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水利水保工作站 陕西省西安市 710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就使得各地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也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但是,在水土保持的工作上,还仍然存在疏忽,这也就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中常常造成水土和生态问题,造成当地水土流失情况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长此以往,就会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也会给当地的生活造成麻烦,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并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42%。所以,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主要就是由于水力侵蚀和风力原因。作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如:河流断流,水量枯竭,山区丘陵区沙漠化等都对我国水土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在降水季的水量都很少,河道淤泥堆积严重。并且,由于我国近些年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增多,水土流失也是因为在建筑过程中,对土壤层积造成破坏,使得建筑物在建设时对土地的附着力下降。
2水土保持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伴随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工程建设施工准备期的,三通一平,至完建期均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施工准备期进场道路、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设施、输变电、导流等工程建设都将扰动原地表,产生水土流失,建设期是工程大规模铺开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水土流失产生的重要时段,,完建期主要建筑物已完工,但一些收尾工程尚在进行中,仍有少部分裸露地表产生水土流失,且大部分植物措施的建设在工程完建期完成。因此,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工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期。然而,水土保持工程又不同于主体工程,其规模小且分散,除少数大型弃渣场存在安全问题外,其他水土保持工程一般无安全问题,这就是各参建单位一直忽视水保的原因。
3水土流失原因
3.1自然因素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我国某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黄土面积分布最广的国家,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大规模黄土。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是其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因素如地形特点,坡度较陡的沟谷也是水土流失现象的高发地区,由于坡度较陡,地表径流冲刷力较大,就造成了土壤侵蚀,发生水土流失。强降雨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自然因素之一,地表受到过度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3.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造成某些地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对水土资源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水利工程本意是优化水资源分配,利国利民,但是在工程建设中往往由于某些措施不到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水利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常常需要大兴土木,再加上对河流水资源的调节、疏导或阻碍作用,致使原有的水土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地表草木退化,从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
3.3监管不力
我国早在1991年就颁布了《水土保持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依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工程工作中由于宣传不到位,工程相关部门的水土保持意识不足,只顾追求当下的工程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对施工监管不到位,相关文件成为一纸空文,导致下级部门在施工中也意识不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忽略某些保护治理措施。因此监管部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也要发挥作用,为水土保持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3.4治理不到位
水利工程中某些施工操作、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以及工程使用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对水土环境进行治理。然而由于有关部门的工作深度不够、资金不足等问题,有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治理,环境问题不断出现,逐渐累积就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
4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实施
4.1施工单位要摆正姿态,正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在竣工之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对工作场地进行整治。首先,施工团队应当从源头上断绝一切污染,将生产废弃物进行清理。其次,在结束工程之后应当立即将为了工程建设而设置的临时建筑与硬化地面拆除,尽最大的可能将土地还原成工程实施前的状态,以确保这片土地的抗侵蚀能力,保护土地的生产能力。除此以外,施工团队还应当尽快归还所占用的农田与耕地,恢复其本来的土地功能属性,减少水土流失情况发生时可能造成危害的因素。
4.2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区域原本的地表植被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施工单位在竣工之后,如果能够重视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工作,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植被被破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施工人员可以在挖方区建设一条排水渠,或者设置几个抗滑桩,以此来避免诸如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增加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来防止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
4.3制定水土保持的措施时要注重因地制宜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若是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可以分为点状与线状两种类型。所以,在建设水利的时候,要对工程区域的土层构造进行研究,在确保土地能够适应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在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适的水土保持规划,并将规划切实的落实。例如,可以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这两种措施各有各的功能优点,且功能属性也各不相同,若是能够将两种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植被的覆盖面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区域土地的抗侵蚀能力,优化生态环境,为地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4强化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政策制定和监督作用
在对水利施工进行工程监控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决策监督作用与政策制定的作用。政府应当以实际情况作为考核的基础,合理的制定相关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与意见,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对已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团队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确保排除一切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开展。对于那些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施工团队,政府应当予以正确的整治指导,让该施工团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水土保持观念,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施工团队,政府也应当予以相应的处罚,必要情况下应禁止该团队继续进行工程的建设,以保护水土安全。
结束语:
总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则常常被忽略,所以作为水利工作人员就要在工程的治理方面入手,从细节着眼,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
参考文献:
[1]张艳娟.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126-127.
[2]王明明,朱波.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江西建材,2018(04):113+116.
[3]初志中.探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现状及防治策略[J].低碳世界,2018(01):130-131.
[4]李国召.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179-180+213.
[5]赵华军.浅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山西农经,2018(15):126.
论文作者:杨芳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措施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