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RP实施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_尚书增

浅谈ERP实施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_尚书增

齐鲁分公司信息中心

摘要:ERP作为一个企业级的应用系统,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充分集成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作者通过ERP实际工作经验,对成功实施ERP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今后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提供借鉴。

关键词:ERP;业务蓝图;编码体系;系统测试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其核心是充分集成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使各部门的协作加强、反应速度加快、客户服务质量提高,最终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ERP的实施是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笔者作为关键用户,参与过多次ERP全过程的实施,在此就ERP实施的经验、教训与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期为两化融合环境下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提供借鉴。

一、领导重视是ERP实施成功的前提

ERP是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其目的不是使局部业务达到最优,而是使综合效益达到最大,这就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站在企业的整体高度上进行顶层设计,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这也就是常说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RP)。

业务流程重组,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部门间职责利益的重新划分,没有“一把手”的高度重视、没有企业高层的全力推动,让ERP削足适履来适应现有的管理模式,其结果仅仅是应用系统的改变,不能充分发挥ERP系统的功能,不能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更不能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突破性的改善。

二、优秀的实施团队是ERP实施成功的关键

ERP的实施团队,包括咨询顾问和关键用户(Key User)。咨询顾问对企业实施ERP所涉及的系统知识和实施过程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并协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并在ERP中实现,其作用不言而喻。

关键用户,顾名思义,就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用户,具体是指在ERP实施过程中,代表实施方提出业务需求,全程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负责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以及实施后的系统维护的人员。关键用户选不好,将会严重影响ERP系统上线的质量。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以及今后的运行中,关键用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期调研中,关键用户要准确的提出业务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具体符合企业运作的流程;在实施的后期,关键用户要负责编制用户操作手册并负责最终用户的培训。这就要求关键用户不仅有管理上的经验,能站在企业的高度看待问题,又要精于基层的具体业务,还要思路清晰,富有团队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理的编码体系是ERP成功的基础

ERP的成功实施是三分技术七分态度和十二分的数据,如果说业务流程是ERP的神经网络,那么基础数据则是ERP的血液,没有准确、规范、完整的基础数据难以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所有资源的统筹规划各个无从谈起。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数据的准备是一项细致繁杂的工作,数据量大,种类繁多。ERP系统常用的主数据包括财务、设备、供应商、客户和物料等多种主数据。相对而言,财务、设备、供应商和客户等数据是有限的集合,便于归纳分类。而物料几乎是一无限的集合,需要合理的分类,因为所用的原料、材料、备品配件等千差万别,需要对不同种类的物料建立合适的描述模板,在模板中定义好该类别物料需要参数、参数的前后顺序、参数之间的连接符号等,才能保证物料的唯一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从理论上讲,物料类别越细越多,模板的针对性越强,对物料的描述也越规范。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再细再全的类别,也不能包含所有的物料,导致部分物料无处可归。物料的分类,要结合本企业的管理实际,对价值量较大的原材料、主要备品备件等进行细化,以便进行价格比对参考,降低采购成本。低值易耗品等价值量低,品种繁多,如果对这类物料也同样详细的分类描述,会导致编码量成倍增长,占用不必要的资源,降低使用效率。总之,物料的分类与描述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合理分类与描述模板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编码体系,确保数据的规范、准确、完整与唯一。

四、综合性的测试是ERP实施成功的保障

ERP的实施过程中,业务蓝图的规划和流程设计是重中之重,在流程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验证流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这一系列的验证过程称为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接受测试和模拟测试等。

单元测试通过模拟本模块的业务情形,测试业务流程在本模块的通过性和现有的流程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本模块未来的业务需求。集成测试是对需要跨部门协调的流程进行跨模块测试,一方面检验系统中各类配置是否符合蓝图设计要求,同时也检验跨部门、跨模块的业务衔接是否顺畅,检验业务与财务的集成是否正确,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集成测试本身也是让每个关键用户进一步熟悉系统、熟悉操作的实战机会,通过集成测试将有助于关键用户了解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业务能力。

用户接受测试也称验收测试,是让所有业务人员对前期的系统设计进行业务完整性、方案合理性、功能适应性、操作友好性等各方面进行验收测试,同时也是为下阶段全部用户培训和大规模的模拟测试做准备。

大部分企业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接受测试期间,注重的是流程的通过性,没有充分验证权限的配置,经常是由一个人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所有的业务,看不出在处理业务流程中不同用户与业务环节的关系。当然,为了方便,在实施阶段可以设置一超级用户拥有所有的权限,但在测试时应尽可能的与实际的权限相结合,只有将权限分配与流程配置相结合,才能真正反应流程设置的是否正确、以及哪个控制点该由哪些用户控制,减少模拟测试时的压力。

模拟测试是ERP上线前模拟正式环境,用真实的数据检验系统结果,提前发现上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模拟测试前,必须事先制定好模拟运行方案、支持方案。在模拟测试时,按照蓝图确认的业务情景,模拟运行同期发生的真实业务,让所有最终用户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实景模拟,反应正式上线后的运行情况,全面验证业务流程、用户权限和数据输入输出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结束语

ERP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ERP成功上线,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进行必要的知识传递、建立运维体系和支持体系,确保ERP系统的顺利运行。

论文作者:尚书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浅谈ERP实施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_尚书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