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刘建华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刘建华

石河子市广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需求量增大。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各种建设项目不断涌现,其质量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特别注意这部分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浇筑量与浇筑面积都比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连续性不断提高的表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复杂的建筑结构,对于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普遍,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材料要求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尽量避免产生结构裂缝,应从材料准备阶段采取预防措施,根据工程实际地质条件,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特点,选取相应规格的施工材料。

1.1首先是水泥材料

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尽量选取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掺入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经相关研究表明,在每立方混凝土中,每减少10kg水泥用量,其温度将会下降1℃。所选择的水泥材料在进场之前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其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1.2其次是碎石及砂骨料

选取级配良好的碎石,将其粒径控制在2~25mm,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碎石针片状含量控制在15%以内,粒径保证均匀一致。同时,对碎石骨料进行筛选,清除其中的有机杂物,并检验碎石级配、硬度等指标参数。施工中通常选用中粗砂。若施工现场温度较高或存在含水分布不均匀现象,应适当加密检测次数。

1.3外加剂和掺合料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双掺技术”,以降低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外加剂及掺合料,并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在施工之中。

2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项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室内试验,最终确定科学配合比例。为明确混凝土配合比例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可通过试拌的方式检验混凝土质量,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配合比例。为降低混合料的水化热,应按照标准进行配合比优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材料用量。

3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3.1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温度进行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外界的温度会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带来影响,浇筑温度的升高会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在炎热的夏天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如果说不可避免的安排在正午的时间,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通过冷却对浇筑的温度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水泥用量的控制工作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水泥水化的现象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对水泥水热化的温度进行控制,能够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水泥类型的不同需要需要的环境和相对湿度的保养时间也会不同。同时,水泥的用量减少,需要增加其他材料的含量,实现相互平衡,达到工程施工强度的标准。如,可以通过添加减水剂或者是使用混合材料代替水泥,或者是采取更为先进的搅拌技术进行控制,不但能够促进混凝土结构内部热量的散发,同时还能够具有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低热型水泥是市场中一项新型的材料,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等,都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最后,强制性降温处理。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如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的方式,促使冷水进入排管中,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4拌和浇筑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需要对混凝土搅拌时长、材料用量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控制。相较于通常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其中添加了一些外加剂与粉煤灰,会减少水泥的用量,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时间。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施工人员来进行,并对其中的拌和料与外加剂使用量进行严格计算,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其中相当关键的部分,也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分层操作的方法,一层一层地进行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下一层浇筑的时需要保证上一层混凝土材料已经达到初凝,才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效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5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通常会选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插入点进行均匀布置,并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来使用振捣设备,在混凝土振捣阶段,对振捣设备进行上下轻微抽动,能够更加确保振捣的均匀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分层性,需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要求混凝土的厚度必须小于真到设备长度的1.25倍。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设备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便于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的技术应用标准,需要以混凝土材料表面呈现为水平、有灰浆、无气泡、无下沉的情况为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振捣绝对不能过度,在每次移动振捣设备时,移动间距应当为振捣设备振捣半径的2倍作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作业只有在完成一层之后才能开始下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在初凝之前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按照标高线,以刮尺来确保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平整性,以抹子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二次压平,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情况,因此,在表面平整之后,还应当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塑料薄膜,以免混凝土材料水分流失导致的干裂情况。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此时浇筑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已基本确定,温度的控制转为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的控制,这可通过给浇筑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来实现。覆盖材料可采用土工布,也可用水直接覆盖在基础表面,本桥采用土工布和水覆盖法相结合方法。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取30cm以上。在升温阶段,蓄水层能吸收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减少外部低温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养护与间接散热、降温的双重作用。在降温阶段,蓄水层能起到延缓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保持均匀散热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因急剧降温而产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在养护中要加强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保证混疑土不开裂。养护需要14d以上(浇筑完7d内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期)。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方案施工,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预防和处理,保证施工的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跃雷.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2).

[2]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176.

[3]黄振华.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7):118+121.

论文作者:刘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论文_刘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