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的制障因素与实现路径——1996~2006年社会党妇女国际历次会议关于男女平等的探讨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男女平等论文,历次论文,路径论文,妇女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06)06-0012-04
社会党妇女国际是全世界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及劳动党的妇女组织联合而成的国际性组织,隶属于社会党国际。从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社会党妇女国际先后召开多次代表大会,近三十次办公会议、执行局会议和地区会议,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男女平等的重要性、产生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平等的表现形式及解决男女不平等的路径,制定消除社会上任何歧视妇女和男女不平等的计划,以争取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实现,保障妇女人权。就本质而言,社会党妇女国际对男女平等的诉求是社会党国际的平等观在妇女问题上的外溢。
一、男女平等的制障因素
社会党妇女国际对其组织本身和广大妇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社会党妇女国际十六大通过的《新千年平等》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党妇女国际认识到,本世纪具有最重大意义的现象是妇女运动的兴起。它根本改变了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和平的方式引入了真正的持久的革命。妇女们通过持久的宣传、团结的政策、新的理念影响了世界政治的进程,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社会党妇女国际十七大通过的《从北京到21世纪:社会党妇女国际的前景》的决议认为:社会党妇女国际和其他众多的支持平等的妇女组织及广大妇女在即将过去的世纪里为提高妇女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地位做了大量的国内性的和国际性的工作。
但社会党妇女国际也注意到,在一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年代,或者说在一个以剧烈变动为基本特征的时代,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虽然在有些国家得到了局部解决,但全面的真正的性别平等在很多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甚至还出现妇女进步的逆转现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制障因素:“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经济增长和民主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富国和穷国日益扩大的差距和日益增长的贫困;加速发展的新科技革命;促进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发展观之间的矛盾;不受控制的结构调整政策和福利国家的普遍危机;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种族仇视和冲突。”②
首先,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既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又给资本的趋利性本质提供了得以施展的国际舞台,使资本、劳动力、资源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运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此背景下,某国或某地区对弱者的“比较过度保障”有可能引起趋利资本的逃逸,导致某国或某地区经济的衰退。男女同工同酬是性别平等的经济基础,妇女自身生理、生育、家庭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妇女在就业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使性别平等的实现手段如同工同酬、女工特殊保障等变得日益困难。
其次,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形成了劳动力流动的“悬崖效应”,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向发达国家的冲动势不可挡。社会党妇女国际注意到:“在高度发达的国家,存在一种社会不仅需要男性移民还需要女性移民,但这些国家的公民却感到这些移民的存在是对他们的威胁的冲突。他们也许害怕劳动力市场不断增强的竞争,或者对移民带来的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感到不安。所以,当经济和进一步的繁荣越来越依赖移民时,社会往往害怕这样的结果。”为了迎合公民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国家采取了限制移民的政策,“限制性的移民政策不给移民者移居的机会,导致移民者购买走私者的服务从而给贩卖者提供了可乘之机的风险”③。由于女性移民的弱势地位,她们往往从事工资低廉、技术含量低、缺少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的工作。经济地位的依附性,使妇女的传统角色得以保持,传统的家庭模式得以强化。
再次,福利国家的普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的泛滥强化了妇女的弱势地位,在一定时期内固化了性别不平等。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的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趋缓而保障需求膨胀面临普遍的危机,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撒切尔夫人就极力主张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认为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对公民社会的秩序具有破坏性,但市场则不会如此,因为市场的兴衰取决于个人的能动性。正像公民社会的秩序一样,如果任由市场自行发展,它们将为社会提供最大的好处。市场是永动机,它们只需要一个法律框架和不干预它的政府,就能提供不间断的增长。安东尼·吉登斯在其名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认为:“撒切尔主义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漠视,或者甚至是对这种现象的积极支持……约翰·梅杰非常不恰当地模仿马克思的语气去表达自己想要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的意图。一个任由市场自由运作的社会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经济不平等,但这并不要紧,只要具备决心和能力的人能够上升到与他们的能力相匹配的位置就可以了。”[1] 市场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不足。因为市场贯彻的是效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具有显著的社会排斥功能,如果听任其自由发挥作用,妇女的正当权益就无法保护,男女平等问题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党妇女国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新自由主义及其自由市场哲学的兴起对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它把国内的和国际的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看做市场的一部分,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不受控制的市场经济无视社会的和环境的关注,无法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不能保护环境和确保可持续发展。新自由主义对妇女通过艰辛努力赢得的权益尤其是教育权、有利的就业和保健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样地,当不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而做出持续的政治让步之时,新自由主义导致了人民民主利益的削弱。”④
最后,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和局部冲突对男女平等构成现实挑战。原教旨主义是一种宗教思想和宗教运动,它主张教徒的一切活动应完全建立在对宗教原初教义的绝对忠诚之上,反对对原初教义的肆意篡改和演绎。对于绝大多数宗教而言,其原初教义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包含有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宗教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冲击下,逐步吸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包括民主、男女平等等思想而富有了时代性。但如果按照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男女不平等是超越人力的神制定的基本准则,男女平等的实现违背了神的旨意。由于宗教教义通过人们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并逐步内化到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因此,原教旨主义在部分地区的崛起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无疑增加了男女平等追求过程中的变数。社会党妇女国际谴责原教旨主义和极端主义,指出:“社会党妇女国际抵制原教旨主义和极端主义……因为原教旨主义和极端主义造成的受害者往往是妇女和儿童。”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成为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现象。在冲突中,妇女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武装冲突的重要结果就是大规模的人们逃离战争、人权受到侵害和种族歧视。流亡者、返回故园者、国内迁徙者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承受歧视和人权虐待可以作为经常遭受歧视的一面镜子”⑥。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即使到冲突结束后,妇女受冲突的影响和冲突对男女平等的损害也不可低估。“从冲突到战争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冲突的结果,女人往往得不到平等的工作机会和参与社会的重建。”⑦
二、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形式及解决路径
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男女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家庭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家庭地位不平等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女性对男性的依赖、男女对家庭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在很多国家,还没有法律上的规定来支持妇女地位的提高,使这些国家的妇女保留了法律上的弱势地位而从属于家庭,她们的尊严经常受到损害。”⑧ 二是经济地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工作中广泛存在的男女不能同工同酬和在社会上出现的贫困女性化的困境,“在全世界范围内,妇女在就业、收入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和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⑨。社会党妇女国际重申,“世界上大多数的穷人是妇女,这和妇女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相称”⑩。三是妇女更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内部、工作单位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持续暴力与其他形式的侵害。“对妇女的暴力是广泛存在的现象,起源于性别之间的深度不平等,并且是不平等的最严重的表现形式。”(11) 四是最终决策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被男人控制,妇女的政治参与广度较窄,参与层次不高。“在公共生活中,妇女作为决策者的能力得到了证明。然而,在政府的绝大多数层次上和立法机构中,妇女的代表人数低于其应有的人数,一些国家的立法机构中甚至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妇女代表数量的大幅度下降。”(12) 五是男女之间在某些领域中理论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反差依然比较严重,甚至在妇女地位较高并已经通过了相关法律专门保护女性的国家也是如此。这种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是传统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家庭与社会、男性和女性、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等方面互动的结果。
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解决男女平等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策略等各个角度开展工作。
首先,男女平等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物质条件空论妇女的解放和男女平等的实现,当然,妇女解放也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能动作用的结果。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如果没有和平、宽容赖以建立的必要条件、整个人类状况的改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妇女状况的改善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妇女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基本的政治基础,并依赖于通过法律的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以获得根基稳固的政治意愿。换句话说,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为妇女的最终解放和男女的完全平等创造条件。
其次,采取改善妇女经济困境的整体经济政策和发展策略,促进妇女在包括获得就业、适当的工作条件、对经济资源的控制等方面赢得和男子同等的权利。另外,还要消除对妇女的职业歧视,提高工作的和谐化与男女的家庭责任。社会党妇女国际表示欢迎国际捐赠大会在马德里召开,要求在获得的捐赠中要有足够的资金专门用于妇女,呼吁为了确保妇女和她们的家庭未来的经济生活,针对妇女的计划包括信贷计划必须得到支持,所有参与经济计划的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必须制定工作计划,尤其是针对妇女的计划。另外,在经济计划的所有阶段都应有妇女参加。
再次,男女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占有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因此,解决男女平等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男女公正地获得教育资源,提高妇女获得职业培训、科学技术和继续教育的能力,发展无差别的教育和培训,促进妇女终身教育,根除妇女中的文盲。社会党妇女国际注意到,性别平等和性别主体价值观应包含在国家和地区正在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应允许妇女和女童平等获得资源和培训的权利。
另外,男女不平等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参与的不平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保证妇女在权力结构和决策中的平等的、完全的参与,提高妇女参与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社会党妇女国际多次呼吁在所有的决策中,尤其是在事关妇女切身利益的决策中应该吸收妇女参与决策。
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就是妇女在权力机构中的代表达到一定比例,更为重要的是在决策机构中所占的比例。社会党妇女国际把性别民主作为自己奋斗的重要目标,要求社会党国际及其各成员党把妇女在决策体制中的妇女代表比例提高到50%。社会党妇女国际还提出了民主政党的判断标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性别比例民主化的政党才是真正的民主政党。2006年1月27日至28日,社会党妇女国际在希腊雅典召开工作会议,通过了《社会党妇女国际和新任社会党国际主席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声明》。在此声明中,社会党妇女国际再次强调了妇女在社会党国际中的代表权问题,强调社会党国际关注妇女政策的可信度在于在它的各种机构内妇女有公正的、较高的参与度。社会党国际新的法令规定,在社会党国际所有选举的法定机构和非选举的法定机构的代表中,妇女必须不少于三分之一。这项规定也必须在社会党国际成员参加社会党国际大会和理事会的代表组成上得到反映。鉴于2004年2月在马德里召开的社会党国际理事会会议通过的这项法令正在完善,并将在下次社会党国际代表大会上被批准,社会党妇女国际呼吁新任社会党国际主席和社会党妇女国际主席通力合作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公正的办法去实现在社会党国际主席团中妇女成员占三分之一的要求。
为了解决妇女在各种会议和公职机构中的代表性问题,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政党和议会的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和造成妇女边缘化的政治文化和选举制度,因为这些旧有的模式和制度是妇女以恰当的比例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的障碍;还要为年轻妇女提供指导计划,充分利用妇女在政治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帮助年轻妇女获得从事公职必需的知识,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女政治家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共同的活动和计划分享经验、开展合作;发展、实施给予妇女资源的计划,整合、培训和鼓励妇女参与政治活动和选举。社会党妇女国际还认识到,要促进对妇女选举运动的公共金融支持,确保支出透明,提高妇女政治参与度。
最后,运用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整合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951年召开的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半个世纪以来,尽管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和它们所坚持的民主社会主义经历了执政与在野、兴盛与低落的交替,承受了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群落效应”的深刻影响和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的重大冲击,具体政策策略几经调整,甚至是重大的调整,但其基本价值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自由、民主、公正、团结、互助、和平。社会党国际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国际性运动,它不要求对待事物的态度严格一律。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或其他的分析社会的方法上,不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还是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他们都是为共同的目标,即为一个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奋斗”。“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完成,而共产主义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所有公民不论出身、性别、语言、信仰和肤色如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党人为取消性别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种族集团之间的一切法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歧视而奋斗。”“民主社会主义是国际性的,因为它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人从各种形式的经济、精神和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
社会党妇女国际认为,只有运用贯彻民主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公正、团结、互助、和平的价值理念于男女平等的诉求之中,整合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促进男女平等。自由和民主与男女平等的关联本质上就是妇女在各种民主制政体中的参与作用,没有妇女的自由就不会有妇女的民主,没有妇女的民主就不会有男女的平等,没有男女的平等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全面的民主制度。概而言之,妇女的政治参与是有效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社会党妇女国际在各种会议中表现出对和平的极大关注,呼吁减少过多的军事开支和控制武器的破坏性,把过多的军事费用运用到对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培训、经济保障等方面,切实保护在非和平条件下的妇女的正常生活。社会党妇女国际还认识到妇女运动的国际性和团结与互助的重要性,认为世界各国的妇女组织、各种国际妇女组织应相互协调,交流妇女运动的经验,在关键问题上相互声援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妇女要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妇女提供帮助。同社会党国际一样,社会党妇女国际充分重视联合国在维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促进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中的重要作用,注意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呼吁各国政府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其他包括保护妇女的各项决议。
注释:
①本文的英文文献均来自社会党妇女国际网站,经作者本人翻译整理。
②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Equality in the New Millennium,ⅩⅥ Congress Resolution,6-7 September 1996,United Nations,New York。
③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Women and Migration in a globalised world:Integration,Security and Opportunities,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Rome,Italy,17-18 January 2003。
④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Women and the Globalis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18-19 January 1997,Rome,Italy。
⑤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11th September and their Aftermath,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23-24 November 2001,Santo Domingo,Dominican Republic。
⑥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Women and Human Security,ⅩⅧ Congress Resolution,Sao Paulo,Brazil,24-25 October 2003。
⑦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Women and Iraq,ⅩⅧ Congress Emergency Resolution,Sao Paulo,Brazil,24-25 October 2003。
⑧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From Beijing to the ⅩⅪ Century:A 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s Perspective,ⅩⅦ Congress,Resolution,4-6 November,Paris,France,1999。
⑨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Build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SIW and the new SI President,Bureau meeting Declaration,Athens,Greece,27-28 January 2006。
⑩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Women promoting universal values in a world of different cultural realities,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Athens,Greece,27-28 January 2006。
(11)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 extreme expression of inequality,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Madrid,Spain,4-5 February 2004。
(12)参见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Towards a greater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politics:strategies and realities,Bureau Meeting Resolution,Casablanca,Morocco,28-29 Ma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