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云浮郁南供电局
摘要:10kV配电网络在电网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用户用电的主要成分,很多旧的配电线路在使用了一定时间后出现了老化现象,导致绝缘能力下降、负荷能力下降,很难保障供电要求,所以原有的配网线路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以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对某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及采取相应的质量安全等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给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改造施工;管理
1、工程概况
某10kV配网线路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了线路老化的现象,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实际的供电要求,需要通过该工程进行必要地改造,完善10kV配网线路的服务功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提供可靠性提供可靠地保障。在工程施工计划的开展中,充分地考虑10kV配网线路的实际概况及具体要求,并对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地评估,为后续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
2.1土建工程施工
该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计划开展中,包含着许多的施工内容,客观地加大了工程的施工难度,需要施工人员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增强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投入使用后能够达到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具体要求。其中,土建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不同阶段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性,需要明确具体的施工流程。这些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焊接—地脚螺栓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质量检验。当施工阶段的所有工作准备完成后,需要结合工艺的实际要求,完成不同组成部分的施工计划。其中,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做到:在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下,对基础支模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必要地检查,验收通过后应结合工程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增强基坑垫层的处理效果;根据基坑尺寸的大小,按照合理的方式完成模板的拼装。在具体的操作中,为了避免吊装模板时发生变形现象,应在基坑内按照逐片组装的方式,确保模板的拼装能够达到规范条例的具体要求。钢筋绑扎、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焊接长度、钢筋的尺寸规格等进行严格地控制,优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设计,促使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能够逐渐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除此之外,必须保证焊接过程中焊缝表面的平整性及质量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焊接工艺的实际作用效果。
(2)施工流程中地脚螺栓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加强质量的有效检测,及时更换产生变形问题的地脚螺栓;在相关辅助构件的配合支持下开展地脚螺栓的安装作业,并将其中的间距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地脚螺栓安装中应保持垂直,增强其实际的作用效果。
(3)混凝土振捣、浇筑
①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得产生离析现象,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安装溜槽、溜管等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模板、钢筋、地脚螺栓等保证其位置不移动。如螺栓发生位移必须及时更正。使用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②振捣器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
(4)养护拆模
①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必要时可采用覆盖措施。
②拆模时,应认真注意地脚螺栓的保护。应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
③模板拆除后,基础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方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及设计认可后进行处理,对已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模板拆除后,基础外观质量如出现一般缺陷,应由施工方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以满足规范要求。
(5)接地工程施工
在接地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严格地把控,及时地消除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应该在工程施工计划开始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详细检查各种设备的安全性能,结合工程的建设要求明确其中的作业范围,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由于该工程对于接地工程的质量要求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接地体连接及埋设的施工质量,确保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在实际的运行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接地体连接及埋设过程中应做到:①在合理的焊接方式支持下,增强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效果;②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焊接连接部位的防腐工作质量;③在可靠的技术手段支持下,加强对接地体埋设区域的安全检测,严格控制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④确保接地体敷设过程中保持平直。与此同时,在接地线安装的过程中,为了满足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的具体要求,技术人员应结合行业规范条例的相关内容,增强接地线安装质量。
接地线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可能对线路的安全性能带来潜在地威胁。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做好接地电阻测量的相关工作,具体表现在:①当接地体回填的所有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应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专业电气测量工具的支持下评估工频电阻的安全性,确保10kV配电线路正常工作中的接地电阻的实际大小未超过设计方案的规定值;②在测量铁塔的接地电阻操作过程中,应该按照合理的方式将杆塔与其中的引线断开,避免开展带水作业。
3、改造施工的管理
3.1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结合该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要求及实际概况,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严格把控。具体体现在:①充分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增强电线杆及配网线路的建设及管理工作质量。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施工企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应该与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随时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三维空间中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模拟和分析,增强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加强对电线杆挖坑机填埋施工的严格把控,增强施工的精确性;②在基坑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基坑深度施工中误差的严格控制,增强基坑深度的合理性;③优化配网线路网架的整体布局。为了提高配网线路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应该在配网线路网架布局中采用“手拉手”环网方式。在这种方式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电源之间的有效切换。
3.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正确处理进度、质量、安全关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2)认真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3)健全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持联络正常,信息畅通。
(4)一切施工活动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无安全措施未交底的,严禁布置施工。班组每天进行班前“站班会”,做到“三查”、“三交”。
(5)经技术负责人或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措施审批人同意,任何人无权更改。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认识到10kV配网线路改造施工对于我国供电行业的重要意义,更加深了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关冠俞.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16).
[2]覃国金.某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广西电力.2012(12).
论文作者:朱望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网线论文; 地脚论文; 过程中论文; 螺栓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