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学生的困惑想到的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超[1](2021)在《基于“教会学生思考”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高中数学的教学要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教会学生思考”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明确研究的目的。第二章,系统介绍教会学生思考的弗赖登塔尔教育思想、波利亚教育思想与涂荣豹的数学教学设计的构建此三大理论基础。第三章,根据理论研究,编制《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调查卷》,通过问卷测验了解高中生思考能力方面的欠缺之处,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结合测验的结果,提出教会学生思考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建议。第五章,根据上述研究,为说明研究的可操作性,笔者结合文中所阐述的理论,同时基于教会学生思考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对概念课与命题课这两种课型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示例。
王雪[2](2021)在《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平面向量具有深刻的数学内涵、丰富的物理背景,具有“数与形”双重属性,是一个良好的数形结合载体,是一个有效的解题工具。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平面向量内容过于抽象,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其本质属性,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探寻合适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十分必要的。APOS理论是杜宾斯基提出的一种数学学习理论,其基本假设是:数学知识是学生在解决所感知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会经过“活动”“过程”“对象”这三个阶段,最后形成认知“图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本身的定义,更能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平面向量教学中应用APOS理论是具有理论意义的。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首先对于APOS理论、平面向量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形成对本研究的科学性认识;然后对APOS理论的来源、内涵、特点进行分析,对平面向量内容进行教材分析与《课程标准》解读,为论证APOS理论应用于平面向量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接下来,笔者通过测试卷、访谈的形式从学生、教师这两个视角探求平面向量教学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为后文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案例的设计提供实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平面向量知识的理解程度基本能够达到操作水平、过程水平,很少能达到对象水平、图式水平;学生上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会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符号表征理解较好,坐标表征次之,几何表征最差。同时从学生的试卷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平面向量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不足,且存在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对平面向量的教育价值普遍认可,尤为注重“向量运算”的教学,但教师对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对数学学习理论的认知度不高。最后,通过对两篇以APOS理论为指导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策略:操作阶段的教学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注重“类比”思想的运用;过程阶段需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对象阶段需引入例题训练、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图式阶段需关注学生对知识图式的建构。并基于以上教学策略给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数学教师参考。
杨斯佳[3](2021)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式教学被许多一线教育者运用于教学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但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很难良好发展下去,这项实践该如何上升为理论?在西方教育学中,以Marton教授为首提出的“变异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等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顾泠沅教授结合中国特色教学将“变式教学”分类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并引进了“潜在距离”的概念。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研究以“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采取“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来进行“变式教学”。为“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新的范本,同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怎么做”,“效果如何”,具体问题如下:1、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2、脚手架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3、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变式教学如何设计?4、变式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变式教学”,领会“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重组,形成专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共设计六个研究课例,并实施教学,隶属于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三个单元。课堂反馈良好。本次研究是在上海市一所市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开展,针对学习兴趣等情感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变式教学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成绩方面,则是通过变式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进行考察。同时也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实验组的班级选择了两位同学定期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学习状态以及追踪学习成绩。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以及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指导下,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变式”教学,在“概念性变式”中要构建合适的变异空间,在“过程性变式”中铺设适当的潜在距离。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三个教学策略:单元整体化策略,内容专题化策略和过程阶梯化策略。2、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变式教学后有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分析,实验组的成绩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的;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学习兴趣和信心有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着性提高。所以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叶丹[4](2021)在《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点燃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引擎,全国开展了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有效标尺;开展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能够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胜任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构建课堂教学观察表,借助观察表利用课堂观察法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概率与统计课的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是应用构建的观察表观察数学课堂教学,解释观察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LICC范式和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经过三轮专家咨询,修改完善观察表,并在实际课堂中检验观察表的有效性,最终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的四种课型课堂教学观察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观察维度覆盖了与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课堂表现领域,观察视角简洁适合记录与处理,观察点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设置了较高的表现期望,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课堂教学观察工具合格;(2)经过实践检验,构建的课堂教学观察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预定的观察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有效,并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数据;(3)构建的观察表可以发挥诊断功能,能以观察报告为框架诊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并依据观察表和观察记录有针对性的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指明方向,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发挥观察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上的作用。本研究将数学核心素养细化为课堂中可观察、可评价的教学行为,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孕育点和生长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朱晨菲[5](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朱晶雯[6](2021)在《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当前的一大国策。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其核心目标。然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朗读、背诵、常用文言字词识记、翻译等等,成为古诗文的教学常态,也使古诗文课成为了中学生最无趣,最无奈、最无助的课。如何突破古诗文教学瓶颈,使古诗文课成为有趣、有味、有货的课?如何使古诗文成为通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如何从文言、文章的理解走向对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深度体验,让古诗文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的桥梁?如何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同,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成都市SS中学Z老师十年的古诗文教学探索,可以为高中古诗文打破传统关注字词句篇的浅度教学,走向文化理解与思维发展的深度教学提供借鉴。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案例,探寻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的实现路径与方法策略,为突破传统古诗文枯燥无趣、浅度零碎的教学提供思考。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尤其论述了案例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核心概念界定,为后面的案例分析提供观测点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案例正文,本部分旨在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描述,采用了描述性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客观,真实地呈现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全面展示其探索成果,案例编写以教改过程为线索,一方面纵向展示Z老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横向从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展现Z老师及其团队的古诗文教改情况。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深度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教学观念、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Z老师古诗文教学所体现出的深度教学特征与深度教学路径,指出了待改进之处,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建议策略。
侯奔奔[7](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指出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徐志远[8](2020)在《基于AiSchool云平台的初中物理“伴生课堂”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生课堂模式”是一种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它基于幸福教育的理念,旨在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转化为“师生共研”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幸福。“伴生课堂”教学模式植根于翻转课堂,保留了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的形式,并对课堂教学的环节做出了详细说明,使教师在教学时步骤明确,实践性强。Aischool云平台为“伴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工具,并在课堂帮助师生实现交互功能。从硬件上说,云教室里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每个学生都配有平板电脑。从软件上说,教室里覆盖的局域网使得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师和同学间实现交互。在教室外,Aischool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教师上传自主学习资料,学生登录自己的账户利用平台在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伴生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基于学校近十年的探索提出的原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四环节构成:“定向开启”、“示疑互动”、“悟理明法”、“入脑融合”。笔者在运用“伴生课堂”模式任教的期间,发现该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能完全适用,需要针对不同课型做出调整。笔者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访谈的形式,了解到了现在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现状。结合初中生的学情和物理学科特点,论文在原有的“伴生课堂”模式上进行了再创造,主要针对初中物理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分别归纳总结出了不同课型下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及自主学习任务单等等,并以“功”、“测量平均速度”、“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讲评”三节课为例对不同课型下的“伴生课堂”模式进行了展示。期间,笔者选取了八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一学年“伴生课堂”模式和传统模式的教学。在课程结束后,笔者通过与学生访谈,以及两个班级历次考试成绩的区别及其分析,间接反映了“伴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局限。最后,作者就基于Aischool云平台的“伴生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待改进的地方做出反思,为下一步研究规划方向。
王婧[9](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的要求,顺应了我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有条不紊顺利展开的基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的提高。然而,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设计时难以把握古诗设计的深度,容易出现把小学古诗课堂变为诗词翻译课或诗文赏析课的现象。本研究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出发,综述了国内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及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发现古诗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但针对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少。伴随着我国核心素养理论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引导古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逆向设计模式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特点和一般方法,理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整体步骤。第二部分:选取K小学四年级4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K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学习情况;选取该年级9名教师进行教师访谈,了解目前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第二,古诗教学必须进行预习阶段设计;第三,古诗教学设计中缺少较为直观的教学评价;第四,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已有认知。第三部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模式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古进行古诗分析,结合现有古诗分类和小学阶段统编版古诗特点将小学阶段古诗分为画面类、情感类、节令类和说理类;第二步,从一般特征分析、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和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三个角度进行学情分析;第三步,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标;第四步,依据逆向设计模式确定评价方式,并根据GRASPS架构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第五步,按照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的顺序,根据四种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教学偏重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第四部分:以《宿新市徐公店》和《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两诗为例,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并实施。分析教学实施的效果可以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具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显着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学生表达美、鉴赏美的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更为积极,掌握更为牢固的特点。同时,根据在教学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评测表中的自评和他评应变调整至课后,巩固阶段进行和评价任务设计要适当简化,教学过程需根据学生具体表现适当调整的实施建议。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研究不多,本论文将核心素养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模式,对丰富核心素养理论和提高小学古诗教学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合磊[10](2020)在《“涵泳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一个文化载体,如何进行更好理解和传承是关键。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结合当前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以“涵泳法”为切入点,探究“涵泳法”如何有效促进高中古诗文教学。本研究的“涵泳法”,继承古代涵泳“沉浸其中,反复玩味”的内涵,结合当前新课标的新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在熟悉古诗文后,进行反复朗读和品味,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本研究以高中为主要学段,高中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基础和必备素养,心理变化相对初中较稳定且体现出成熟。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涵泳法”运用于学生中,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其中内涵,从而在一个阶段后学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标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涵泳教学法在这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一方面涵泳法由教师进行提示与引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知识体悟;另一方面,涵泳法也是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古诗文的阅读,从而获得最直接的心灵感受的过程。这些方面都与新课标的突出人文内涵理念相契合。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涵泳”教学的提出、特征、理论根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涵泳教学的分析。包括“涵泳”教学提出的缘由、“涵泳”教学的主要特征以及“涵泳”教学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本章一方面是对高中古诗文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就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第三章涵泳古诗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在进行涵泳教学时,选择恰当材料来进行教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涵泳学习中有声读与无声读相配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调动自己的能动性自主进入,并且教师给予一定的示范性朗读。在品味中重视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把握古诗文的停顿。第四章古诗文教学中实施“涵泳法”的应用案例与分析。本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别就“涵泳法”应用于文言文、古诗、词曲进行案例分析。第五章“涵泳法”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评价。本章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方法促进“涵泳”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效性。本论文梳理涵泳法相关理论,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涵泳法运用于古诗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选择恰当材料、选择学生、有声读与无声读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自主进入、重朗读、把握停顿、重实词和虚词,希望能够促进古诗文教学的高效性,也能为今后关于涵泳古诗文教学的研究提供个案参照。
二、由学生的困惑想到的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学生的困惑想到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教会学生思考”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教会学生思考理念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
2.1 弗赖登塔尔的教育思想 |
2.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
2.3 涂荣豹的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 |
第3章 高中生数学学习思考过程的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3 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 |
3.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基于教会学生思考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
4.1 教会学生思考的数学教学原则 |
4.1.1 过程的渐进性原则 |
4.1.2 思想的启发性原则 |
4.1.3 问题的结构化原则 |
4.1.4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
4.1.5 因材施教原则 |
4.2 教会学生思考的教学设计建议 |
4.2.1 以“愤悱术”与“产婆术”作为教学的基本策略 |
4.2.2 以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
4.2.3 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数学教学的教学定向 |
4.2.4 以必要的时间等待及反馈作为教学的保证 |
4.2.5 以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 |
4.2.6 以发展学生发散思维作为教学的导向 |
第5章 教会学生思考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 |
5.1 教会学生思考理念下的概念课教学设计 |
5.1.1 数学概念教学的本质 |
5.1.2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设计示例 |
5.1.3 教学设计说明 |
5.2 教会学生思考理念下的命题课教学设计 |
5.2.1 数学命题课的教学本质 |
5.2.2 数学命题课的教学设计示例 |
5.2.3 教学设计说明 |
第6章 结语 |
6.1 创新之处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调查卷 |
致谢 |
(2)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平面向量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 |
(二)平面向量的教育价值 |
(三)平面向量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四)APOS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APOS理论研究现状 |
(一)APOS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
(二)APOS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
二、平面向量研究现状 |
(一)平面向量国外研究现状 |
(二)平面向量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评述 |
第三章 APOS理论应用于平面向量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
一、Dubinsky的 APOS理论 |
(一)APOS理论的来源 |
(二)APOS理论的四阶段模型 |
(三)APOS理论的特点 |
二、平面向量教材分析与《课程标准》解读 |
(一)平面向量的教材分析 |
(二)《课程标准》对平面向量内容的要求 |
三、平面向量教学中应用APOS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一)可行性分析——教学内容的“二重性” |
(二)可行性分析——教材对比分析 |
(三)可行性分析——《课程标准》解读 |
四、平面向量教学中应用APOS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平面向量教与学现状调查研究 |
一、学生学习平面向量现状的调查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平面向量理解水平划分 |
(三)测试卷的编制 |
(四)测试卷信效度检验 |
(五)测试实施过程 |
二、平面向量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访谈问题 |
(三)访谈实施过程 |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学生平面向量的学习现状分析 |
(二)教师平面向量教学现状的分析 |
(三)学生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研究 |
一、APOS理论模式下的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个案分析 |
(二)教学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策略 |
(一)操作阶段的教学策略 |
(二)过程阶段的教学策略 |
(三)对象阶段的教学策略 |
(四)图式阶段的教学策略 |
三、APOS理论下的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
(一)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目标设计 |
(二)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方法设计 |
(三)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环节设计 |
(四)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评价设计 |
四、APOS理论下的平面向量教学设计案例 |
(一)《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
(二)《向量的数量积》教学设计 |
(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四)《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平面向量测试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变式 |
2.1.2 变异理论 |
2.1.3 脚手架理论 |
2.1.4 变式教学 |
2.1.5 单元教学设计 |
2.2 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
2.4.2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
2.5 变式教学的原则 |
2.5.1 整体性原则 |
2.5.2 目标导向原则 |
2.5.3 暴露过程原则 |
2.6 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 |
2.6.1 单元整体化策略 |
2.6.2 内容专题化策略 |
2.6.3 过程阶梯化策略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变式教学前后测试卷分析 |
4.1.1 变式教学前测试卷分析 |
4.1.2 变式教学后测试卷分析 |
4.2 个案学习情况分析 |
4.3 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1 前测问卷结构设计 |
4.3.2 后测问卷结构设计 |
4.4 个案访谈实录 |
第五章 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例 |
5.1 基本概念的变式 |
5.1.1 课例1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点差法”中的变式教学 |
5.1.2 课例2“将军饮马”问题在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中的变式教学 |
5.2 数学命题的变式 |
5.2.1 课例3 利用“祖暅原理”推导“旋转体体积”的变式教学 |
5.2.2 课例4 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弦长公式”的变式教学 |
5.3 问题解决的变式 |
5.3.1 课例5“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的变式教学 |
5.3.2 课例6 圆锥曲线中距离问题的变式教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前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后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前测试卷 |
附录 D 后测问卷 |
致谢 |
(4)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迈向核心素养,体现时代要求 |
1.1.2 聚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观察专业化 |
1.1.3 胜任核心素养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计划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主要途径 |
2.2 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2 数学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 |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2.3 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 |
2.3.1 课堂观察的定义 |
2.3.2 课堂观察的工具 |
2.3.3 数学课堂观察的工具 |
2.4 有关“核心素养下课堂观察”的研究 |
2.4.1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2.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观察 |
2.5 文献评述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对象 |
3.2.1 文本对象 |
3.2.2 课堂观察对象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研究的工具 |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5.1 LICC课堂观察范式 |
3.5.2 PCK理论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小结 |
第4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构建 |
4.1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原则 |
4.2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步骤 |
4.2.1 开发设计 |
4.2.2 调试修正 |
4.2.3 正式使用 |
4.3 课堂教学观察表初步构建 |
4.3.1 一级指标观察维度的确定 |
4.3.2 二级指标观察视角的确定 |
4.3.3 三级指标观察点的分析 |
4.4 不同课型观察点的确定 |
4.4.1 概念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2 原理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3 习题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4 概率与统计观察点的确定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完善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1 基于第一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2 基于第二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3 基于第三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2 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1 概念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2 原理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3 习题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4 概率与统计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5 观察表评分的计算方法 |
5.2.6 课堂观察表的信效度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表的使用 |
6.1 课堂观察表的使用 |
6.2 课堂教学观察的分析 |
6.3 课堂观察表的实际使用 |
6.3.1 高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2 高中数学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3 高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4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课课堂教学观察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课堂观察表的构建 |
7.1.2 课堂观察表的检验 |
7.1.3 课堂观察表的实践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第一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 |
附录C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D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 |
附录E 第三轮专家咨询问卷及结果统计 |
附录F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G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H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I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率统计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J 课堂观察课例统计表 |
附录K 基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6)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案例编写与分析的缘起 |
1.1.1 为什么聚焦深度教学理论 |
1.1.2 为什么聚焦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 |
1.1.3 为什么选择S中学Z老师的古诗文教学案例 |
1.1.4 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 |
1.2 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方式对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中古诗文 |
1.3.2 深度教学 |
1.3.3 古诗文深度教学 |
1.4 文献研究综述 |
1.4.1 深度教学理论研究 |
1.4.2 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
1.4.3 语文深度教学研究 |
1.4.4 古诗文深度教学研究 |
1.4.5 综述小结 |
1.5 案例编写及分析的思路 |
1.5.1 案例编写的思路 |
1.5.2 案例分析的思路 |
2 案例正文 |
2.1 深度探寻之缘起设想 |
2.1.1 一次没有灵魂的古诗文课 |
2.1.2 理解后的反思--我想做得更好 |
2.1.3 走向文本深处 |
2.2 深度探寻之摸索尝试 |
2.2.1 初次尝试的欣喜:学生反馈更加多元 |
2.2.2 双师接力:打造精品汇报课 |
2.2.3 常态课中的持续推进 |
2.3 深度探寻之传承推进 |
2.3.1 反思提升:古诗文深度教学模式探寻 |
2.3.2 集体热情:W老师与L老师的同课异构 |
2.3.3 团队成员的困惑 |
2.4 深度探寻之效果反馈 |
2.4.1 深度教学后的学生感悟 |
2.4.2 多元、开放的习作呈现 |
3 案例分析 |
3.1 “深”“浅”之辨 |
3.1.1 古诗文教学观念的突围:从浅度教学走向深度教学 |
3.1.2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目标审视:深度思考与意义建构 |
3.1.3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内容处理:深度整合 |
3.1.4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展开 |
3.2 不足之处 |
3.2.1 古诗文深度教学评价审视:科学评价缺失 |
3.2.2 古诗文深度教学实施难点:教师语文素养的双重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
四、贺友直的书信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AiSchool云平台的初中物理“伴生课堂”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国外关于伴生课堂模式的研究 |
1.1.3 国内关于伴生课堂模式的研究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调查问卷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2.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
2.1.2 Aischool云平台介绍 |
2.2 幸福教育理念概述 |
2.2.1 幸福教育理念的内容 |
2.2.2 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幸福感来源 |
2.2.3 幸福教育的实施 |
2.3 伴生课堂教学模式 |
2.4 初中物理中的伴生课堂教学模式 |
2.4.1 伴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实验课 |
2.4.2 伴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物理理论课 |
2.4.3 伴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物理习题课 |
第3章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思路与设计 |
3.2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2.1 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分析 |
3.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3 教师访谈实录的片段 |
3.2.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初中物理基于伴生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 |
4.1 初中物理基于伴生课堂模式的教学实施流程 |
4.1.1 实验课教学实施流程 |
4.1.2 理论课教学实施流程 |
4.1.3 习题课教学实施流程 |
4.2 基于伴生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实践 |
4.2.1 案例一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课教学设计) |
4.2.2 案例二 功(理论课教学设计) |
4.2.3 案例三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习题课教学设计) |
4.3 教学效果调查和分析 |
4.3.1 教学效果调查 |
4.3.2 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教师访谈》实录 |
附录3 《针对伴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学生访谈》实录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顺应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 |
(二)改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 |
(三)本人的研究兴趣 |
二、文献评析 |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教学设计 |
(三)古诗教学设计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体验学习理论 |
第三节 逆向设计模式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访谈设计 |
二、问卷设计 |
(一)确定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二)设计问卷问题 |
第二节 调查分析 |
一、访谈结果分析 |
(一)教师古诗教学设计现状 |
(二)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
(四)教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态度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一)学生对古诗及古诗课堂学习的态度和倾向 |
(二)学生古诗学习现状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教师古诗教学设计中的可取之处 |
(一)教师的古诗教学设计有理可循 |
(二)教师的古诗教学设计重点鲜明、结构清晰 |
二、教师古诗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 |
(二)教师对古诗教学预习阶段的设计不够重视 |
(三)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中缺少对预期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 |
(四)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认知存在偏差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材古诗分析 |
一、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 |
二、统编版教材古诗选文统计及分类 |
第二节 学生学情分析 |
一、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 |
二、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 |
三、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 |
第三节 古诗教学目标确立 |
一、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目标 |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目标 |
三、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教学目标 |
四、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标 |
第四节 古诗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 |
一、基于逆向设计的评价方式 |
二、古诗教学评价任务设计 |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评价任务设计 |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针对性评价任务设计 |
三、古诗教学评价标准设计 |
第五节 古诗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课前阶段设计 |
(一)课前预习设计 |
(二)课堂评价标准设计 |
二、课中阶段设计 |
(一)画面类古诗教学设计 |
(二)情感类古诗教学设计 |
(三)节令类古诗教学设计 |
(四)说理类古诗教学设计 |
三、课后阶段设计 |
(一)基于学生的课后阶段设计 |
(二)基于教师的课后阶段设计 |
第四章 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以《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为例 |
第一节 学生学情分析 |
一、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
二、课堂教学现实起点分析 |
(一)学生的认知准备 |
(二)学生的心理准备 |
三、课堂教学可能起点分析 |
第二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目标确立 |
一、文本分析 |
(一)《宿新市徐公店》文本分析 |
(二)《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文本分析 |
(三)《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对比分析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评价设计 |
一、设计评价任务 |
二、确定非重点教学目的评价标准 |
第四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课前阶段教学设计 |
(一)课前预习单 |
(二)课堂评价标准 |
二、课中阶段教学设计 |
(一)激趣导入,巩固拓展 |
(二)情境创设,引导感悟 |
(三)创设情境,自主感悟 |
(四)两诗对比,加深感悟 |
三、课后阶段教学设计 |
(一)学生的课后阶段设计 |
(二)教师的课后阶段设计 |
第五节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教学实施 |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显着提高 |
(二)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 |
(三)学生表达美、鉴赏美的能力有所提升 |
(四)学生学习古诗更为积极,掌握更为牢固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实施建议 |
(一)评测表中的自评与他评可于课后巩固阶段进行 |
(二)评价任务设计要适当简化 |
(三)教学过程需根据学生具体表现适当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现状调查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问卷)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三 《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课堂实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涵泳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涵泳”教学的提出、特征、理论根据 |
(一)“涵泳”教学概念的提出 |
(二)“涵泳”教学的特征 |
(三)“涵泳”教学的理论支撑 |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 |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
(二)古诗文教学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三、涵泳古诗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
(一)涵泳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
(二)涵泳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
四、古诗文教学中实施“涵泳法”的应用案例与分析 |
(一)“涵泳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案例与分析 |
(二)“涵泳法”运用于古诗教学的案例与分析 |
(三)“涵泳法”运用于词曲教学的案例与分析 |
五、“涵泳法”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评价 |
(一)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
(二)主体性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
(三)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由学生的困惑想到的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教会学生思考”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 余超.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教学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杨斯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D]. 叶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6]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D]. 朱晶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AiSchool云平台的初中物理“伴生课堂”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徐志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研究[D]. 王婧. 喀什大学, 2020(07)
- [10]“涵泳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合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