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术研究成果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对外开放论文,研究成果论文,一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了解学术研究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专业性的工作读书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你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在同行中比较优秀的人物的话你必须读书,必须读比别人更多的书”;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学科基础一定要扎实,学术眼界一定要开阔,教师的史学功底是历史教师的看家本领”[1]。历史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阅读哪些专业书籍,如何依托学术研究成果优化课堂教学,无疑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为例说明之。 一、任务驱动研读专著,高屋建瓴分析教学 1.任务驱动下的学术著作研读 2013年,我参加了北京市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现史核心概念的提炼和教学把握”工作室的学习和研究,被分到“新中国经济现代化”小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题是笔者认领的一项研究任务——如何从现代化视角、从核心概念出发进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的教学。为此,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搜集、研读了有关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方面的近10部学术著作和20多篇论文。其中,最有启发性的现代化专著是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虞和平先生的《中国现代化历程(1804—2000)》,给了我从现代化角度看待新中国建设历程的新视角;最有指导性的改革开放专著是吴敬琏先生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编著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前者从经济学的视角阐释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及其问题,论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历程,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后者为国家机构的权威著述,政策性强,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通过阅读学术研究成果,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更加清晰与深刻,也为高屋建瓴地理解教学内容、宏观把握历史核心概念奠定了基础。 2.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教学内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最后一课(第13课)。从现代化视角进行观照,可对本单元进行如下梳理:第11课是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在此框架下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其主题可概括为“现代化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第12课、第13课是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主动通过渐进的改革探索新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体制。因第12课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题可概括为“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第13课的主要内容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以建立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对外开放,其主题可概括为“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理清对外开放与其他现代化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教科书的提示框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基石。”吴敬琏先生认为:“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长征。”以主要的改革措施为标志,中国的经济改革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958—1978年:行政性分权,改革的重点是中央政府向下属各级政府放权让利。(2)1979—1993年:增量改革,改革主要在国有部门以外的经济领域中推进,并以民营经济的成长来支持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3)1994年至今:整体推进,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进行全面改革。”[2]38应该说,对外开放是在第二个阶段(“增量改革”阶段)开始的,是“当国有企业的改革陷入困境以后”转而实施的体制外探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的开放率先在所有制形式、市场化取向、企业制度等诸多领域突破了旧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又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的关系。对外开放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抓住了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转移的机会,利用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与国外(包括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整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呈现点、线、面,沿海到内地渐进发展的趋势,原因是我国“经历了30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市场力量几乎消灭殆尽,国内市场的形成就更加困难”,所以只能“营造‘经济特区’的‘小气候’,实现部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2]54。 3.准确定位核心概念 通过研读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清晰了“对外开放”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立体、多元的认识:第一,关于对外开放的内涵。典型的看法是将对外开放局限于经济层面[3]。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体系的由封闭和半封闭走向主动开放,也包括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开放,即教科书所说的“宽领域”开放。第二,关于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是教科书重点叙述的内容,也是笔者所见课例中研究得较成熟的部分。第三,关于对外开放的政策要素。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入世”前,中国在旧体制背景下逐渐对外开放。因这一时期的开放主要依靠国家的特殊政策,故被称为“政策性开放”[4]360-361。经济特区与沿海城市在政策要素上有何区别?搞清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不同政策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对外开放。第四,关于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这两对关系对学生从现代化视角全面认识对外开放至关重要,教科书因篇幅限制未交代清楚,有必要将这两对关系确定为贯穿本课的主线。 二、依托学术研究成果,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学科融入课程,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全面把握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科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即如何利用学术研究成果优化课堂教学,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对外开放”内容标准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主题之下,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即从对外开放的经过及其特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现代化建设两方面构建对外开放的全貌。人教版教科书以“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三个子目,按时序叙述了20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但没有分析对外开放的背景和对外开放的影响。而且,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不清楚。 基于对学术研究成果的理解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我认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是宏观把握对外开放的关键,学生要弄清这样三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对外开放有哪些影响?”故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对外开放的原因,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史实,分析对外开放的特点和影响。(2)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内地、再到“入世”的对外开放过程的学习,认识对外开放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通过深圳特区成功原因及其对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等问题的探究,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和根据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3)通过对外开放的学习,认识市场化、全球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树立开放的意识;理解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从历史认知角度重组教材,突出教学重点 为突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我用三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对外开放有哪些影响?”)整合教学内容:围绕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关系这一主题,从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的关系两个维度组织教学。由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有哪些影响?”教科书很少提及,我通过精选研究成果来帮助学生达成相应的认识。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这一大问题,提供了以下三则材料与问题引领: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世界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摘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版第263页) 材料三 (韩国、新加坡等国)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以10%的速度猛增,迅速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国家……被西方国家称为“70年代的奇迹”。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11页) (1)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为什么要开放?(2)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角度看,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通过问题引领、材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封闭是我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化潮流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证明,从封闭到开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3.围绕核心概念精选素材组织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我抓住深圳特区成功原因及其对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等问题精选素材,组织学生探究。 【探究1】深圳特区成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探究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何要设经济特区,相关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如下—— 环节一及讨论问题:中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而主导全球化趋势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体制各有哪些特点?当时中国的旧体制能与世界经济接轨么? 经过讨论,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两种体制的异同(见图1),从而得出计划经济无法与全球化世界经济接轨这一结论。所以我国的对外开放不能全面展开,只能从点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做出了在体制外试办经济特区的抉择。 环节二及直观感受:出示一组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不同时期深圳的图片(此略),感受深圳的巨大变化。 环节三及探究问题:深圳特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照图片,结合以下四则材料,分析深圳特区在哪些方面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特区开放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税收方面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5%(同期香港为18.5%,内地中外合资企业税率为33%),深圳特区的外资企业一般从投资开始免征一至三年的所得税。 ——摘自孙学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先富起来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党史文汇》,1999年第8期第4页) 材料二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摘自贺耀敏、武力《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材料三 深圳有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这恰恰是香港所缺乏的。1980年前后深圳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劳务费(包括工资和福利)只有700元港币,而香港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起码要7000元港币。香港的工业用地价格比深圳高10倍以上…… 深圳的“四个为主”: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逐渐明确了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 ——摘自周溪舞《深圳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http://www.szps.gov.cn/shenzhen/tequ.jsp?articleId=2c9084c72e6348e0012e75a2c13f0211) 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深圳成功的两个原因:一是国家对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这是特区“特”的主要表现;二是深圳特区发挥自身优势——低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与外来的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整合。对照图片,学生能够明白在所有制形式、经济调节机制、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都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从而理解特区开放的实质:特区的开放是在国家特殊政策支持下的政策性开放,特区率先突破了旧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取向的外向型经济的探索。 环节四及从点到面:深圳特区的探索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什么作用?呈现“深圳在全国创造了几百个第一”图表(此略)与甲乙材料—— 甲:1986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企业股份化工作正式开始。 乙: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甲:1987年12月1日,在深圳会堂敲响了我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 乙: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摘自袁晓江《如何看待经济特区改革“试验田”》(《南风论丛》,2011年第1期第32~34页) 引导学生思考“深圳在全国创造了几百个第一”的意义,分析甲乙的异同,寻找其关联点:经济特区促进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探究2】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异同 问题一:比较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材料 (在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 除北海和温州两城市外,其他12个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给予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 ——摘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版第357页)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两个不同:一是地域范围的不同。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现在从这些城市划出的一定区域,而经济特区是整个地区的开放。二是政策的不同。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优惠政策,权限比特区小。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地域和政策的不同? 为化解这一难题,教学中我们可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路引领:沿海开放城市与四个经济特区的工业基础有何不同?对外开放会面临哪些问题?学生很快认识到经济特区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工业不发达,所以可以更大胆地进行体制外的改革探索;而天津、上海等开放城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国有企业较多。在国企改革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了在这些城市集中设立经济开发区的方法。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直接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帮助老企业转型,推动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实践证明,设疑比较是老师化解教学难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有效途径。通过层层解剖,学生理解了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方式上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而全面认识了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这一抽象问题。 4.超越教科书,实现教学升华 恰当引用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认识历史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对外开放的实质,我引入了“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内容。 研究者把中国的对外开放以2001年中国“入世”为分水岭,分为“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两个阶段。“政策性开放”包括试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扩大沿海开放区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的全面开放等五个阶段[4]354-359。“政策性开放”,一方面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存在难以避免的大问题——体制的整体封闭性与政策的局部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加入WTO以后,中国通过实施渐进式的对外开放战略,采取先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的方法……进入“制度性开放”阶段。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选择,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由过去有限范围和有限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其二,由过去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WTO成员方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其三,由过去以试点为主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4]360-361。“制度性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了制度性保证:在WTO贸易规则下,通过制度规范对外开放,保障对外开放的稳定性发展;同时也应看到,政府调控手段因此受到限制,使得在向“制度性开放”转变的过程中充满机遇与挑战[4]370-372。 三、依托学术研究成果,聚集历史教学重点 笔者这里说的任务驱动研读学术研究成果的“任务”来源多途,可以是破解自己发现的教学疑难问题,可以是解决学生的困惑,可以是完成课题研究,可以是更新知识完善自我……若能长期研读学术研究成果,并逐渐把“教学疑难”和“学生困惑”转化为实践研究课题,更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风格。因此,依托学术研究成果对聚集历史教育教学重点大有益处。 1.优化课堂教学是研读学术成果的目的和归宿 这里的“优化”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优化。借助学术研究成果,站在专业的至高点上,能使教师利用新的史观,以新的视角分析教学内容,用学术成果缩短学科与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表述之间的距离,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精选研究成果素材和新观点,按照教学设计呈现、按照学科认知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反映核心概念本质又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好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而且,还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将研究者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的能力。 2.学习效果是衡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前测后测等方式洞察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的变化。为方便比较,前测后测可设计相同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之间有哪些区别?”“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是什么?”“对外开放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之间有哪些关系?”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达成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用理性的态度反思历史,增强历史意识,促进学生成长。而且,通过这样的检测以及课堂观察,能促进教师的阅读与思考,使且完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策略。 3.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是成就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专家型教师应该是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把握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并能把学术研究成果有效运用于教学的教师。实践表明,学生对有学术研究动态、学术研究成果味的历史课非常期待,因此,研读学术研究成果、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特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学术研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