统产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低,支柱产业面临挑战,关联度低。

为了扩大净输出需求,提高工业增加值比重,必须充分利用吉林省区域经济优势。尤其是工业方面,要搞大搞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包括汽车行业、石油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电子工业;根据区域特色和优势着力谋划高起点、大规模、有特色的加工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玉米、肉牛、肉猪、肉鸡、参茸五大系列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4.吉林省供给方面的问题及促进供给方面优化的政策

供给优化在模型中体现为加速系数的变动使各产业稳定均衡增长上。这一稳定均衡增长体现于在需求导向下,GDP增长保持较高的均衡增长率,各产业增加值增长保持适当均衡增长率。供给的优化依赖于投资与投资效率ΔY/I,ΔYi/Ii,及其适应需求的程度。从吉林省各产业σi比例变动趋势看,大多数产业有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有些产业趋于资本密集型,另一方面反映了总体资本生产能力的降低,无效投资的问题严重。如果整个社会ΔY/I呈下降趋势,那么为了保持一定的GDP增长率就会使s上升,影响总消费水平。

因此,针对吉林省在供给方面的问题,吉林省在供给方面应该侧重于:首先,提高适应市场的投资效率。生产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在市场导向下提高设备利用率(这在投资优化中已经分析过),另一方面依赖于科技进步。其次,要努力发展适应需求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具体措施如下:

(1)农业在需求导向下供给的改善。“九五”以来,尽管吉林省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仍然面临如下挑战: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耕地和水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村富裕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

因此,农业的供给主要由农产品产量提高转向调整产品结构。为达到这一目的,主要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第二产业突出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第三产业突出小城镇建设,解决功能不全,聚集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也是前面所述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立起以种植业、畜牧业、特产业、农畜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经济结构新格局;以科技进步增强农牧业的发展后劲。

(2)工业在需求导向下供给的改善。吉林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工业化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吉林省提高工业的需求导向下供给能力的关键在于:有步骤地进行资产重组,改造和淘汰效益低下,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尤其注意到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相对的,对于农村是不足,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应注意开发符合农村需要的产品;营造工业经济新优势,把支柱产业和优化产业搞强、搞大,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五大基地建设,壮大汽车制造基地,建设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玉米加工转化基地,创建中药现代化基地,培育北方液晶科研和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机械、轻工、纺织、冶金、建材等传统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3)第三产业的需求导向下供给的改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对于传统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进行改造,促进商业、餐饮、医疗、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发展;对于现代服务业,要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和技术含量,增强生产服务的功能,推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中介、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广告、律师、公证、科技咨询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引导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注重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运输体系建设、水利建设、能源基础建设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具有极大的潜在效益,增加教育的投入将对长期提高人均GDP具有重大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进行动态优化,我们验证了六部门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通过对产业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吉林老工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的政策主要包括对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产业、教育等的倾向性措施;还包括完善市场机制,加速技术进步,促进企业重组的功能性措施。两者的结合运用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的关键。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相继实施的背景下,吉林省更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结合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的机理,发挥区域优势,以科技进步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解决供需结构失衡的深层矛盾。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BS035)

标签:;  ;  ;  ;  ;  ;  ;  ;  ;  ;  ;  

六部门动态优化模型在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