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及其应用论文_钱军

浅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及其应用论文_钱军

杭州贵正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型技术,包括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和传感技术、控制论技术以及机构学等,除此之外,还涵盖了仿生学、人工智能以及传感技术等,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代表了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并且是先进工业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结合汽车行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构成系统;应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应用不断扩大,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善劳动环境,保障人身安全,降低失误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精细制造、精细加工以及柔性生产等技术特点,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下就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概述

工业机器人技术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通过对过程实施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实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工业机器人主要是由操作机、驱动系统、控制器、检测传感装置等构成,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降低人为误差,提高生产的标准性以及生产质量。其次,可以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多样化,促进产品的发展。而且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重复精度好、能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等优势,在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分析

通常工业机器人技术主要又执行系统和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系统等构成,具体表现为:

1、执行系统分析。主要实现各类运动的机械部件,一般包含:手部,能够与工件、工具直接接触或进行抓取的机械部件,有些工业机器人操作工具如喷枪、容器、焊枪等与手部是一体的,无需设置手部;腕部,主要是臂部和手部的连接装置,并能控制手部的活动范围,部分机器在应用中无需腕部,而是直接将手部与手臂相连接;臂部,支撑手部和腕部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机身,主要作用是支撑手臂部件,主要内置有驱动装置,也包含底电力装置等,有的专用机械手直接将臂部作为主机的附属装备安装在主机上。

2、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主要为各个机械部件提供动力,按照驱动的动力源不同,驱动系统可以分为电气式、机械式、气压式和液压式系统,其每种驱动系统的传动方式也不同。其中:液压式,其驱动系统由油泵、油箱、电磁阀、油缸等部件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点主要为操作力大、空间占用小、动作平稳,且有较高的耐冲击和耐振动效果,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液压式驱动易漏油影响系统工作,且相对来说成本很高;气压式,其驱动系统的主要构成为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气缸、气阀等,特点是维护方便、气源简单、速度高、成本低、高安全性,但是占地大、操作力度小,且由于采用了空气驱动,因此速度控制的稳定性较差,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冲击误差,且臂力较小,一般不高于300N;电气式,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电机,优势是电源获取方便,信号传递快速,有很快的相应速度和驱动力,是应用较多的类型。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减速措施,常见的减速措施有谐波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等,电机类型应用较多的主要有AC伺服电机、DC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机械式,驱动主要通过连杆、齿轮齿条、电机等连动和机械装置构成,有可靠的传动性,一般在操作简单的机械手中应用,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操作精度较低。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是其指挥系统,主要控制驱动系统按照规定和设置进行工作,从控制方式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有:控制总线,部分小型设备有外置IO、变频器、气阀等,并均通过总线进行通讯,重型设备例如人机界面、机器人和PLC通信可通过Ethemet这类总线布局实现。通常系统的控制核心是PLC模块,有的具有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报警信号、机器人状态等信息。

4、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是个工业机器人中发展较快的子系统之一。智能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分析-决策智能系统和感知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后者则为靠各类传感器等硬件实现。当前应用广泛的有六维力感觉传感器,可安装在手部并感知手部三个方向上的力与力矩。力和力矩的感知在装配作业中有着很好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对力感进行反馈并调整姿势,从而有效减小装配误差,提高生产质量。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分析

本文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在汽车生产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1)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焊接机器人主要完成汽车生产中的点焊操作,主要应用在车体薄板件焊接作业中,统计显示,一辆汽车平均有3000~4000个焊接点。而这其中有60%左右都由机器人完成,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汽车生产线上,点焊机器人的数量可达150多台。传统的人工焊接不仅焊接质量难以保障,而且会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机器人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安装面积较小同时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定位精度高(误差≤±0.25mm),并能在小节距内实现多点定位,持重力可达490~980N,且容易控制,有效提升焊接质量。(2)弧焊机器人的应用。弧焊机器人应用广泛,但主要应用于多块金属连续结合处的焊接作业,可在焊接时自动送丝,且可在气体保护下操作,同时还可应用于复配装置系统的焊接中。弧焊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焊道的运动及时的补充金属,并保障焊枪跟踪时的稳定和轨迹。常规焊接速度为5~50mm/s,运动轨迹范围是±(0.2~0.5)mm。为提高焊缝生产质量,可适当扩大焊枪范围。(3)装配机器人的应用分析。装配劳动可以占到汽车生产总劳动量的约50%~60%,部分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占比更高,有的可达70%~80%,特别是现代汽车工业对于零件装配有着更高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从车灯、仪表盘和车门到汽车发动机的安装,机器人都能够实现。且与一般的机器人相比,装配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更小、柔性高、精度好等特点,极大的提升了装配效率,是汽车生产的未来趋势。(4)喷漆机器人的应用分析。此类机器人主要负责汽车外表面的喷漆,并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外观效果。喷漆机器人在使用中的最大特点以及对性能上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第一、工作环境危险,喷漆剂蒸汽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第二、作业点为沿轨迹告诉运动的点;第三、采用移动喷漆,机器人在传送带上移动工作。

除上述机器人外还有液体物质填充加机器人、涂胶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等,在汽车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衡量国家制造水平与科技水平的关键标志,是先进制造业中无法替代的手段与装备。目前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是提高社会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直接手段,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因此对工业机器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霞等.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J].机电工程技术,2015(10)

[2]黄伟.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1)

[3]张国庆.关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当前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科技风,2018(16)

[4]张宇.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24)

论文作者:钱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浅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构成系统及其应用论文_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