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民生发展都离不开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可谓国家的支柱性行业,所以自建国至今,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跟随国际化脚步研究建筑领域的前沿性技术、开发先进的材料。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设计迈上新一层台阶。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建筑的需求。并且,这也为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充分发挥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作用。本文即针对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建筑设计
引言
现代化建筑已经远远不止是一项公共产品,更是一项融入大量科技手段的艺术作品。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一方面需要更大规模的投入新型建筑材料,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施工工艺。同时也要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既要坚持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道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建筑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筑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建筑设计中的新技术应用
1.1结构新技术应用
建筑结构是其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确保结构新技术的高质量应用,不仅有助于建筑结构整体功能的满足,更对其结构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性具有重大影响。本综合楼建设以旧建筑为基础,在设计中,原有建筑为常规的砖土、砂石承重结构,其结构单一,且与现代化商业园区的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楼体结构改造中,工程建设人员以合成二苄基甲苯材料为基础,进行了现代砖镂结构的应用。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充分保证了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镂空工艺应用,综合楼视觉延伸、光线补充和装饰肌理搭建得以满足,实现了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建设人员还注重结构布局与功能应用的统筹,具体而言,鉴于楼体综合性质的影响,其部分区间建成后将作为商业办公区,故在结构上,设计人员进行了大跨度房屋结构的应用,并在分区布置下,确保了办公面积的扩大,实现了楼体功能应用的满足。
1.2生态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乡居民以及工业生产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大量的建筑需求直接冲击了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加强生态技术的开发力度,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处理好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设计指的是,建筑企业在这是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新型材料来降低房屋建筑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具体功能上,要求建筑企业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必须符合降低建筑使用费用、控制建筑造价、节约能源三个方面的要求,既要维持建筑物应有的实用性,同时也要避免新型材料的化学特性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在能源环保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对于太阳能、风能以及自然热能的使用能力,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日照光能。于屋顶设置具备储能性能的太阳能电池装备,在无外部供电或外部供电处于低峰的状态下,能够做到短时间的能量自给。另外,为了节约电力能源消耗,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建筑物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方面的性能;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整个建筑物的所有构成要素均要符合人体健康标准,真正做到建筑材料零污染。
1.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同时也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会赋予新型设计理论更大的动能,应当牢牢把握我国在数字化建设领域的发展机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在家中实现购物、娱乐、休闲、工作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居民日常社会活动的指挥所与前哨战,进一步发掘建筑物的社会功能,即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物的社会效益。
2建筑设计中新材料的应用
2.1在保温材料方面
传统的保温材料主要为保温层复合结构,虽然具有良好的保温功效,但材料厚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也伴随存在层间距减少等方面的问题。真空隔热板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该材料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厚度较小,填充有压缩的硅酸盐以及多孔的泡沫塑料及纤维。若有隔音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填充惰性气体。以往200mm厚的常规矿物棉保温材料,只需要50mm厚的真空隔热板材料就可以替代。
2.2通风新材料的应用
通风新材料应用是本建设项目新材料应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楼设计中,其不仅可通过镂空结构进行室内通风换气;还可在通风材料的应用下,进行室内通风。具体而言,在合成二苄基甲苯墙体材料应用时,设计人员对固体酸催化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墙体与窗框之间拥有合理的通风孔隙,此时外界的空气汇从窗户框底部进入,然后再从窗户框的顶部进入室内。与直接通风相比,其降低了空气中的风流速度,避免了人体的不适感,同时,在矿护框内部还有一定的噪音吸收装置,给人们营造了舒适的建筑应用空间。
2.3新型钢筋混凝土。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
处于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城市土地资源却日益紧缺,而高层建筑则同时解决了这两项问题,因此现代城市中的新建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而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对新型钢筋混凝土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新型钢筋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高了约2倍,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满足高层建筑的设计需求。再者,在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往往需要先对混凝土与砂浆进行搅拌,若在搅拌过程中适当添加上一些粉煤灰,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水泥用量,同时还能够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更好地预防裂缝问题。
2.4新型围护结构材料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围护结构,通常都是采用砖、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无机材料,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材料已经无法再满足现代建筑的设计要求。不过,一些新型围护结构材料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新型围护结构材料又称“外墙保温和饰面系统”,其主体部分采用了新型粘结剂,外面部分采用了丙烯酸共聚物涂料,中间部门则采用了聚合物砂浆材料,具有较强的持久性与良好的防水性能。此外,传统的砖石、钢筋等也正逐渐被一些新型的充气材料和膜材料等所代替。
2.5在隔热方面
透明绝热材料是当前我国各个方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全称为Trans-parentinsulateMaterial,简称MT。该材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研发成功,然而直到21世纪初才在我国成规模地投入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成墙与TM复合层透明隔热墙,结合结构墙体、吸热面层、空气间层可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隔热性能。
结语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于建筑设计质量提升具有重大影响。实际设计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必要性,并在规范建筑结构新技术、生态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同时,进行保温材料、通风材料的具体应用。才能确保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的规范,进而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运花.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8(31):28.
[2]李嘉.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28):86.
论文作者:胡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新材料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